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工作案例_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二年级语文的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扬生活之风帆创课堂之精彩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 。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 , 注重课堂之源——生活 。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 ,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 , 改造生活 , 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 。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 , 还孩子一份童真 , 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 。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 , 童趣的珍视 。
师:同学们 , 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 。)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 , 看看美丽的风景 , 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br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
生:它看到有人大量砍伐树木 , 鸟儿没有了家 。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大量捕捉它的同伴,残忍将它的同胞卖给酒店酒楼做下酒菜 。
生:它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地飞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 , 汽车排出的污气让它窒息 。
生: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 , 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
(师灵机一动)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
(学生思考片刻,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生:我们做个广告牌 , 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来告诉人们应该与动物成为好朋友 。
生:发现那些乱砍树,捕杀动物的人要报警,让警察来抓这些坏人 。
生:我们要保护好环境 , 不能把动物的家弄脏 。
生:我们不仅自己要知道环保知识,还要向同学、家人、朋友宣传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知识 。
……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 小青蛙就会被我们挽留下来,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案例反思
我真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奋!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 。我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 。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使我们感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灿烂 。
(一)尊重生活 , 关注动态生成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启示我们:一个自呱呱坠地而长大有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认知、情感、语言、词汇的源泉,乃是生活 。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生生的 , 实实在在的 , 最具有魅力与渗透力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 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 。
本案例中 , 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美丽的景色,让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进行思维的拓展 。但一位学生却说青蛙可能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 。我让他说出了原因——环境被污染 。这位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 就来源于他的生活体验 , 对生活的关注 。而这一石却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现在环境受到了破坏的种种情况 。这便是生活给予学生的 。有人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 。案例中,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的创造性的见解 , 学生彼此之间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 。《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 , 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的结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
(二)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 。语文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语文中去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一个出发点 。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 , 就有灵感的迸发 。
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 , 才会有了“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的灵感 。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 。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
(三)回归生活 , 演绎精彩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的确,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案例中我把握契机,提出“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由此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从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关爱自然 , 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协调生存 , 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 因为人类正是自然界的精灵,人类如果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而最终毁灭了自己 。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 , 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 , 做生活的主人 。
由此可见 , 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 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语文 , 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 也充分突显了生活是课堂之源!
关于“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案例春风也度玉门关
——浅谈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文言文教学的操作策略
内容摘要:
小学文言文教学因其特殊的内容和阶段 , 成为高段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笔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把握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初步让学生认识了解文言文知识 。从文言文教学的动力之源兴趣和文言文教学的点金之石诵读两方面展开论述,从适时渗透、情境创设和以点带面三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朗读、背诵和积累三方面对诵读进行策略尝试 。
关键词:小学语文 ; 人教版教材; 文言文教学;操作策略

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 , 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除了编入大量的现代鲜活白话文外,第一次在小学高年级课本中编入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等四则文言文 。相比以前小学教材文言文一片空白,选进了文言文,是一个进步,反映了编者重视文言文阅读的良好愿望 。这样的编排注意了第三、四学段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又适应了儿童认知螺旋上升的需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为第四学段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这可以理解为是针对古诗文教学所言 。《标准》提出文言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显然这一目标是针对7—9年级而提,因为在阶段性目标中,只在7—9年的目标中对应这一要求,作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表述 。在5—6年级的阶段目标中,也有“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但这一要求是把“诗”和“文”放在一块儿讲的……………………而且 详细请见 《春风也度玉门关 》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怎么写?一、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
1、《草》: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把诗背给妈妈听?(学生举手,老师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我当你妈妈,你现在背给我听好吗?想一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 , 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我女儿真能,老师刚交完就会背了 。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
生:哥哥,今年天我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好吗?
师:那一首?
生:《草》 。
师:噢,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
师:反正都有“白”字 。我先背给你听:离离原上草,一岁……
生:一岁一枯荣 。
师:野火烧不?。骸骸?br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记性好!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你奶奶没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
师:那么多花儿不写 , 干吗写草?。?br />生:(一愣)嗯……是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他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 , 我明白了 。背吧!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是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 , 是“一岁一枯荣” 。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 。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 , 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
师:你看俺孙女多能耐 , 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了!奶奶先你怎么大的时候,那有钱上学?。『茫裉斓目尉蜕系秸舛?nbsp;, 小朋友 , 放学回家就把这首《草》背给家里人听 。
(激发学生兴趣,活泼而实在 。学生背古诗,既是一个整体把握、复习巩固的过程 , 也是检测学习效果的过程 。在背的过程中 , 学生的记忆、对古诗的理解以及展示、运用都有所顾及,而且每一轮引导都逐渐深入 。问题: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写字能力及巩固?背诵的面——其他学生背的效果?时间——有人说是表演 , 玩花样?。?br />
2、《可爱的草塘》:揭题-浏览课文-读,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作者是怎么写的呢?其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会草塘的可爱 。(已经先入为主 , 后来读的时候果然体会不到 , 教师又花了很多时间才把调动了一点 。应当自己体会 , 说对草塘的感觉 , 然后对照课文作者的感觉来学习 。)
3、《只有一个地球》:教完课文后,要求学生根据下面几个方面写句子:“地球小而美、资源有限、资源可以再生、迁居无望、要保护地球” 。引用者认为“学生们都完成了任务,学出了各式各样动人的句子,如:
“?。野览龆彻鄣囊灰侗庵郏 ?br />“地球,谢谢你赐给我们有限的资源!”
“人类?。灰倨苹底试戳耍 ?br />甚至说:“看到这一个个诗一般的句子,怎能不让人佩服老师巧妙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在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学完了课文,还写这样的句子,是引导还是捆绑?学生是否一定认为“地球小而美”?“迁居无望”?人类都是破坏资源的吗?这时应让学生发挥更好)
4、 三年级作文课:
(1)先从三段话中找出中心句 。
(2)然后用“闷热”造句 。
(3)在一个句子里同时用上闷热、冷饮两个词 。
(4)用闷热、冷饮、青蛙三个词说一句话 。引导学生有描述情景,到表达一个情节 。学生到最后都知道应该写成:闷热的下午,我用妈妈给我买冷饮的一元钱买了一只大青蛙 , 归途上 , 我把它放回了大自然 。
(5)写成作文:把闷热的下午写具体 。听写六个词:太阳、风、树叶、知了、大黄狗、汗珠 。用这六个词来表达“闷热的下午”的意思 。学生都知道了应该写成:大黄狗爬在树荫下伸着舌头 , 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尽管我使劲的摇着扇子,可是额头上的汗珠仍然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一个劲往下滴 。难怪妈妈直唠叨:这么些年 , 还没见过这样的鬼天气!”
(表达模式化、虚构的合理化、生活的模拟化=作文背离生活 。思维、个性不能自由发展,违背学习的规律和课程标准喜爱作文、自由表达的精神 。还有就是教学生编假话、空话、套话 。是20世纪80年代的作文序列化、系统化的复辟和倒退 。培养的目标是一个模子里的学生,是机械化生产似的教学模式 。结论—误人子弟?。?br />
5、教师装傻现象解构 。许多教师引导学生朗读 , 往往会说:一定读得比老师好!连著名的特级教师也不例外 。例如:于永正在《庐山的云雾》教学中 , 就说了好多次:我不敢和你(学生)比 , 要找一个学生代替他读 。当然这样能让学生自豪一下 , 也有机会多读 , 确实把时间、空间都给了学生 。一方面 , 这需要学生读的能力很强 , 容易把握,一般不能照搬;另一方面,教师形象贬值后,其的影响力大大削弱,其他方面言传身教的功效大打折扣,合作也是以不平等的态势出现 。可谓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
一位老师再指导口语交际《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时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很想知道好不好,我们一起来讨论好吗?如果一位教师连这都不知道,还用当教师吗?对教师的信任、兴趣没了,这难道不是更大的损失?不是重要教育资源的浪费?
6、《蚂蚁和蝈蝈》:学生读了几遍课文后,问:这一篇课文说什么呢?我们来学第一段 。学生读第一段,学生评价“满头大汗”没读出来 。教师学生分别示范,原来的学生再读,全班读 。(点评:牵引学生 。读了以后,就应当说说全文的意思 。又逢开学第一段,因为教案设计了,非得这么做 。但以读代讲,符合语文阅读课特点 。注意学生反馈,落实语文能力 。)
7、《漫谈沟通》:学生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理解沟通 。然后,以问答大比拼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沟通方式的目的是什么?动物与人的不同方式比较是要提出什么观点?友好的工具就能沟通好吗?(而不是:你最喜欢什么沟通方式?你表演一下你最喜欢的沟通方式 。)
结论:自主学习是需要的,但在自主学习时,教师引导一定要加强 。而且要引导到真正有效的的语文学习上:语言文字的学习、好的学习习惯、想象和思维能力培养等 。有一些“主体作用”不过是彩色的泡沫,活动形式很多,唯独学生写字不多,读书不多,思考不多 。任何主体作用,都应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主体作用” 。
二、个性化与共性
1、师生平等对话:《一夜的工作》
参与讨论:总理深受人民爱戴,从课文中能找出答案来吗?
(学生说)
生:如果说总理关心人,为什么不像把作者的文件批了,让他先回家睡觉呢?
(教师把球踢回给学生,有些学生说是刻意安排的 。)
师:有些同学说 , 这是刻意安排的 , 总理是这样的人吗?
生:“我”是后来的,总理工作严谨 , 讲究先来后到 。
生:新中国刚成立,总理日理万机,有许多重要文件等着总理批示 。这个文件只是他自己的一个讲话稿 , 可能总理认为这不是十分重要,所以放在后面 。
最后,老师让学生面对总理的工作画像 , 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心里话 。
生:辛劳?。∥弈伟 。”黄劝 。。么缶?br />生:新中国刚成立,多少事情等着总理去处理 , 它不这样夜以继日地处理,行吗?这不是无奈吗?当时的中国,经历了那么多年的战争 , 国家肯定非常穷,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理,怎么能铺张浪费呢?这不是形势所迫吗?
(如果批评学生乱说 , 就没有了学生精彩的发言,也许这个学生因为这一节课改变了他的一生 。)
2、一位教师教《落花生》,让学生画果实 , 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 。然后对比花生,突出“默默无闻” 。(这是一种误导!画什么,未必就能突出“默默无闻”;而且这么比,赞扬了默默无闻,那就是贬低个性张扬 。难道别的果实就不如落花生?画不如改为议、说或别的方式 , 不一定画了才能体验,也不要为了所谓综合性学习活动而画 。必要的时候才用 , 用了就要有实效 。)
3、一些老师喜欢在指导朗读时教:那里读大声,那里读轻声 。
《问银河》:一个学生高声地读,一个学生轻声地读 。一些学生发现了,有人就说读轻声不好 。老师就问读高声的学生:为什么读高声?学生说:银河那么远,要读高声才听得见呀!问读轻声地学生为什么,学生说:银河出来时在晚上,我要轻轻的问,怕把它吵醒了!怕影响了别的星星休息 。老师肯定了后者,但也没有否定前者 。(一些教师指导朗读过于重技巧,忽略了个体的感受)
4、《识字 六》:记“虎”字,老师说:把“虑”的“心”换成“几” 。学生的记字方法:有几只老虎在玩耍 。然后放动画 , 按词串说有关动物故事,想象动物在做什么 。在读的时候,还有些同学读不出快乐的感觉 。老师读 , 然后让别的学生读,配上动作读 。(问题在于许多学生没进入情境;还有个反馈的问题:没读好的学生,可能仍然没读好;配上动作是否一定能读好?规定每个人都作动作 , 是否新的形式主义和教师垄断?)
5、现在流行的两句话:你喜欢学那里(段、句)就学那里(段、句),你喜欢怎么学(读)就怎么学(读)!一方面用多则滥;另一方面,个性化张扬时却失去了共性!忽略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 。如一位老师教《棉花姑娘》(人教) , 要求学生: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句)来学 。到后面学完了,也是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来读 。试想:学生在老师的权威下不敢不选,随着民主化自主学习的逐渐深入 , 学生如果敢于说:我那一段都不喜欢!那课怎么上?解决的办法不是自选课文 , 就是强制学生学了 。(学生不喜欢的,想法让他喜欢;学生喜欢的,想法让他的喜欢表达出来 , 让他们互相感染 。如果都不喜欢的,就让教师来传授、感染、熏陶吧?。?br />
一位老师教《桂林山水》: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 , 细细品读 。在学生品读时,发现他们的选择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倾向,女生大多品读写水的一段,他们喜欢漓江水的安静、清纯、柔美 。男生大多选择写山的一段 , 因为他们更富于冒险精神 。(桂林山水,明明是山清水秀 , 山水相依 。硬要为了所谓个性化,把山水分开来理解,一方面割裂了原文的整体意境,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是支离破碎的 , 造成发展的畸形化 。)
6、一个老师问我:自主学习、自由发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孩子的个性很强,以自我为中心 , 我们要求的课堂纪律、课堂秩序、行为习惯和平时要求不一样,和社会上的要求也不一样,怎么办?(任何教学都要有秩序 , 当然不能过于强调秩序 。美国式无秩序教学已经尝到了苦果,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 。教师既然是组织者、引导者,就要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建立适当的教学常规 , 对教学活动要有计划,对学生的活动在适当时候有一定的引导、约束 。特别是在学生水平发展尚低的时候 。)
7、一位老师教学生习作:写一种水果 。据说没有相关的课文 , 学生不会写 。学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学生仿写,就写得比较像 。
(关键在于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回顾原有的生活体验 , 仅仅停留在模仿,有时可以学到一些技巧,但千篇一律,思维受限制 , 写不出好东西 。)
7、《大自然的语言》:
师:预习了大自然的语言 , 都有谁在说话?
(根据学生说的,课件出示:白云、蚂蚁、大雁、蝌蚪、大树 。)
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请把你最喜欢的那节诗找出来,美美的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诗朗读)
师:好!下面我们设白云、蚂蚁、大雁、蝌蚪、大树五个合作小组 , 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诗来研究,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
【赏析】:教是引导步步深入,学生选择有的放矢,各自锁定钟情的学习内容 。这些内容体现着学生的兴趣爱好;或反映着学生的学习要求;或联系着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一选择 , 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 而且推动教学向纵深发展 。
(教育和教学,是为培养人的,不是为让学生高兴的!学生喜欢的就学,不喜欢就不学!那科学探险那样艰难的事、危险的事谁来做?课程标准的要求怎么达到?怪不得现在生物、地理、勘探、农林这些学科根本没人报考!我们基础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br />8、为了发展学生个性,一些教师给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选择去学习、探究或评价 。如分A、B、C三级测试,如果给学生自主选择,他们往往选择了与自己水平不相适应的级别 。如为了得分高,能做A级的选择了B级 。这就不仅仅是教学的问题,因为个性的问题,往往涉及到心理学问题,但仅靠语言的鼓励往往是苍白无力的,应当在评价时有不同的政策 。例如原来做C级题,能做到良好,现在做B级题 , 也能良好 , 那发展方面评价就要加分 。原来做A级题,得良好,现在做C级题得优秀,发展性评价得分也不能加 。
结论:学生个性化学习必须提倡,这是时代的要求!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应当全体学生都有一个基本的学习要求,就是社会培养的要求,就是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包括识字、朗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要求和社会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 。这就是共性的 。否则,个性发展了 , 却不容于社会,不容于集体,不是教育的成功!
三、基础与创新
1、《手术台就是阵地》:师:老师喜欢发言错的同学!练习选词填空:
连续——陆续——继续——
由学生做、评、改正:连续—陆续…… 继续——
评: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创设宽松的气氛 , 让学生真正动脑、动手、动口 。不但要乐于学习 , 还要敢于探索、勇于合作,充满自信 。
2、《欢迎小雨点》:先理解感受小雨点,出示多媒体课件朗读,没读好 。然后说雨点——表达对小雨点的喜欢画、唱(用生日歌的旋律)——想象小雨点落在那里 。学生说:落在池塘里,消失了,落在花丛里,花儿开了;落在雨伞上,嘀嗒嘀嗒;落在头上,头发变黑了……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最后再读课文,还是没读好 。(注重了活动,注重了想象和感悟、体验 。但是,朗读、写字、表达的能力淡化了 。这样的教学多了,语文会变得越来越虚 。)
3、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感悟”、“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就只要求学生读,对涉及到的一些语文知识不敢讲,淡化分段和概括大意,对重点段、重点句也不敢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无论什么课文都不敢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不是绝对不能,而是“不宜刻意”,不宜“系统、完整”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 。”对于“感悟”,修订大纲是“感悟、积累、运用”,课程标准是“积累、感悟、运用 。”可见,感悟并不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唯一的 。)
4、《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新标准带来新理念——关于“师生平等对话”的实践与启示》由一个案例:“孙中山种了中华民国” 。《小猫种鱼》的公开课尾声,教师让学生用“种”扩词,并说句话 。学生说了学多句子:农民伯伯在田野里种花生;妈妈在山坡上种玉米;我和姐姐在花园里种花……”这时,一个学生说:老师,可不可以说种太阳!学生哄堂大笑 。老师问:好孩子,可以,但你为什么这么说?学生说:不是有一首歌叫《种太阳》吗?“没错”,老师带头为这个学生鼓掌,“你能把这首歌唱给大家听吗?”学生边唱边跳 。歌舞结束后,一个小女孩神气十足地说:“孙中山种了中华民国!”课堂上热闹起来,老师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把这个一鸣惊人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 然后介绍了孙中山的事迹 。“小女孩激动不已,两腮绯红 。孩子们似懂非懂,但在老师激昂情绪感染下,都陶醉的笑了,那笑,肉如一朵朵灿烂的鲜花,开在每个人的脸上,开到每个人的心里 。”
(创新是有了,但基础呢?如果连说话都不通,又谈何创新?创新,必须是在扎实的基础上才是合乎民族发展的需要 。创新并不是第一位的语文素养,也不是最重要的语文素养,而只是语文素养的比较重要的一环 。文化底蕴才是语文的核心?。?br />
5、过去是教师主讲,学生听 。现在是学生主讲(主要是尖子生),教师插话补充 。许多教师不讲课文,而让学生海阔天空,说长道短,甚至大谈网上看到的新闻 。仿佛教学的中心已经由教移到学上了,仿佛是课内向课外延伸 。但是,读书的时间少了,思考的时间少了,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运用的时间也被挤掉了 。对于学生收集信息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一定作用,但为什么不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去延伸、拓展呢?
6、由于不再提倡逐段讲解,一些课随意打乱文章顺序,而不进行梳理;任意肢解课文而不回归整体 。有时突然冒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让学生分析比较 。(没有了语言环境和课文背景,语文的形象、情感、意境就没有了,也就大大削弱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
教材和学生是第一资源!是最宝贵的学习资源!
7、中期评估:市里好学校学生朗读几乎都用喊 。而郊区条件较差的学校则老老实实,读好书、写好字 。虽然没有多媒体,老师也没有机会出去,但语文数学都学的扎扎实实 。
结论: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创新是重要的,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创新不能脱离基础,在基础学习中同样可以培养创新的意识 。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文的本质是“文化”!语文的范畴是生活!杨再隋教授:“语文课就是让学生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学习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 。这就是语文课上的语文实践活动,白白的浪费时间去干些别的什么,而不在语文课上进行语文实践,这样的课能说是语文课吗?
四、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是同样重要的 。
1、《高大的皂荚树》:(1)自渎思考 , 提出问题;(2)分组解决问题 ,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3)汇报,教师组织提炼问题,再讨论 。
评:独立与合作,每个人都动了脑筋,有自己的思考;但是,又能够互相借鉴,互相促进 。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紧密结合,保证了学习的效果 。
2、读(说、演、写)给同桌听(看):读(说、演、写)给同桌听(看)的作用是什么?是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仅仅读给同桌听,读完就完了,没有任何目标,是无效的合作 。(四季)
3、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小组讨论为主 。实际上讨论时,有些学生不发言,有时学生权威垄断发言权或误导其他学生思维 。而且讨论在无序状态下 , 往往停留在表面或问题的某一点,既无法展开,也无法深入 。
提防学生权威霸占课堂 。由于生态平衡的关系 , 每个班总有一些特别活跃,特别聪明的学生 。他们反应快,思维敏捷 。往往回答问题抢先举手 , 想的也比别人快 。所谓“叫得欢的小鸟先得食 。”老师的注意力不由自主会被他们吸引,更多地关注他们,给他们机会 。小组讨论,也是只有他们说话的份 。儿童容易受榜样的影响,更有从众心理,有人先说,后来者纷纷跟上,思路就难以打开 。这些人被称为“学生权威”!处理不好,大面积提高难以达到,合作学习也成为无效的合作 。
(解决建议:这是一种惯性心理、从众心理 。可以让他们带动其他学生学习 , 对他们的评价里,注重让他们玩更高程度发展,侧重他们“小老师”或“合作者”的作用 。)
4、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三种层次)
(1)自由讨论 。
(2)分工:组长、主持人、中心发言人、记录人、展示人 。
(3)大家提出问题 , 讨论筛选问题,分头研究问题的不同侧面,质疑问题,汇报、汇总 。
结论:合作与独立思考是并列的关系,有些时候需要合作学习,有些时候需要独立思考 。是并列的关系,可以融合,互相促进 。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小组讨论,要探索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 。
五、探究体验和接受学习
1、许多教师反映:以读为本,整天只是读来读去,没有什么东西!强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语文课是不是只要读!
(要区分开来看待:一些优美的、抒情的诗文,可以通过多读来体会、感悟 。但不一定所有的课文都能这样,例如一些比较平白的文章、说明性文章、应用性文章等,也许默读、独立思考或查阅资料更有实效 。强调要重感悟,是对前一阶段轻感悟,重分析的纠正 。但感悟决不是唯一的,以读代讲也决不是语文最重要的、唯一的方式 。语文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
2、一位教师教完《小壁虎借尾巴》的主要内容后,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说其他动物的尾巴的作用 。简笔画松鼠或其他动物,续编故事 。(过多的、无关的活动妨碍语文学习!这里的处理要注意 , 重点应在续编故事,其他动物的尾巴作用和画尾巴,是多余的 。关键在于现象小壁虎的尾巴长出来以后会怎么样?会发生什么事?其他动物尾巴和画尾巴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拓展知识,体验其他动物的尾巴的作用 。但是这种体验不是语文课的任务!是自然课的任务!在语文课中是一种无效活动 。如果在教学主要任务完成后,利用这个拓展活动来开展口语交际应当不错 。)
3、《秋天到了》:叶子变成什么颜色?叶子怎么落下来? 画出来 。学生没画完,老师叫起来:说停就停,那个停笔最快?然后进行说词:一片,一片片……又指导读“落”字:要读得又轻又慢,便做手势边读 。(过多的接受变成灌输!环节太多,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组织活动有困难 。为赶进度而没有完成的活动,除了浪费时间和削弱了老师的影响力之外,就是给学生许多的无奈 。当时一个学生拿一张纸抛落,像落叶一样,教师没有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体验活动 。那些乱七八糟的活动,不如改让学生美读,边读边想想落叶飘飘的样子 。)
(结论:体验是需要的,亲身的实践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有时是终生难忘的 。而且在探索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探究精神、合作精神等培养,是其他学习方式不可替代的 。但是,活动的安排要切合实际 。一方面是教学的实际 , 教学内容能够安排、设计活动 。促进教学的进程,帮助学生发展 。另一方面符合学生实际 , 学生能做,乐做,做了能发展学科专长 。过于强调综合性活动,没有学科特点,那就不是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技巧阅读
先将文章和问题快速浏览一遍,再度两边文章,找出中心思想和要表达的意思,在做题,做完以后在浏览一遍文章,看一遍问题和答案 。就OK啦!不过速度一定 要快,不然可以把检查放最后 。!这个对于任何人都可以适用!
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 , 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 。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 。如果是小说,则要主语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 。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
第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 , 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 , 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 , 和哪些语句有关 。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 。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 , 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
第三、注意摘取原文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 。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 。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 。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 。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
在阅读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少同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强,但迁移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感到为难 。这里,提供十六字诀的解题方法供你参考 。
1、字不离词 。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 。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 , 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如:
道听途说 , 道,指道路 ; 志同道合,道,指道理
2、词不离句 。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这类要求有以下几方面情况:
一词多义 。这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 。如:策之不以其道,策 ,  驱使 ; 执策而临之 ,策,马鞭
在现代文中则多表现为语境义,这些,都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 。如: “见教”一词的本意是客套话 , 指教(我)的意思 。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则表现为不同的意义 。在《范进中举》一文中 , 范进中举前面对胡屠户的“教导” , 称“岳父见教的是” 。
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 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
3、句不离段 。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 。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
4、段不离文 。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 。因此 , 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 。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
再简而言之,做语文的阅读题要看你与写作者和出题者的想法是否具有共通性,在阅读题目和文章的同时要学会多角度思考,以自己、出卷人、阅卷人进行换位思考 。毕竟是应试教育的制度下,有时候还要学会答题规范,思路明确,字迹清晰,应该有相应的格式 。平时在注意积累,多思多想 , 不要光看文章的情节,要关注文章的背景,经过一段时间后相信你会成功的!
新华书店有一本小学基础复习 , 红色的,里面各项都有,你可以买了试试看!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新课标认为:“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李老师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 因势利导 , 引导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 。无疑他的教学是成功的 ,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而王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强行灌输 , 无疑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教学效果也不会好 。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怎么写只要我们认真研究 。撰写案例分析需要进行论述,由于教师对教学事件比较熟悉,一是写案例事实一般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要写两个方面的内容,是“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二是写案例分析,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 。撰写案例事实,但是这里的论述是就事论理,叙述的事实比较具体,所以描述教学事件也就得心应手 , 加之教师对写记叙文不会感到困难,是针对具体问题发表自己有针对性的意见或建议,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地运用教学理论深入分析教学案例,都有可能写出有价值案例分析 , 都有可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二年级语文的案例【小学语文工作案例_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二年级语文的案例】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 就是教师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指导学生开展语文阅读实践活动 。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是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 , 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 。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中提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 。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 , 使现代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
信息技术有着其独有的作用 , 合理使用将在学科教学中起到较好的辅助和促进作用 。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合作学习、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和途径 。尤其可以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 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阅读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克服学习困难 。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所体现的先进性,得以广泛应用于小学教学的各个学科之中,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突出了它的优势 。但是实践证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中还存在盲目性、形式主义的现象,甚至将语文阅读教学课变成了教师课件制作水平的展示台 。没有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辅助、促进作用 。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和产生的相应效果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体现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 , 它毕竟只是辅助学习的一种手段,我们应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量和度,要让课堂锦上添花,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因此 , 只有根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深入研究使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式方法,才能发挥这种教学工具的巨大作用 , 产生相应的效果 。
(一)启其所感,导其所难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帮助教学突破难点 , 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 。
1.筛选具体形象信息资源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
皮亚杰(J.iaget)的构建之一:理论形象的学习情境,使教学直观化、模型化、动态化 。能够表现思维的复杂性,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起学生持续探索的兴趣,对问题从多角度进行解释,完成知识的意义构建 。
【案例1】人教(实验)版小学第四册中《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描绘了我国首都北京那灯光灿烂迷人的夜景 , 展示了北京这座文化古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在于词语句子的理解 。
全文六个自然段都是围绕灯光夜景写的 。北京是灯的海洋 , 光的世界......为了表达北京城的迷人景色,文章运用了很多四字成语 。如:夜幕降临、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绚丽多彩、川流不息等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虽然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演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和发散性思维还很弱 。对于抽象的事物,还无法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特别是对课文中比较抽象的字、词的理解能力还很薄弱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可见具体形象的直观作用不容质疑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字、词的意识,为理解句子和课文内容打好基?。挥薪橄蟮氖挛镒晃咛逍蜗蟮氖挛?。而信息技术它不仅能将大量的知识信息快速地反映给学生,而且还能将抽象的事物通过具体的画面变得通俗易懂 。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真正能感受到课文所描绘的北京夜晚的辉煌、亮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