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建筑特色
中西合璧 , 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的建筑风格,现存的1833座碉楼千姿百态,无一座完全相同,根据上部的造型 , 可分为四类:
1 柱廊式: 这类碉楼比较多 。等距离排列的西式立柱与券拱结合,显开敞状,显得典雅富贵 。碉楼的柱廊多为步廊 , 有一面柱廊,三面柱廊和四面柱廊之分 。柱廊是一种源自希腊神庙的古典建筑样式,古罗马建筑中也经常出现 。古罗马建筑柱廊式的经典代表雅典娜女神庙 。柱廊的券拱造型多数是采用古罗马的券拱,带有明显的罗马建筑风格 。另外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尖券拱和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及富有装饰性的花瓣行券拱,在开平碉楼也有表现 。
2 平台式: 平台式不像柱廊式上面覆顶,而是露天的,造型显得开放 。平台的围栏多数是通过实心混凝土栏板,在外墙进行细部处理 , 增加其装饰性 。也有围栏采用西方华丽的古典栏式,古罗马建筑中的多立克、爱奥尼克、塔司干风格的栏杆也有所运用 。
3 城堡式: 采用中世纪欧洲城堡封闭的圆柱体和教堂顶部塔尖装饰的建筑要素 , 楼体的开窗和射击孔都注重与其上部的造型风格相协调 。这类碉楼远看就像欧洲的城堡 。
4 混合式: 以上三种的混合体在开平碉楼中更为常见,或柱廊与平台混合,或柱廊与城堡混合,或平台与城堡混合 , 或三者混合 。混合式的碉楼更显华贵 。其实这些散落在岭南之角的外国建筑风格的碉楼大多是混杂着多种文化艺术建筑,它们没有过多的追究要建特定类型的建筑,根据的是主人的爱好以及其在外吸收的建筑经验,因而,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集中世纪众多典型建筑风格于一身 。
开平碉楼荟萃着众多西欧建筑特色,希腊罗马的柱廊式 , 西欧哥特式 , 意大利巴洛克式 , 欧洲的古堡式 。随着历史的延伸,开平碉楼以其非凡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眼球,向世人诠析着开平人非凡的技艺,洋为中用,模仿而非抄袭,结合自身的岭南风格,开创出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 。这些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宗教门类的建筑元素在开平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汇聚一地和谐共处 , 形成一种新的综合性很强的建筑类型,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
参考资料:
开平碉楼建筑结构有什么特色?
开平碉楼造型结构
碉楼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 , 只有大小、高低的区别 。大的碉楼,每层相当于三开间,或更大;小碉楼,每层只相当于半开间 。最高的碉楼是赤坎乡的南楼高达七层 , 而矮的碉楼只有三层,比一般的楼房高不了多少 。
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于塔楼顶部 。从开平现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楼来看 , 楼顶建筑的造型可以归纳为一百种,但比较美观的有中国式屋项、中西混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欧美别墅式房顶、庭院式阳台顶等形式 。开平碉楼分布在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
根据现存实证 , 开平碉楼最迟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 。这一类建筑群规模宏大、品类繁多 , 造型别致,分布在开平市的乡村 。
其特色是中西合并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
自明朝( 1368 — 1644 年)以来 , 开平因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风暴雨 , 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民众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楼以求自保 。
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这14年中,匪劫学校达8次,掳教师、学生百余人 。其中,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众匪伙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 。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 , 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 。
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宇 。
按功能不同可分为众楼、居楼和更楼,以居楼为最多 。现存各类碉楼情况如下:
众楼:473 座 居楼:1149 座 更楼:221 座 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石楼、泥楼、砖楼和混凝土楼,以混凝土楼为最多 。现存各类碉楼情况如下:
石楼:10 座 泥楼:100 座 砖楼:249 座 混凝土楼:1474 座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筑材料来分,可以分为四种:石楼、夯土楼、青砖楼、混凝土楼 。
石楼
开平石碉楼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在当地又称为“垒石楼” 。墙体有的由加工规则的石材砌筑而成,有的则是把天然石块自由垒放,石块之间填土粘接 。目前开平现存石楼10座 , 占碉楼总数的0.5﹪ 。
夯土楼
夯土楼分布在丘陵地带以赤水镇、龙胜镇为多 。当地多将此种碉楼称为“泥楼”或“黄泥楼” 。虽经几十年风雨浸蚀,仍十分坚固 。现存100座,占碉楼总数的5.5﹪ 。
砖楼
砖楼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区,所用的砖有三种:一是明朝土法烧制的红砖,二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当地烧制的青砖,三是近代的红砖 。用早期土法烧制的红砖砌筑的碉楼,目前开平已很少见,迎龙楼早期所建部分,是极其珍贵的遗存 。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和青砖砌筑3种 。少部分碉楼用近代的红砖建造,在红砖外面抹一层水泥 。目前开平现存砖楼近249座,占碉楼总数的13.6﹪ 。
混凝土楼
混凝土楼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又称“石屎楼”或“石米楼”,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取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造型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 。整座碉楼使用水泥(一般由英国进口,当时称为“红毛泥”)、砂、石子和钢材建成 , 极为坚固耐用 。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靠国外进口 , 造价较高,为节省材料,有的碉楼内面的楼层用木阁做成 。目前开平现存混凝土楼1474座,在开平碉楼中数量最多,占80.4﹪ 。
按使用功能 , 开平碉楼可以分为众楼、居楼、更楼三种类型:
●众楼
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同兴建 , 每户分房一间,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 。其造型封闭、简单,外部的装饰少防卫性强 。在三类碉楼中,众楼出现最早,现存473座,约占开平碉楼的26﹪ 。
●居楼
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独资建造,它很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 , 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开敞,生活设施比较完善 , 起居方便 。居楼的造型比较多样,美观大方,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 。居楼数量最多,现存1149座,在开平碉楼中约占62% 。
●更楼
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 , 是周边村落联防需要的产物 。更楼出现时间最晚,现存221座,约占开平碉楼的12% 。[
开平碉楼有什么特色 开平碉楼民俗文化【开平碉楼特点_开平碉楼有什么特色 开平碉楼民俗文化】开平的民俗风情和风俗文化独具风格,自成一体 。从开平八音锣鼓到民间曲艺,从水口泮村舞灯到全民赛龙舟,从钵仔糕到赤坎豆腐角都极具开平特色 。独特的侨乡文化使纷至沓来的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
开平民歌
开平民歌作为一种具有开平侨乡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起源于明、清时期 。开平民歌民谣是数百年前人们迁徙到开平地区时带来的 。随着风俗和语言的变异,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民歌 。
卖鸡调
“卖鸡调”是五邑地区尤其是开平、台山比较流行的民歌 。
赛龙舟
开平传统风俗赛龙舟活动 , 传说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了 。传统上 , 整个赛龙活动—般包括起龙、龙下水、举办龙舟宴、旺龙、出龙、采青、应景、斗龙(即正式的龙舟赛)等环节 。这些环节时至今日仍然保留着很传统的形式和非常浓郁的乡土味 。
碉楼文化
开平碉楼千姿百态、形式多样,最大特点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不同的外国建筑式样综合一起,自成一体,既有古希腊、罗马的风格 , 又有哥特、伊斯兰、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要素 。
- 草莓特点
- 水浒传时迁的性格特点 简单介绍水浒传时迁的性格特点
- 男士护肤小贴士 了解男士皮肤的特点对症下药
- 广陵散琴曲_简述古琴曲《广陵散》所描写的故事和琴曲的特点
- 纱灯的特点
- 幼儿科学小实验_学前儿童科学小实验有何特点与教育作用
- 通常示波器按通道分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 芒种的气候特点 芒种养生如何做好滋补
- 男人为何不娶优质女人 优质女人有何特点
- 油菜花的外形和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