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原文以及赏析?。。?/h3>
徐志摩《再别康桥》赏析
请问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康桥是指什么?英国剑桥(旧译康桥) 。
剑桥,也称康桥(Cambridge音译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桥 。剑桥,与牛津一样,是座令人神往的传统大学城 。剑桥同牛津一样,也有大学(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剑桥是音译与意译合成的地名 。英文Cambridge,就是剑河之桥的意思 。这里确有一条剑河,在市内兜了一个弧形大圈向东北流去 。河上修建了许多桥梁 , 所以把这个城市命名为剑桥 。
剑桥是英国剑桥郡首府,剑桥大学所在地,早在两千年前,罗马人就曾在这个距伦敦约90公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 屯兵驻军 。虽然如此 , 在漫长的岁月里,剑桥只是个乡间集镇而已 。直到剑桥大学成立后,这个城镇的名字才渐为人所知,今天它是座9.2万人口的城市 。
剑桥 , 虽与牛津齐名,都是世界著名学府 , 但这里的气氛却与牛津不同 。牛津被称作“大学中有城市”,剑桥则是“城市中有大学” 。尽管这里保存了许多中世纪的建筑 , 但就整个剑桥的外观而言仍是明快而且现代化的 。
还有与城市规模不相称的众多剧场,美术馆等设施,更使得这座大学城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 。
剑桥市位于伦敦北 。地处平原,剑河从城市西门经市区流向东北 , 注入乌斯河 。从13世纪末创办剑桥大学的第一所学院彼得学院起,剑桥作为一座大学城存在至今 。剑桥环境幽美,绿草如茵 , 著名的有“耶稣”草坪、“马克斯”草坪、“绵羊”草坪等宛如绒毡铺地 。
一进剑桥市,一座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剑桥学生的青铜像迎面矗立 。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
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作者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 , 原名章垿,字槱森 , 小字又申,后改字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华民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表兄 。
徐志摩出生于富裕家庭 , 并曾留学英国 。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胡适语),这为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亦断送了他的一生 。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与胡适、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于1923年创建新的文学团体:新月诗社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康桥 , 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
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正是康河的水 , 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
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 。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 。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 。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 , 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
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 。
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 , 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再别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康桥在什么地方?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
【徐志摩再别康桥_《再别康桥》原文及其赏析】《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 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 。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
全诗(节?。┤缦拢?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 , 地点是中国上海 。7月底的一个夏天 , 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
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 , 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 。
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再别康桥徐志摩为什么写再别康桥?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 。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 , 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
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 , 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 , 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 , 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 , 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 。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 , 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名家点评
陈伟农:《再别康桥》一个不可缺少的魅力在于它的音乐美!
章景曙:(徐志摩)和林徽因在康河相识相恋后,他期盼着能生活在一起,不料当他和张幼仪离婚后,林徽因却突然回国和梁思成结婚,一向有绅士风度的诗人,只能将往昔生活的甜蜜回忆,通过诗歌委婉而又含蓄地表达 。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诗中的很多地方都有暗示 。比如“夕阳中的新娘”,这作为美好生活象征的新娘,就有林徽因的影子;寻梦中的“梦”,是指两人当年在康河感情交流的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则暗含了不浅的感情记忆,只能暗藏在心里 , 独自享受 。
霍秀全:《再别康桥》就是徐志摩一生追求“爱,自由,美”的理想的具体反映 。诗中理想主义的情感表白是分为两个层次的,一是对往昔剑桥留学生活的回忆,二是对当年爱情挫折的追述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再别康桥徐志摩的文章《再别康桥》原文是什么?《再别康桥》原文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 , 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
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原文及其赏析《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赏析:
诗人一开头用三个轻轻的,写作别母校的离别情绪,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同时也把自己对康桥的缠绵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在诗人的心中康桥已经被理想化、诗化了 , 诗人对那里的一草一木 , 无不包含着深情厚意 。
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 , 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清泉,星光斑斓的夜色,沉默的夏虫,无一不被理想化、诗化、人格化 。康河边那婀娜多姿的翠柳被夕阳染成灿烂的金色,宛如戴着红盖头的美丽动人的新娘,夕阳又把她的艳影投入微波荡漾的康河 。
诗人完全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黄昏美景中,他神思恍惚,心儿似乎又成了康河的水波,那新娘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荔漾 , 诗人对康桥是那么痴迷,以至于当他看到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时,顿生羡蕴之情 。他竟甘心做一条水草,渴望如那水草一般永远生活在康河柔波的爱抚中,榆荫下那一潭清泉也被夕阳点染的绚丽迷人,仿佛是那七色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诗人在康河留连忘返 , 夜色降临还不忍商去,他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在星辉斑斓的康桥夜色中泛舟寻梦 , 这里最宜放歌的时候,但诗人已无心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切都在不言中,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最后一节那种“悄悄的”心情 。诗人带看几分眷恋,几分惆怅 , 在沉默中悄然离去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理想境界 ,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审美观念此时完全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再别康桥》就是一幅美丽的无形画,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幅述人的图画,如诗的第二节,康河边被夕阳染成纲娜多姿的垂柳加上波光粼粼的色彩艳影 。就构成了一幅康河晚景图 。
另外 , 全诗的结构韵律的独特创新,也让我们窥见了诗人的绝妙艺术风格 。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到三个节拍 , 节奏非常鲜明;每节二四行押韵,而目每节都自然换韵,读来抑场顿挫,朗朗上口;整齐中富于变化,使全诗充满了错落有致的美感!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 , 地点是中国上海 。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 , 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 。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
- 徐志摩 再别康桥_再别康桥原文
- 最后的那一天,最后的那一天徐志摩
- 散文读后感,徐志摩的散文《落叶》读后感
- 林徽因为何离开徐志摩 林徽因为什么没有跟徐志摩在一起
- 沈丘布草 沈丘康桥项目
- 上海青年城为何便宜 上海青年城只有大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