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手抄报大全_小学生一年级手抄报内容

小学英语手抄报内容
小学生文明手抄报内容有什么?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 , 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
(一)学生礼仪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 , 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 , 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当老师提问时 , 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 , 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
2、服饰仪表: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 。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 , 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
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 。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 , 并要致谢 。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
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 。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 , 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 。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 。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 。升旗时 , 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当升国旗、奏国歌时 , 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 。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 , 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 。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 , 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 , 不在校内堵车 。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
(二)教师礼仪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 。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 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 。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 。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 , 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
(1)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 。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 , 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
(2)站姿: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 。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 , 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 。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 , 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
(3)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 。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 。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
(1)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 。老师在教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 , 否则,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 。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 , 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
(3)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
(4)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
3、与学生谈话:
(1)提前通知 , 有所准备 。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 。举止端正,行为有度 。谈话时,语气要平和 , 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 , 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
(3)分清场合,入情入理 。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 。不要言过其实 , 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
小学成语的手抄报图片大全栩栩如生
xǔ xǔ rú shēng
【解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
【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 , 则茫茫然周也 。”
【结构】偏正式 。
【用法】用作褒义 。多用来形容雕塑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
【正音】栩;不能读作“yǔ” 。
【辨形】生;不能写作“升” 。
【近义词】呼之欲出、活龙活现、有血有肉
【反义词】奄奄一息、半死不活、死气沉沉
【例句】大型泥塑《收租院》中;反抗地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农民形象被塑造得~ 。
小学生手抄报的内容
小学四年级手抄报大全资料:
数学趣味小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 , 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 , 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 , 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 , 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 。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 , 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 。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分苹果
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 。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个苹果 。怎么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希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 。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孩子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 。
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
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 , 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 , 1/3送给养老院 。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 。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 , 正是留下1/2的数 。小马虎奇怪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
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
家里来了客人了 。”“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 , ,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 。”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
数学名人: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从一加到一百
高斯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 故事的第一手资料常来自高斯本人 , 因为他在晚年时总喜欢谈他小时后的事,我们也许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许多人都证实了他所谈的故事 。
高斯的父亲作泥瓦厂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 。在高斯三岁夏天时,有一次当他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 。」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 。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 。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 。
高斯常常带笑说,他在学讲话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了,还常说他问了大人字母如何发音后,就自己学着读起书来 。
七岁时高斯进了 St. Catherine小学 。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 1到 100的整数写下来 , 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考试时他们有如下的习惯:第一个做完的就把石板〔当时通行,写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第一张石板上 , 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 。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 。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上了,同时说道:「答案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静坐着,对老师投来的 , 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 。考完后,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 。大部分都做错了,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 。最后 , 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答案 。)老师吃了一惊 , 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 101的数目,所以答案是 50×101=5050 。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 。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Gauss 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现在德国中北部 。他的祖父是农民 , 父亲是泥水匠 , 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 , 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可以说是一名「大老粗」 , 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 , 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 。七岁时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老师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 。高斯十岁时,老师考了那道著名的「从一加到一百」,终于发现了高斯的才华,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就从汉堡买了一本较深的数学书给高斯读 。同时,高斯和大他差不多十岁的助教Bartels变得很熟,而Bartels的能力也比老师高得多,后来成为大学教授,他教了高斯更多更深的数学 。
老师和助教去拜访高斯的父亲,要他让高斯接受更高的教育,但高斯的父亲认为儿子应该像他一样,作个泥水匠,而且也没有钱让高斯继续读书,最后的结论是--去找有钱有势的人当高斯的赞助人,虽然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找 。经过这次的访问,高斯免除了每天晚上织布的工作,每天和Bartels讨论数学,但不久之后,Bartels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高斯了 。
1788年高斯不顾父亲的反对进了高等学校 。数学老师看了高斯的作业后就要他不必再上数学课,而他的拉丁文不久也凌驾全班之上 。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轶事
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 。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 。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
陈景润:小时候 , 教授送我一颗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 。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 。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 。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 。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 , 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 。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 , 刚满4岁 , 抗日战争开始了 。不久 , 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 , 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 , 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 。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 。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 。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 。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 。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 。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 。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 , 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 。所谓因材施教 , 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 。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 。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 。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 。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 航空工程教育家 , 中国航空界的泰斗 。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 , 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与众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 。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沈元上课,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 , 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 , 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习科学的巨大热情 。比如这一天,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
师手遗“珠“,照亮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等等,则被叫做奇数 。还有一种数,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 , 而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 , 这种数叫素数 。“
像往常一样,整个教室里,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只有沈教授沉稳浑厚的嗓音在回响 。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 。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复复的,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 , 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沈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一阵骚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
“但是,猜想毕竟是猜想,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 , 就永远只能是猜想 。”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 。不过是在心里 。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我长大了行不行呢?他想 。后来 , 哥德巴赫写了一封信给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勒 。欧勒接到信十分来劲儿,几乎是立刻投入到这个有趣的论证过程中去 。但是,很可惜,尽管欧勒为此几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却一直到死也没能为这个猜想作出证明 。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 , 二百多年来,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竞相折腰 。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 , 孩子们的好奇心、想像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 。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 , 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br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同学们议论纷纷 , 很是热闹,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整个人都“痴”了 。这个沉静、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 。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 , 他却在一遍一遍暗自跟自己讲:
“你行吗?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黄口小儿 。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连交谈都没有 , 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 , 因为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 , 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多年以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几年后,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中,伯乐相马 , 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自此,在华罗庚的带领下,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中 。
1966年,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告知世人,他证明了(1+2)!
1973年2月 , 从“文革“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 。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
名人成长路
陈景润(1933-1996),当代著名数学家 。1950年 , 仅以高二学历考入厦门大学 , 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 。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任研究员 。1973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积》 。1979年,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问世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
四年级思考题:
1.一个锅里能同时放2张饼,烙一面要1分钟,现在要烙7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答案:7乘2=14面算出烙几面
14/2=7次除以每次能烙几张算出烙几次
7*1=7分烙几次乘以每面所需要的时间
答:7分
7*1=7分
公式:张数*以烙一面的时间 注释:只适用于烙两张饼,其它的用上面的算式
2.黑板上写出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张华和李玲两个人轮流划掉任意两个相邻的数,张华划掉后李玲就没有数可以划了 , 张华有必胜的方法吗?
答案:(1)a²-b²
(2)一个数的平方加上另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和乘以这两个数的差
(3)(a+b)*(a-b)将其展开得
(a+b)*(a-b)=a²-ab+ab-b²=a²-b²
奥数题及答案
1、大小两桶油,重量比是7:3,如果从大桶取出12千克倒入小桶,则两桶油中的油正好相等 。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油?
12/2*10=60(千克)
7+3=10
60/10*7=42(千克)
60/10*3=18(千克)
答:大桶里有42千克油 , 
小桶里有18千克油 。
2、一桶汽油,桶的重量是油的8%,倒出48千克后,油的重量相当于同的二分之一,原有油多少千克?
48/(1-8%*0.5)
=48/96%
=50(千克)
答:原有油50千克 。
*=乘号
/=除号
够不?
小学环保手抄报大全应该够了吧

小学手抄报大全_小学生一年级手抄报内容

文章插图
小学生一年级手抄报内容【小学手抄报大全_小学生一年级手抄报内容】小学一年级手抄报内容:小学生好词好句好段
彪焊体壮 结实匀称 修长挺拔 矮小精悍 钢筋铁骨 秀美标致 轻盈窈窕 老态龙钟
弱不禁风 身躯凛凛 身高马大 体壮力大 体壮如牛 身形纤弱 身粗似瓮
体态轻盈
体健筋强高头大马 五大三粗 短小精悍 英姿飒爽 气宇轩昂 肥头大耳 肥头胖脑
体态丰盈 枯瘦身材 身段窈窕 体态婀娜 身姿矫健
袅袅娜娜
悠然自得 笑逐言开 满面春风 谈笑风声 义愤填膺 气势汹汹 失魂落魄 神气十足
垂头丧气 气急败坏 愁眉苦脸 没精打采 若无其事 神采奕奕 神态自若
从容不迫
发奋苦读 脚踏实地 不耻下问 精益求精 刨根问底 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 如饥似渴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屏息凝视 目不转睛 专心致志
津津有味 掩卷沉思 神情专注
风雨同舟
勇往直前
坚定不移
居安思危
-----------------------------
好句
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大花园,多么美丽,多么可爱,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 。
我们走进教室,只见窗口那里不断地滚进浓雾,教室里简直就像一个大蒸笼 。
春天使大地焕然一新 , 春天给学校满园春色 , 春天给我们欢乐和希望,催促我们奋发向上 。
校园里有迷人的四季:桃红柳绿的春天,花繁叶茂的夏天,枫红菊香的秋天 , 松青雪白的冬天 。
昔日四座破烂的校舍不翼而飞,崭新的教室和会议室屹立在屏障似的围墙里面 , 小巧玲珑的传达室守卫在大门西侧 。
在学校的中院有一个菱形的金鱼池,里面有许多红色的小金鱼,它们在清清的水里追逐着、嬉戏着 。
露出云层的群山似岛屿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悬浮着 。
周围的大山像一幅五颜六色的花布 。
山浪峰涛,层层叠叠 。
大山黑苍苍没边没沿,刀削斧砍般的崖头顶天立地 。
起伏的黄土山头,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涛 。
龙山头,像一座大墓似的耸立在夜色中 。
峡江两岸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让人头晕 。
幽幽的深谷显的骇人的清静和阴冷 。
山沟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样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铺的大广场 。
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 , 若隐若现,日落西山,余光横照 。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 , 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 。
秋,收获的季节 , 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侗乡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
-------------------------
好段
灰蒙蒙的天仿佛映衬着我的心情 。考试的失利 , 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顿时而至,望着考得好的同学捧着席卷哼着小曲回家的同学,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涌上心头 。抛开一切杂念,坐在房里检点自己 。与他人的不足之处是如数家珍,原来自己与他人是有差距的?。≡诤罄吹娜兆樱欢系馗恼约旱拇砦?。终于在一个月后的今天,我也能将那另人满意的成绩单拿回家 。
因为反?。梦也辉儆械诙蔚暮蠡冢灰蛭词 。梦矣辛诵碌耐黄疲灰蛭词?,我学会了走这条名叫“人生”的路 。
1这时一只鸟儿唱起来,另一只也跟着唱 , 不一会儿百鸟争鸣,成了一场热闹的音乐狂欢 。可是你一只鸟也看不见;只是在歌声中穿行,仿佛歌声自己唱起来 。天更亮一些了,可以看到近处稠密的树叶浓郁的绿色;这绿色在你面前越远越浅;一英里外或更远一点,在下一个伸进河里的岬角上,已淡成春天娇柔的嫩绿;再远处的岬角几乎没有了颜色,最远处的则在数英里外的地平线下,它安静地睡在水中,仿佛一片氤氲的水汽 , 和周围的天际几乎连成一片 。
——马克吐温《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
2细细的小道从长坡上缓缓而下,蜿蜒曲折地延伸着,并从贝尔家林中穿过 。阳光经茂密的绿叶过滤照洒下来,如同钻石芯一般没有一丝污点 。小道的两侧,林立着成排的白桦树,树下生长着羊齿草、伯利恒星、野生君影草以及火红草,空气中弥漫着迷人的芳香 。百鸟争鸣,时时传来美妙悦耳的旋律 。微风携带着欢歌笑语从树梢间轻轻拂过 。如果稍稍定下神来,偶尔还能看到兔子在穿来跑去,能让安妮和黛安娜安静下来的地方还真不多见 。——《绿山墙的安妮》
3来到海边 , 与海一样的翱翔;与海一样的高歌;与海一样的淡化所有 。静静地坐在海水边,任海风的摇曳,浪花的跳动 , 仰着头,轻轻地听海唱歌的声音,沉稳、呻吟、温馨、旷野 。时不时的用手指、光脚来回的挑起、摆动 , 紧紧地抓住海风的温馨,轻轻的拍打浪花的喜悦,默默地稀释海一样的颜色 。海蓝也就映在了心底 , 是干净、洁白,不含污浊,蓦然起了脑海里的那片净土 。
——鲁彦《听潮》
4那是个朗朗的月夜 ,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竹林里无处不在的月光 。我很惧怕阳光,在阳光下我老是有逃跑的欲望,而对月光却有着始终如一的衷情,因为它带给人安详和平静,能使紧张的心情得到舒缓与松弛 。
眼前忽然锐利地一亮 。一点光摇曳着从草丛中升起,从我眼前飞过 。正在我迷惑不已时,又一点光从草丛中摇曳升起,依然活泼地从我眼前飞过 。这便是萤火虫了 。如果在我的记忆中不储存关于这种昆虫的知识有多好,我会认定上帝开口与我说话了 。我也许会在冥想中破译这种暗夜里闪光的话语 。
——迟子建《萤火一万年》
5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 。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 。那雪 , 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 , 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 , 心寒眸酸 。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 , 仍须来中国 。台湾湿度很高,最富云情雨意迷离的情调 。两度夜宿溪头 , 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赖都歇的俱寂,
6仙人一样睡去 。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 。溪头的山,树密雾浓 , 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 。至少上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摘自《余光中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