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宋代两首写长江的诗词,一首文艺一首务实,教授:高下立判( 二 )


范仲淹当时已经步入仕途,苏州知州,是当地的父母官。他也没有愧对父母官这个名号,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践行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誓言。
楚辞@宋代两首写长江的诗词,一首文艺一首务实,教授:高下立判
文章插图

康震的评论延伸了蒙曼的话头,点出了这一类刻画劳动人民艰苦生活的悯农诗的共同特点——语言直白直接,接近口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首先,从诗人的创作环境来说,悯农诗一般属于有感而发,诗人多经历过真实的农民生活场景。民间淳朴浑厚的民风自然而然就洗去了言语上的雕琢,像范仲淹这一首,以及脍炙人口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都带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语言清晰、明白如话。
其次,从诗人的创作目的来看,诗人写作这类反映现实的诗歌,其目的本身也不是追求所谓的艺术成就,而是希望一方面能够引起人民共鸣,抚慰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能够上达天听,将老百姓的苦难告与天子知晓。
总得来说,是为了心中的一份责任、一种儒家秉持的家国情怀。
像白居易、元稹等人的《新乐府》,立意都与范仲淹此诗类似,意在反映民间疾苦。
表现在诗歌行文中,便是力求还原真实场景,以语言作为载体传达出动人心魄的力量。
两首长江诗,大家更喜欢哪个风格呢?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编辑 空青
【 楚辞@宋代两首写长江的诗词,一首文艺一首务实,教授:高下立判】排版 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