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学者!「直击书画」善学者,知自己所需,而不会被机械的条框束缚

笪重光《画筌》中有一段话:“千笔万笔易,当知一笔之难;一点两点工,终方多点之拙。”观后有一种特别的理解,这个理解是单独这段文字的理解,而非笪重光《画筌》全文中所表述的意思。
【 善学者!「直击书画」善学者,知自己所需,而不会被机械的条框束缚】善学者!「直击书画」善学者,知自己所需,而不会被机械的条框束缚
文章插图

中国画创作,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都是基本分为两种创作形式,一种是大场景的营造,一种是即兴而发的小品之作。大场景的创作当属千笔万笔,小品的怡情,可谓一笔生之。对于成熟的画家,大场景的营造基本都没有问题,但是小品的情趣表现,却未见其可作。这也就是“千笔万笔易,当知一笔之难”。
善学者!「直击书画」善学者,知自己所需,而不会被机械的条框束缚
文章插图

“一点两点工,终防多点之拙”是和“千笔万笔易,当知一笔之难”呼应之句,但是又有自己之意。这句话的理解是,画面中一处两处可以重点处理,但是预防重点之处过多,使得画面灵气不在。中国画中有虚实之分,有工写之对比,有浓淡之变化,繁简之呼应。“实、工、繁”,“虚、写、淡、简”谓之阴阳对比。笪重光《画筌》中:“千笔万笔易,当知一笔之难;一点两点工,终防多点之拙。”也可以理解为阴阳对比,千笔万笔中当取一笔之神,众点之内可取一点两点为最。不然讲阴阳失衡,画面会了无生机。
善学者!「直击书画」善学者,知自己所需,而不会被机械的条框束缚
文章插图

读书看报的学习,重要在于自己的领会,至于内容能否记住并不是很重要。领悟的知识,只要对自己有用,那么理解的与原文有无相关也就无所谓了。因为你已经吸收了适合你的营养。学习中,特别是古文,更是要有自己的解读,这个解读只要对自己有用,至于解读的与原文意义是有关或无关,都不重要了。我观笪重光《画筌》中:“千笔万笔易,当知一笔之难;一点两点工,终防多点之拙。”之句。与作者所释义毫无关联,但是自己的理解却惊醒了自己,使自己明白,画面应该如何处理,明白创作中要学会收笔,要懂的画面有主次。所以我学到了东西,理解就是对的,强硬地逼自己去按照文章所述去理解,可能一点营养也吸收不到。所以,善学者,知自己所需,而不会被机械的条框束缚。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