电影|国产航天电影大猜想:软实力、主旋律、沉浸感( 三 )


电影|国产航天电影大猜想:软实力、主旋律、沉浸感
文章图片

当看到我们的宇航员在太空里生活 , 人们会自觉会带入自我 , 对不久将来可能的太空旅行进行发散性畅想 , 这为国内科幻作家、编剧以此为创作基点去创作新故事提供新机遇 。
近些年 , 影视行业一直在大力推动主旋律与类型片的融合创作 , 《夺冠》《我和我的家乡》等影片的票房成绩也证实了这类片的市场潜力 , 加之《流浪地球》证明国产科幻工业制作的成熟 , 这让我们有理由期待 , 航天题材电影今后或成为一大最“高级”的主旋律品类 。
故事与工业实力兼备
中国航天片的N种拍法
太空片对推广美国梦、苏联强国形象的助力 , 让我们有理由相信 , 国产航天片能够更形象地阐释中国梦和航天梦 , 在故事、工业硬条件被夯实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 。
一方面 , 中国一直不缺乏宏大科幻命题的讲故事能力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 国产科幻文学就在《科幻世界》等杂志支撑下蓬勃发展 , 并助力出产过《霹雳贝贝》《珊瑚岛上的死光》等软科幻作品 , 产生一定社会影响力 。
电影|国产航天电影大猜想:软实力、主旋律、沉浸感
文章图片

而进入新世纪 , 经过多年中国科幻人的努力 , 《三体》《北京折叠》接连获得雨果奖 , 标志着中国科幻故事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 。 尤以刘慈欣为代表 , 《三体》所描绘的“宇宙社会学” , 是放眼寰球视野以探寻人类命运 , 其社会性和哲学性具有全球普世性 。
另一方面 , 《流浪地球》《上海堡垒》等电影的出现标志着国产影视工业已发展到能支撑拍摄硬核航天题材科幻电影的程度 , 此类片想象空间巨大 。
在此基础上 , 我们航天电影制作的第一大方向 , 可以是类《地心引力》的以空间站生活为基底的太空故事片 , 一来可追求视觉效果和商业大场面 , 二来加入伦理情感探讨、人性冲突等作者电影元素 , 以综合调配之 。
再者 , 航天人物传记故事片也可以作为尝试 。 好莱坞的《登月第一人》以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作为影片主角 , 《搏击太空》以加加林为原型塑造故事 , 带入两人的第一视角观众都获得了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 并与当年的宇航员们达致了情感共振 。
相信若以杨利伟、翟志刚等中国宇航员为人物原点去拍摄 , 一部太空版的《中国机长》很大可能会有不错的市场反响 。
电影|国产航天电影大猜想:软实力、主旋律、沉浸感
文章图片

此外 , 纪录电影可能是当下最容易制作的一类航天电影 。 19年的《阿波罗11号》 , 将真实纪录的新旧影像无缝对接 , 为人类历史上标志性事件展现了全新的视角 , 将纪录片拍出了可以以IMAX大银幕规格播放的电影质感 , 以此制作逻辑拍摄神舟系的纪录电影 , 未必不是一个新鲜尝试 。
【电影|国产航天电影大猜想:软实力、主旋律、沉浸感】就在即将文毕之时 , 平遥影展上一部名为《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国产软科幻电影正被无数影迷热议 , 更拿到豆瓣8.6的罕见高分 , 这正传递出一个信号 , 国产科幻电影的想象空间还有很多 。 而借着全民观看航天直播热潮 , 航天电影未必不会成为下一阶段国产科幻开发的重点方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