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他曾任山西博物馆馆长,书法技巧少有匹敌,草书更是酣畅淋漓

倘若以地域来分,山西历史上出现的书法大家相比于齐鲁、江浙逊色很多,但因为有一个傅山,所以也并不显单薄。傅山的草书以气势磅礴著称,有清以来几无望其项背者。三晋乘着这个便利,巍然形成一股学习傅山的风潮。
傅山积学深厚、书法造诣高妙,后来的书家能够得其一面,已经足可成家。昔人有“得名迹数行,终身临之,便可名之于世”之说,我们这里要介绍的徐文达先生当属此例。
【 草书$他曾任山西博物馆馆长,书法技巧少有匹敌,草书更是酣畅淋漓】草书$他曾任山西博物馆馆长,书法技巧少有匹敌,草书更是酣畅淋漓
文章插图
徐文达先生曾任山西省博物馆馆长,该馆藏傅山书法甚夥近墨者黑”这种优势,促使他朝夕研摹青主墨迹,书法与傅山日亲日近。
这里就要说到真迹对于书法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学习古人书迹,大多靠的是字帖,常人很难有机会与真迹朝夕相对。但实际上,印刷品与真迹之间还是存在很多差距的,所以有志于书法的通道门,还是要多到博物馆看一看真迹。
草书$他曾任山西博物馆馆长,书法技巧少有匹敌,草书更是酣畅淋漓
文章插图
虽然在资料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徐先生似乎只限于对馆藏书迹的研习(尽管馆藏已经相当丰富),且更多注重于笔墨技巧的磨炼,未能对傅山先生展开全面研究,且研习的对象也只是他所偏爱的“名迹数行”。
所以,徐先生的草书一开始便有自己的特征——比如说侧锋的使用,这在傅山书法中不是主要成分,但在他的书作中却比比皆是。当然,徐先生对北碑的学习是造成这种用笔特征的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对傅山的隔膜。
草书$他曾任山西博物馆馆长,书法技巧少有匹敌,草书更是酣畅淋漓
文章插图
徐文达先生在山西省书协成立之初,便担任第一届副主席,曾一度主持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的日常工作,并做了大量组织工作。除草书外,他尚能作楷隶、篆诸体书,又兼刻印,还花费很大精力试制澄泥砚,并不时画一些花鸟虫鱼,可谓多才多艺。
但除楷书外(先生从小研习楷书),其他书体及篆刻均嫌生硬。徐先生又能作诗,并时有妙句,但他实质上也同样把作诗作为一种技巧,故其境界也不能算很高。
草书$他曾任山西博物馆馆长,书法技巧少有匹敌,草书更是酣畅淋漓
文章插图
及其晚年时期,徐先生草书自黄庭坚以下广泛涉猎,渐趋超妙。尤其是他所作的长卷,用笔挥洒裕如,行笔干净利落,字字连绵,章法茂密,节奏明快又能一泻直下,熟极生巧,酣畅淋漓,通观全篇,几无败笔,这对一位年且八十的老人来说,实属难能。
可以说,徐先生的笔墨技巧在当代书家中是少有其匹的,他的草书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书法艺术的宝贵财产。他的纯正的书风,甚至可以校正某些时弊,对一些误入歧途的书家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草书$他曾任山西博物馆馆长,书法技巧少有匹敌,草书更是酣畅淋漓
文章插图
但与另一些学习傅山的书家相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徐先生的不足。前面曾提到徐先生对傅山的隔膜,主要指文化隔膜。徐先生早年便参加革命,未能受到系统的正规教育,文化知识相对便显得欠缺。
像卫俊秀先生,因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同样学傅山,他对傅山的理解则要深刻得多,草书成就甚至有超过傅山处(影响大小是另一回事)。
草书$他曾任山西博物馆馆长,书法技巧少有匹敌,草书更是酣畅淋漓
文章插图
?徐先生曾提及他对卫先生书法有一种隔海望日的感觉,能感觉到他的光芒,但又不可企及,如不是徐先生自谦,那么这个海洋便是文化海洋。大概就是这种差距,使徐先生挥洒自如的书作中,更多透出的是轻巧与娟秀,而缺乏阳刚大气,是为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