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滚滚红尘怎求“道”?庄子:不比较,就是道!

“朝三暮四”,这可能是《庄子》寓言里,我们最熟悉也最陌生的一个。
栗子#滚滚红尘怎求“道”?庄子:不比较,就是道!
文章插图
如果真读懂了,你会发现,庄子真的是很“损”,用这个寓言把几乎所有人都“装”了进去,而我们却浑然不觉。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
寓言里说,一个养猴子的老头叫“狙公”,有一天他跟这群猴子说,我早上喂你们3颗栗子,下午喂4颗,怎么样?猴子一听都很生气。狙公就说,那好吧,还是上午4颗,下午3颗,猴子就都高兴起来。
栗子#滚滚红尘怎求“道”?庄子:不比较,就是道!
文章插图
就这么个简单的寓言,庄子到底在讲什么?
其实后面有说法,叫“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
“朝三暮四”也好,“朝四暮三”也罢,一天都是7颗栗子,这就叫“名实未亏”,可猴子们却觉得“朝四暮三”就好,“朝三暮四”就不好,一喜一怒,这不是很蠢吗?
作为我们读者,当然是以狙公的视角,跟在庄子后面一块嘲笑这群傻猴子了。
栗子#滚滚红尘怎求“道”?庄子:不比较,就是道!
文章插图
殊不知,庄子笑的不是猴子,而是人。
人嘛,大都喜欢比较,成天这个好,那个不好,一个个的,都在自寻烦恼,跟寓言里的猴子有什么两样?
何以见得庄子笑的是人?我们看看寓言前面的文字就明白了: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庄子说,小茅草和大柱子、丑八怪和美女西施,以及世间形形色色的东西,从道上来讲都是一样的。
接着又说,事情成了,或是毁了,从道上来讲也是一样的。
试问这话谁能听懂?听不懂是吧?庄子说好,讲个寓言,听不懂的,就是寓言里的猴子,可怜我们还自作聪明呢,你说庄子损不损?
栗子#滚滚红尘怎求“道”?庄子:不比较,就是道!
文章插图
随后,庄子又说了这样一段话: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注意最后两句: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庄子认为,只有你把大小、美丑、成败看成一回事,也就是“知通为一”之后,才能一步步达到浑然一体的道的境界。如果你还存有分别心,那就说明你偏离了道。
简单来说,六个字:“不比较,就是道”。
“比较”易滋生贪心、妒心,导致妄作、妄为,就像《齐物论》前文说的,“与接为构,日以心斗”。一个喜欢“比较”的人,每天就被外物纠缠着,不断地精神内耗,自寻烦恼。
所以“不比较”,往大了说,是得“道”,发现生命的真谛,往小了说,是减少现实的烦恼。
栗子#滚滚红尘怎求“道”?庄子:不比较,就是道!
文章插图
那怎么克服这种人性固有的弱点,做到“不比较”呢?
简单一句话,就是颠覆旧有认知,走出思维局限,老子、庄子一直在讲的,正是这个东西。
首先,你要意识到有这个问题,而不是处于“无明”状态。自己有烦恼,却不知为何烦恼。
其次,就是要从现实中超脱出来。局限在现实的三维世界,你很难做到不比较。所以庄子说的是“道通为一”, 站在道的高度, 整个人类都很渺小,何况咱们那点小心思呢?
当然,我们没有庄子那样的高度,但是比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高一点点,还是可以做到的,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