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放铳老人因祖传手艺获刑,“情法冲突”如何“情法两尽”| 新京报专栏( 二 )


【 基层!放铳老人因祖传手艺获刑,“情法冲突”如何“情法两尽”| 新京报专栏】而且,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爆炸物罪也不是“突然”入罪的,放铳人因此罪被判罚,在湖南基层法院间或有之。检讨这次株洲法院集中审理类似个案,与其说是当地法院集中对放铳人下“狠手”,不如说是法院想借集中审理的方式广而告之。过往的审理一案,未能达到教育一片的目的,这次就集中行动,线上线下释法解惑,以期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基层!放铳老人因祖传手艺获刑,“情法冲突”如何“情法两尽”| 新京报专栏
文章插图
资料图。图/IC photo
应当说,放铳在乡俗中的存在,就是地方普法效果欠奉的明证。沈家本曾以“情法两尽”为新旧法学的核心要义。媒体尤爱从情法冲突的层面解构具体个案。
殊不知,古今中外,所谓“情”,既有人之常情,利害之情,人情世故,更重要的,还有事实情节。情融入法,法体现情。所谓法治,是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在内的,一个动态的法的实现过程。我们过度关注司法的结果,但在治理层面,源头的预防显然更重要。
“情法两尽”不仅是对法官的要求,更是对肩负基层治理与社会秩序维护责任的基层官员的要求。面对基层纠纷和社会治理,需要基层官员在法治理念、法治素养、法律规范、逻辑思维和权力运行模式的指引下,通过兼顾情法两端的治理举措,努力实践“谁执法谁普法”的重任。
当地法官未必有时间常态化深入基层去做放铳手的工作,但乡镇干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日常工作中有足够多的机会来告知放铳手正面临的法律风险。乡镇干部更有责任和义务在移风易俗上实践“情法两尽”。唯其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消除围绕“放铳”这一乡俗所产生的“情法冲突”,并让与此相关的司法裁判在民间能有更多共识与可接受度。这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特约撰稿人丨王琳(法律学者)
编辑丨迟道华
校对丨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