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娇——红线女|在这里体悟红线女精神

一代天娇——红线女|在这里体悟红线女精神
本文图片

一代天娇——红线女|在这里体悟红线女精神
本文图片

《一代天娇——红线女》纪实影像展在广州图书馆启动 。
一代天娇——红线女|在这里体悟红线女精神
本文图片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 , 有粤剧的地方就能听到她的声音” 。
说起红线女 , 她身上最广为人知的标签是“粤剧一代宗师” , 作为“红派”表演艺术的创始人 , 她与豫剧的常香玉、越剧的袁雪芬、黄梅戏的严凤英一道 , 被视作地方戏的“四大名旦” , 堪称国宝级的戏曲家 。
从衣食无忧的西关小姐沦为流民 , 再到在全球掀起“红旋风”的表演艺术家 , 红线女的人生如戏 , 漩涡中大起大落 , 她的奋进与创新精神却在磨练中愈加动人 。
近日 , 以大型艺术性纪录片《一代天娇——红线女》为主线的纪实影像展在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启动 , 将展至2022年2月18日 。 纪录片中沿着红线女生前的足迹横跨亚、欧、美三大洲采访了149位嘉宾 , 搜寻了许多未曾公开的笔记、录音 , 结合电影技术再现红线女不为人知的生活和工作细节 。 “通过这个过程 , 跟红线女重新建构了一个灵魂对话的通道 。 ”该纪录片总导演邓原说 , 通过红线女的足迹 , 她所存在过的空间气场 , 他重新体悟、捕捉到了一个精神上的红线女 。
“抢救”历史资料
横跨三大洲回溯“红线女精神”
“探索”和“超越”是这部纪录片的关键词 。
邓原曾创作过《艺海明珠——红线女》《余乐生平》《花城之春》《永恒的舞台》等关于红线女的纪录片 。 再度以红线女为题材进行创作时 , 他本想拍摄一系列故事片 。 但受时任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影响 , 为抓紧时间更好地记录下与红线女相关的历史资料 , 决定改拍纪录片 。
三年里 , 《一代天娇——红线女》摄制组带着探索的心理 , 重新翻阅了数百万字文字资料 , 阅览大量图片和影像资料 , 历时2年多 , 沿着红线女生前的足迹走访了俄罗斯、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 , 采访了149位嘉宾 。 积年累月的付出 , 使得这部纪录片成为同题材纪录片中叙事体量最大、展现内容最丰富、采访人数和引用史料最多的一部 。
在拍摄途中 , 邓原感受到 , 随着时间流逝 , 不少有关红线女的资料、她曾接触过的人 , 乃至一些建筑文物随时可能流失 。 现如今 , 在采访的近150人中 , 已有6个人接连离开人世 , 此次拍摄也是历史资料的一次“抢救” 。
而红线女的离去也让纪录片的整体重心与叙述逻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以往 , 红线女是纪录片的主角和主心骨 , 她的态度是纪录片的尺度和标准 。 而现在 , 没有了依靠 , 摄制组需要重新建构新的拍摄方式 。 ”邓原沿着红线女的生命足迹 , 从人、事、物的讲述中重新探索、揣摩红线女内心真实的感受 , 更立体化地重现了她的生命旅程 。
虽说100个人眼里有100个红线女 , 大家眼中的红线女依旧有着诸多共同点 。 “她把粤剧从地方戏提升到国家殿堂 , 走向世界 , 将个人命运始终与时代风云紧密联系 , 即便几起几落 , 却始终秉持着奋进、攀登的精神 。 ”邓原认为 , 可以把这种精神概括为“红线女精神” 。
片中 , 不时会有这样一个画面:一个长长的台阶上 , 红线女的背影匆匆前行 , 天幕上印刻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和她的艺术成就 。 这个通道作为一个精神象征 , 贯穿在影片之中 。 “一生匆忙地与时间赛跑 , 不断攀登 , 直到最后 。 这是红线女的生命状态 , 也是她艺术人生的浓缩 。 ”邓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