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庄子:一个人,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你的人生就会虚度
庄子《知北游》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这句话从字面意思来看,也很好理解,就是说古时候的人,他们面对外界通达顺应,但是内心中是有一个核心,一个纯粹、自在、流通、超绝的灵性,永远不会改变的。
而现在的人呢,他的内在却很容易被欲望同化,被世俗的追求、热点这些东西所分化,
如此一来,我们所呈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就被固定化了,行为模式也被流程化了,甚至连善恶评判都被标准化了,我们逐渐接受了一种世俗的、统一的价值准则与行为规范。
文章插图
但是,我们的内心却是一直如波涛汹涌、就像那暗流一般、变来变去、没有一个根本的“心锚”来定住心神。
所以,我们必定会很浮躁,经常呈现出一种迷茫的状态,没有方向感、缺乏定力,不像古人一般沉静、有智慧。
这种情况其实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只是时代变化发展到今天,已经变得更加严重了,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讲过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中的根源,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句话是说,古时候的人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修养,而现在的人学习,则是为了获得别人的称赞。
实际上,中国的学问从宋朝以后,就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个转变就是我们的这个文化精神,逐渐偏离了正轨。
文章插图
在唐以前,我们中国人所设定的社会文明和文化系统,都指向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叫作“觉悟”。
觉悟本体,或者叫觉悟那个道,觉悟那个生命的本源,净化这个本源,圆熟这个本源,氤氲这个本源,这个我们文化精神的那个核心所在。
那么按照这样的生命价值取向,我们中国人所设定的文明结构,全是服务于这个人如何成就的,所以《大学》里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成道的过程,也就是走向觉悟的过程。
所以我们国家的文明制度,或者说我们的行为模式,都是按照成圣、成君子、成贤达,最后成圣人,这个价值指向所设定的文明结构。
但是,这个文明结构从宋朝开始,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当然,宋朝也不是个起始,实际上我们从唐朝开始科举以后,或者说从隋炀帝建立文官制度,然后以科举取士。
从这个文明结构发生变化以后,我们这个文化体系就有了转变,就不再是指向圣学了,而是指向了王官之学,指向了治世之学,指向了做学问是为了考官这样的变化。
由“外化而内不化”变为了“内化而外不化”,由“为己之学”变成了“为人之学”,这个价值指向的彻底变化,如此一来,我们的这个文化精神也就被阉割了。
文章插图
古人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了能有一朝金榜题名,这样算是“为己之学”吗?一辈子只为了考取功名,这只能算是为了名利而读书。
不仅仅古人如此,现今的人也一样。从小学读书,就是为了考上重点中学;中学读书,则是为了考上重点高中;而高中读书,只是为了考取名牌大学;大学读书,也不过只是为了毕业后能有份好工作。
总之,真正“为己而学”的人真的太少了,在很多人眼里,读书和文凭只不过是他们在社会上竞争的筹码,赚钱发财的资本。
求学的目的本来应该是为了追求真知,提升自己的气质、品格与修养,达成生命的觉悟与绽放,而现在的人读书只不过是应和招聘单位的要求,只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或者随大流,只读一些社会上流行的书。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