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曹植写七步诗,郭沫若不服,写了首反七步诗,世人给了一句评价
对于曹植的《七步诗》,中国人无人不知,上至八十老叟,下到七岁小孩,大概都能背得出来,尤其是最后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把兄弟相争的那种慷慨悲凉写得震撼人心。曹植写这首诗的案发现场大家也都知道。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当上皇帝后,对当初和自己争太子位的弟弟曹植还是不放心,想干掉他,但曹丕也没什么好借口,就给曹植出了道题,让他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写不出来就拜拜。曹植借着悲愤之情,七步之内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文章插图
曹植七步作诗曹植的才华不用多说,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有句名言: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这句话的重点也不知道是在吹曹植还是吹自己,但是曹植的才华是受到世人公认的。更有意思的是,南朝文学评论家钟嵘在他的名作《诗品》里说,写诗这件事上,曹家三父子曹植乃上品,曹丕乃中品,曹操乃下品。这些都足以证明曹植的才华,而作为曹植的代表作《七步诗》,更是传诵千年。然而,近代有个人却表示不服,他抛出了一个让世人惊愕的观点。他认为曹植这个人才华一般般,水平也就那样,并且《七步诗》这首诗说明了曹植不理解哥哥曹丕为他做出的牺牲。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还写了一首《反七步诗》,要和曹植一较高下。这个惊世骇俗的人,名叫郭沫若。
文章插图
曹植的原诗一共三句话: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里,萁的意思是豆茎,古人把豆茎晒干当做柴火用。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把哥哥曹丕比喻成萁,烧出烈火逼迫自己,残害自己。这个比喻形象又生动,让人读起来觉得悲凉又震撼。但是郭沫若认为曹植这个比喻有问题,为了反驳曹植,郭沫若写了一首《反七步诗》,也是三句。这么说的: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这诗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煮豆子要用豆萁,豆萁烧成灰了,豆子才能煮熟。豆子煮熟后,端到桌子上成了美味,而豆萁成了灰,只能撒到田里当肥料。如果不是同根生,豆萁怎么会愿意牺牲自己?曹植把曹丕比喻成豆萁,是想说明哥哥对自己的逼迫之深,而郭沫若却认为曹丕正是像豆萁一样牺牲了自己,成全了曹植。一个哥哥当上皇帝逼迫弟弟的故事,竟然被郭沫若平反成哥哥为弟弟无私奉献的故事。
文章插图
郭沫若这首诗一出来,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因为曹丕逼迫曹植是历史事实,没有哪里能看出曹丕为了曹植无私奉献。郭沫若的这首诗挑战了人们的历史常识,更挑战了人们的情感认知,所以很多人认为郭沫若颠倒是非,不分黑白,甚至有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之嫌。说实话,郭沫若这种超常的思维逻辑,估计正常人都理解不了,包括小编我。最后说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这首《反七步诗》写于1943年,当时的中国文坛流行着一股厚古薄今、尊崇古人的风气,而郭沫若不以为然,他认为古人也不咋地,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叫《论曹植》,指出了曹植很多缺点。我们开头的时候说了,曹植在古代文学史的地位很高,甚至高于自己的哥哥和父亲,基本是得到公认的。而郭沫若认为必须要把曹植这个靶子批判一番,方能证明他的观点。他在文章里批评曹植恃才傲物,骄傲自大,放纵任性,等等。在文章的最后,他写了这首《反七步诗》当做结尾。在这篇《论曹植》文章的最前面,郭沫若写了一段序言,里面表达了自己做学问的态度。郭沫若说:我研究历史人物,主要是凭自己的好恶,我的好恶标准是什么?一句话概括:人民本位。郭沫若确实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思维,他这么“以人为本”的学者,后来连自己是谁都不认识了。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
- 春联|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
- 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举行“古籍里的春联” 发布暨春联书写活动
- 书法家们!合肥:交警开展迎新春、写春联活动
- 新闻记者#潍坊滨海一中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手写春联送祝福”活动
- 冯恩昌|【临朐印记】冯恩昌:?听琴与写诗
- 季贞一#才女相中一男子,写下情诗:何须问短长,尺寸自思量,后两句绝了
- 东方欲晓@闲来写就青山卖——靠写字能养活自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 人生@“十宗罪”极致语录:最有哲理的28句话,句句精辟,写尽人生!
- 研究员#看看曾翔写的春联,真的能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