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诸葛亮的评价_对诸葛亮的评价

对诸葛亮的简短评价千古以来,诸葛亮深受人们的爱戴,身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光环“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毫无疑问 , 这是诸葛亮才华的侧面概括 , 集超人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诸葛亮 , 被善于招揽人才的刘备重用,蜀国在诸葛亮全力以赴下,终成就了大业诸葛亮遇事镇定自若,深谋远虑 。在“空城计”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惧司马懿的逼迫,从容布置,从而使对方退兵,西城得以转危为安 。诸葛亮神机妙算 , 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 , 妒贤嫉能的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从而借来十万只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足够的箭只,也保全了自己 。诸葛亮的智勇超群与忠贞不渝,为了求得南方的长治久安,听从马谡的建议,采用“攻心为上”的计谋,在与孟获的战斗中七擒七纵,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的归顺了刘备,成为了蜀汉南方的屏障……这些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诸葛亮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历史上各种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1、(清)康熙帝:“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
释义:康熙帝评价: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能真正做到的臣子,只有诸葛亮 。
2、(三国)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释义:刘备评价: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般 。
3、(晋)司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释义:晋武帝司马炎评价:哎,如果我有诸葛亮的帮助,怎么会有今天的辛苦!

对诸葛亮的评价_对诸葛亮的评价

文章插图
4、(清)乾隆帝: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 。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
释义:乾隆帝评价:诸葛孔明是夏,商,周以来第一流的人物,看他的生平,可以说是公和忠,公就是心无旁骛 , 忠就是没有私心,鞠躬尽瘁 , 高风亮节,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切合事理 。
5、(北宋)苏轼:密如神鬼,疾如风雷 。进不可当,退不可追 。昼不可攻,夜不可袭 。多不可敌,少不可欺 。前后应会,左右指挥 。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 。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释义:苏轼评价:诸葛亮的指挥神出鬼没,部队行动迅速,进攻不能抵挡,撤退不能去追击,白天不能攻击 , 夜晚不能偷袭,就算兵力多对诸葛亮也无胜算,就算诸葛亮兵力少也占不到便宜,前后呼应,左右掩护,行军有乾坤的奥妙,变阵有四时的变化,是人?是神?是仙?我不知道,诸葛亮是真正的卧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诸葛亮对诸葛亮的评价 要全面军事上的成就
1.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 。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 。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 。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 。
2.在治军方面 , 诸葛亮重视部队的节制和训练 , 主张以法治军 , 讲究为将之道 。
3.作战时 , 诸葛亮用兵力主审时度势,谨慎从事;每战力求速决;重视后勤,常年派官兵千余整修都江堰,确保军粮生产;每次退却时都十分慎重,采取在山地设伏等手段 , 以掌握主动,保证安全 。
4.战略上,诸葛亮未出世便知天下三分,他在《隆中对》对当时形式的分析可谓高瞻远瞩;而且善观大势,始终坚持联吴抗曹,致蜀汉得与魏、吴鼎立 。
不足之处
1.用人上的失误 。首先是让关羽镇守荆州,关羽性格高傲,刚而自矜,有勇无谋 。关羽失荆州,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两路出兵北伐的设想变空,并使蜀国在今后的战争中始终处于背动地位 。其次是用马谡守街亭 , 马谡自幼熟读兵法 , 好论军计 , 甚为诸葛亮所器重 。但刘备觉得马谡言过其实 , 临终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 , 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不以为然,还经常同他谈论兵法,有时通宵达旦 。丧失街亭 , 使诸葛亮的主力侧翼受威胁 , 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被迫撤军 。
2.对于人才的限制 。诸葛亮辅政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这看上去很令人钦佩,但无意中却限制了人才的发展 。经如任免一个县官的小事 , 诸葛亮也要亲自处理;军中“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结果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青黄不接 , 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 。
3.用兵上的失误 。“诸葛一生唯谨慎”,用兵谨慎,这是诸葛亮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用兵应以慎为主,以奇为辅 。奇正并用,并能建大功 。时魏延曾提出自率万人,偷袭潼关,诸葛亮认为此举草率 , 未同意 。后邓艾灭蜀,正是用偷袭之策 。司马懿在给其弟司马孚来的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 , 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 虽提卒十万 , 已堕吾画中 , 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 。此话虽有夸大,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 。
后人特别推崇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将其视为智慧化身 。小说《三国演义》更是将其神化,其情节更是广布人口 。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其评价如下: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 , 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 , 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 , 咸畏而爱之 , 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满江红 辛弃疾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 。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 。白羽风生貔虎噪 , 青溪路断猩鼯泣 。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 。
三万卷,龙韬客 。浑未得,文章力 。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 。金印明年如斗大 , 貂蝉却自兜鍪出 。待刻公、勋业到□云 , 浯溪石 。
关于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孙中山: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 。
毛泽东:其始误于隆中对 , 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 
钱穆: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 , 一如两汉
乾隆帝: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 , 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 。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
洪迈: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 , 皆本于仁义节制 , 自三代以降 , 未之有也 。
对诸葛亮的评价_对诸葛亮的评价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
诸葛亮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围 , 蜀国官员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节俭,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 。
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书法艺术趋向成熟的时代 。诸葛亮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 , 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诸葛亮对诸葛亮的评价200字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殚精竭虑,辅佐刘备兴复汉室,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己 。他不贪权势,不谋私利,严于律己,知人善任 , 谦恭待人,治蜀有方,勤政为民,高风亮节 。他提出了“跨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抗拒曹操”的治国方略 。他儒法并用,以法治国 , 执法必严,赏罚分明;他重用人才,任人以贤;他审时度势,不断的调整内政外交政策,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他重视农业,打击豪强,安抚流亡 , 轻徭薄赋,发展经济;他亲率大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革新武器装备 , 全力北伐 。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他也成为智慧的化身 。
陆游对诸葛亮的评价?陆游对诸葛亮的评价见于其七言律诗《书愤》,诗作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