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_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里的数学广角怎样对孩子讲解才...

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练习题及答案国庆节期间,电器市场火爆.某商店需要购进一批电视机和洗衣机,根据市场调查 , 决定电视机进货量不少于洗衣机的进货量的一半
.电视机与洗衣机的进价和售价如下表:
类 别
电视机
洗衣机
进价(元/台)
1 800
1 500
售价(元/台)
2 000
1 600
计划购进电视机和洗衣机共100台,商店最多可筹集资金161 800元.
(1)请你帮助商店算一算有多少种进货方案?(不考虑除进价之外的其他费用)
(2)哪种进货方案待商店销售购进的电视机与洗衣机完毕后获得利润最多?并求出最多利润.(利润=售价-进价)
【答案】
(1)6种进货方案(2)当x=39时,商店获利最多为13 900元.
今秋,某市白玉村水果喜获丰收,果农王灿收获枇杷20吨,桃子12吨.现计划租用甲、乙两种货车共8辆将这批水果全部运往外地销
售 , 已知一辆甲种货车可装枇杷4吨和桃子1吨,一辆乙种货车可装枇杷和桃子各2吨.
(1)王灿如何安排甲、乙两种货车可一次性地运到销售地?有几种方案?
(2)若甲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输费300元,乙种货车每辆要付运输费240元 , 则果农王灿应选择哪种方案,使运输费最少?最少运费是
多少?
【答案】
(1)安排甲、乙两种货车有三种方案(2)方案一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2 040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封闭路线与非封闭路线是怎么定...开始和结尾在一起就是封闭路线,如环形跑道、花坛、围墙等,
开始和结尾不在一起就不是封闭路线.如公路、100米跑道等 。
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的所有的算式意义是什么?这个可以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内容、目标及说明与建议:

1 四则运算2 位置与方向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营养午餐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 三角形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 统计8 数学广角小管家9 总复习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 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
1、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例1加减混合运算,例2乘除混合运算) , 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例3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例5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运算试题),有关0的运算 。
2、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在整理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
3、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 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 ,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 。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扩展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4、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 。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 , 在叙述解题思路时 , 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 , 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 , 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 。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 。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 。

第二单元 位置和方向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
2. 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
1、本单元共安排了4个例题:例1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例3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例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材选取现实生活的素材,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 。例如,通过“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引出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 , 让学生知道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4、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
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⑺孀拍炅涞脑龀?nbsp;,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 。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 , 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 。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 。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 , 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 。通过这样的过程 , 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1、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连减的简便计算、加减计算的灵活运用、连除的简便计算、乘除的灵活运用、乘加的灵活运用) 。
2、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 。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 。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
3、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
4、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 。因此,领会教材的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 。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 。
5、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 。相应地 , 教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 , 当学生探究时 , 仔细观察 , 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 , 酌情因势利导 , 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 , 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 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
1、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生活中的小数(单名数、复名数的互化)、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 。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
2、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 。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
3、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 , 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 。
4、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 。“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 。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 。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a扩大n倍,应是a+na倍,而不是na 。也有人认为:“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 , 不适用于数的缩小 。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我们在本套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 。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 。”
5、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 。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再如 ,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 。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 , 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

第五单元 三角形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学会欣赏数学美 。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 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1、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 。在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 , 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
2、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
3、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的特征、性质 , 对于小学生来说 , 都比较抽象 。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 , 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 。“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 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
4、本单元增加了“图形的拼组”,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探索能力 。
5、本册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 。因此 , 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如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 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放在同一个例题(例1)中进行教学 。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
3、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 。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 。如例1、例2中 , 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 经历计算的全过程 , 同时经过合作交流 , 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尾有0时 , 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使结果形式达到最简 。
4、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 。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学生在第一学段的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 。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 。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 , 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

第七单元 统计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
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 ,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
1、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例1认识折线统计图 ,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 , 体会统计的作用 。例2完成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推测 。
2、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 。本单元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 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
3、合理运用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 , 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 , 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 。例如,例1通过对某城市六年来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的统计,以条形统计图为基础引出折线统计图,再引导学生观察这种统计图的特点,明确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进一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
4、统计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地反映出数据的增减变化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其特点,让学生感悟体会这一特点,并从中引发思考,认识折线统计图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学会根据数据的变化正确地进行预测 。
5、与前面的教学要求一样 , 我们不要求学生会绘制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只要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数据就可以了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绘制,但并不对此作统一要求 。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本册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 , 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
2、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 , 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它们中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
3、在植树问题中“植树”的路线可以是一条线段,也可以是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比如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等等 。即使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也可能有不同的情形,例如,两端都要栽,只在一端栽另一端不栽,或是两端都不栽 。本单元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总结出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 。
4、本套教材关于数学广角单元的安排,主要是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或者介绍一些比较著名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接触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 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5、本单元就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 , 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时 , 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 , 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对例题进行过多的变式、提高问题的难度,造成教学要求过高 。
小学四年级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的题怎么做【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_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里的数学广角怎样对孩子讲解才...】1、 大小两辆汽车共同运216吨货物 , 小汽车运了7小时,大汽车运了8小时,已知小汽车5小时运的数量等于大汽车2小时运的数量,则大汽车每小时运多少吨?
2、 笼子里有鸡兔共27只,兔脚比鸡脚多18只,问:有鸡兔各多少只?
3、有182只兔子,把它们分别装在甲乙两种笼子里,甲种笼子每笼装6只,乙种笼子每笼装4只,两种笼子正好用36个,问:两种笼子个多少个?
4、一个大人一餐吃2个面包,两个小孩一餐吃1个面包,现在有大人和小孩共99人,一餐刚好吃了99个面包,大人、小孩各有多少人?
5、四年级共有52位同学参加植树,男生每人种3棵 , 女生每人种2棵,已知男生比女生多种36棵,求:有多少名男生?
6、有面值分别为2元、5元、10元的邮票共34张,价值共计178元 。其中5元与10元的邮票张数相等,问:各种面值的邮票各有多少张?
7、公园门票出售5元、8元、10元共100张,收入748元,其中5元和8元的张数相等 。各种票售出多少张?
8、犀牛、鹿、鸵鸟三种动物共有26个头,80只脚,20只角 。犀牛有4只脚,1只角;鹿有4只脚 , 2只角,鸵鸟有2只脚 。三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
答案:
1、 大小两辆汽车共同运216吨货物 , 小汽车运了7小时,大汽车运了8小时 , 已知小汽车5小时运的数量等于大汽车2小时运的数量,则大汽车每小时运多少吨?
假设全是小汽车(8÷2)×5=20小时,7+20=27小时……小汽车一共运的时间,216÷27=8(吨)……小汽车每小时运的量;8×5÷2=20吨……大汽车每小时运的量 。
2、 笼子里有鸡兔共27只,兔脚比鸡脚多18只,问:有鸡兔各多少只?
假设全是兔:4×27=108只,兔脚比鸡脚多108-0=108只,可实际兔脚比鸡脚只多了18只,那其中的108-18=90只脚是怎么回事?现在我们把一只兔子的脚换回鸡的脚,要相差6只脚 , 90÷6=15只鸡,那么兔子就是27-15=12只
3、有182只兔子,把它们分别装在甲乙两种笼子里,甲种笼子每笼装6只 , 乙种笼子每笼装4只,两种笼子正好用36个,问:两种笼子个多少个?
假如全部装甲笼,那么6×36=216只 , 现在只有182只,多余的34只 , 是因为本来应该是乙种笼子装的我们却都按甲种算,换回去 。每换回一只笼子要少掉2只兔子,那么34只兔子刚好换17次,乙种笼子有17个,甲种笼子就有19个 。
4、一个大人一餐吃2个面包,两个小孩一餐吃1个面包,现在有大人和小孩共99人,一餐刚好吃了99个面包,大人、小孩各有多少人?
假如全部是大人,那么就要吃99×2=198个面包,比现在多198-99=99个 , 每用2个大人换回两个小孩,面包就会少掉3个 。(比如97个大人,2个小孩,就是195个面包),这样99÷3=33个大人 , 小孩就是66人 。
5、四年级共有52位同学参加植树,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已知男生比女生多种36棵,求:有多少名男生?
假如全部都是男生,那么就种52×3=156棵,与现在相差156-36=120棵,每用一名男生换回一名女生,就会相差51×3-1×2=151棵,相差5棵 , 120÷5=24人……女生,男生就有52-24=28人 。
6、有面值分别为2元、5元、10元的邮票共34张,价值共计178元 。其中5元与10元的邮票张数相等 , 问:各种面值的邮票各有多少张?
假如这34张全部是2元,那么就有34×2=68元,比实际少178-68=110元,每用一张5元和10元换回二张2元,就会变成32×2+10+5=79元 , 相差11元,于是要换110÷11=10次……5元和10元的张数 , 34-2×10=14张……2元的张数
7、公园门票出售5元、8元、10元共100张,收入748元 , 其中5元和8元的张数相等 。各种票售出多少张?
假如都是10元,则10×100=1000元,多1000-748=252元,每用2张10元换回1张5元和8元 , 则变成:98×10+5+8=993元 , 差7元,252÷7=36次……5元和8元的张数,100-36×2=28张……10元的张数
8、犀牛、鹿、鸵鸟三种动物共有26个头,80只脚,20只角 。犀牛有4只脚,1只角;鹿有4只脚,2只角,鸵鸟有2只脚 。三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
假如全部是鸵鸟,有脚:26×2=52只,少80-52=28只脚,换:24×2+4×2=56只,相差4只,28÷4=7只犀牛7只鹿,那么鸵鸟就有26-14=12只 。还没完,按刚才的方法,假如14只全部是犀牛,有角14只少20-14=6只,换,15只 , 差一只,6÷1=6只鹿,犀牛8只
1、鸡兔同笼 , 共100个头,320只脚,鸡有()只、兔()只 。
2、小明计算20道竞赛题,做对一道得5分,做错一道倒扣3分 。结果小明考得60分,小明做对了()道题 。
3、松鼠妈妈采松子 。晴天每天可以采20个 , 雨天每天可以采12个 。它一连几天采了112个松子,平均每天采14个 。这几天中有()天下雨 。
4、个体户王小二承接了建筑公司一项运输1200块玻璃的业务 , 并签了合同 。合同上规定:每块玻璃运费2元;如果运输过程中有损坏,每损坏一块,除了扣除一块的运费外,还要赔偿25元 。王小二把这1200块玻璃运送到指定地点后,建筑公司按合同付给他2076元 。运输过程中损坏了()块 。
5、100名师生绿化校园,老师每人栽3棵树,学生每2人栽1棵,总共栽树100棵 。老师栽树()棵,学生栽树()棵 。
6、30枚硬币由2分和5分组成 , 共值9角9分,2分硬币()枚,5分硬币()枚 。
7、某校数学竞赛,共有20道填空题 。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 , 做错一题倒扣3分,某题没做该题得0分 。小英结果得了69分 , 那小英有()题没做 。
8、蜘蛛有8只脚,蜻蜓有6只脚和2对翅膀 , 蝉有6只脚和1对翅膀 。现在这三种昆虫18只,共有118只脚和20对翅膀 。蜘蛛有()只,蜻蜓有()只,蝉有()只 。
9、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约定每中一发记20分,脱靶一发扣12分,两人各打10发,共得208分,其中甲比乙多64分,甲中了()发 , 乙中了()发 。
10、鸡、兔共有脚96只 , 若将鸡、兔互换,则有脚84只,鸡有()只,兔有()只 。
附答案:1、40602、153、64、125、60406、1713
7、3 .(100-69)/(5+3)=31/831-8*2=1515/5=3所以有3道题没答
8、5769、8610、1218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里的数学广角怎样对孩子讲解才...画图~既简单又明了~
要不就用小模型 , 铅笔橡皮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