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书笔记读了张平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书以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切地说在开始研读的时候就已经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 , 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
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自信感,如果儿童自己不就上进 , 不知自勉,任何教育就都不能再他们的身上培养出来好的品质来 。所以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 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 , 就会做什么事都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反之 , 如果孩子有了信心,是个自信的人 , 那么他出世就乐观进?。?做事积极主动,乐于接受挑战,正因为如此,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孩子的自信,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 。”印度著名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一种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 , 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培根也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 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从这些名言中,我们可以发现 , 良好的习惯已经被塑造为一个人存放在大脑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本 。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以外,更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 因为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
中国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教育的灵魂,就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孩子们都将会走上光明而美好的“星光大道” 。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力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过:“教师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 , 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我探究问题的答案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指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得出的,是指在教育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 。
求关于教育方面书籍的读书笔记6爱弥儿》读书笔记
一、本书概况
刚开始读《爱弥儿》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所有关于具体教育内容的东西用笔划出来 。它所宣扬的自然的教育是那么的符合自然的天性!可是越划越觉得不对劲,读完上卷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反驳他对爱弥儿的教育了 。甚至于读下卷的时候,我发现卢梭一直在干预爱弥儿,而不是指引 。
他选择的教育对象我也有一些疑问:
他所教育的爱弥儿,不是针对所有的人,原因是“穷人是不需要受么教育的,他的环境的教育是强迫的,他不可能受其他的教育 。”【商务印书馆版本 32页】他的学生爱弥儿必须是来自于温带的土地富饶的地方,家里富有,但却是个孤儿,而且只服从于“我” , 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 。我搞不懂 , 他为什么一定要让爱弥儿是个孤儿?父爱和母爱不是十分重要的么?如果不能有父母的话,他还不如去孤儿院领一个回来教呢!哪一个富人,或者哪一个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只听从别人的话呢?
他说爱弥儿就是一个普通人,他要教的也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这样人们才能比较他所教的孩子和社会上其他的方式教出来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在我看来,爱弥儿的普通也就是在一定意义上的普通 。既然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资产阶级新人,他的教育必定会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 。在此不必多说 。
他主张教育的环境在乡下 。乡下清新的空气、质朴的人们、与大自然的亲近……都是实施教育的有利条件 , 的确 。可是乡下也会有一些弊端 , 比如孤陋寡闻,但这和法国当时城市的污秽和混乱相比要好得多 。
全书的框架大致如下:
第一卷,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 , 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这个时候主要是让婴儿得到最合适的照顾和营养 。
第二卷,二到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运动等,并且对他的衣食住行进行了规范 。这个时候,身体的锻炼仍然是很重要的 。而这个时候,纯粹是消极的教育,他不主张在此段时期让爱弥儿接触书本,甚至于到了这种地步——爱弥儿到了十二岁,还不知道什么是书 。
卷三,他认为十二到十五岁的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了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 。这段时期,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以及持久注意一个事物的习惯 。而且不提早教以各种知识,因为他不主张培养神童 。其中有一本非读不可的书——《鲁宾逊漂流记》,关于生存教育的书 。在此期间,还要求爱弥儿掌握一门技术,不至于以后失去财富而不能自食其力,不被尊敬 。
第四卷,他认为十五岁到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自爱、爱人、博爱、同情、诚实、善良、仁慈,以及宗教的认识及选择 。在此,他虽然主张的是自然的宗教,但是我很怀疑 。为什么一定要信教呢?只要真理在心中不就足够了吗?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爱情教育的问题我觉得卢梭自己都没有搞清楚,他对爱弥儿的说教在我看来十分的可笑 。卢梭本人不知道是多情还是滥情,反正这方面的教育,我觉得他不具备说教的资格 。而女子教育,在他那个时代,也不见得是符合时代的,在现代简直就是歧视女性 。
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 但是这种分期教育以及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不适用于现代 。这也违背一个人的生活,因为教育环境不可能在绝对真空的环境下进行,爱弥儿必然会受到各种外界的影响 。他同时接触的不可能是纯粹的某一种教育 。
如果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对国家的绝对理想化的想象,那么卢梭的《爱弥儿》就是对教育的绝对理想化的想象 。
而教育完成之后,爱弥儿最终能否坚持卢梭的教育呢?
在附录——爱弥儿和苏菲 , 或孤独的人里,卢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为了让他对爱弥儿的教育显现作用故意让他受到苏菲的背叛,并以此来展现爱弥儿在独立思考中的本事吗?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 , 运用他所学的技术养活自己的能力?还是航行时被海盗捉去卖成奴隶后的机智勇敢?抑或是 , 无论受什么教育的人在不可避免的人生悲剧面前,爱弥儿表现得最好 。可惜他的附录没有写完 。而教育完成之后,卢梭对自己的自然教育结果应该是最满意的吧 。
二、值得思考的东西
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我找到了一些感兴趣的话题:
1.婴儿的襁褓是否必要,应该怎样对待一个“任人宰割”的孩子呢?要顺应孩子自然的发展 , 不能把它绑的一动不能动 。要让它能自由活动 。
2.怎样对待孩子的哭?不能让他最后养成用哭来命令你做事 。这样易养成孩子从婴孩期的任性 。
“当婴孩一声不响地使劲伸手拿东西的时候,因为他不能估计他同他想拿的东西之间的距离 , 他以为他是够得着那个东西的,他的想法当然是错了;但是,当他一边又在闹又在哭,一边又伸手的时候,那不是他弄错了距离而是在命令那个东西到他手里去 , 或者命令你拿给他 。在前一种情况 , 你应该一步一步的把他抱到他想要的东西那里;在第二种情况你不但应该假装没听见,而且,他哭的越凶,你应该越不理他 。必须趁早是他养成不命令人的习惯 。”【55页】这一点我觉得卢梭太狠心了,一定要在那么小的时候折磨他么?即使再长大一些,也可以使他改掉命令人的习惯的 。
3.在给孩子东西时应该怎样?如果打算给,就要高高兴兴的给,不要等他提出什么条件或者想你乞求,而不给就要明白的拒绝,一经拒绝就不能加以改变,否则他还不死心 。
4.教育的时机 。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许套用孔子的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合适一些 。但是老师要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情境 。
5.对待孩子感到好奇的事情 , 是趁早讲明还是拿一些小小的事情敷衍过去呢?比如,小孩子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时候可以采取不撒谎而又不难为情的回答方式 , 比喻糙一点没关系,只要道理讲明白就行,不过书中那位母亲的回答还有一个问隐忧,如果孩子是屙出来的,孩子会问为什么有的人屙不出来呢?呵呵,小孩子就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 。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可以先拒绝告诉他,并且让他知道这个问题妈妈先帮他记下了,等到他可以知道的时候,再告诉他原因 。
6.男女平等的问题 。这也是个大问题 。而可恶的是,卢梭居然认为,男女应该各司其责,这让我想到了封建社会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 。虽然他很有理由的说这是因为男女在生理基础上的不同造成的,但是他也不能认为女性这么不如男?。≡谂咏逃?nbsp;, 我一直觉得,卢梭是以小人之心度女子之腹 。幸好现代是男女平等的教育,我就不罗嗦了 。
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书读后感500字后感1:今天,我读了《黄继光》这篇英雄故事,内心非常激动.夜已深了,可我还未入睡.黄继光那舍身堵枪口的光辉形象老是出现在我眼前.黄继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牺牲时年仅22岁,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网打得六连战士抬不起头来.前去爆破的三个小组都牺牲了.眼看着天亮前攻不下阵地了,黄继光带领两个战士再次前去爆破.一个战士中弹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接近敌人火力点的黄继光已身负重伤,身边没有一样武器.危急时刻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喷着火舌的枪眼.敌人、战士们惊呆了时,我也惊呆了,谁又见过这等可歌可泣的事迹呢?都说人的死有两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死,他死得有意义,死得伟大!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是啊,除了黄继光以外,还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被侵犯,为了人民不受欺辱,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是他们用忍饥挨饿换取了我们今天丰盛的饭菜;是他们用站岗放哨换取了我们今天树荫下的嬉戏;是他们用流血牺牲使我们在和平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
英雄们,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勤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你们的灵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读后感2:含着脉脉深情,我读完了《黄继光》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闭上眼睛,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黄继光那光辉的形象怎么也挥散不去.忆往昔峥嵘岁月,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耳边又回响起嘹亮、威武、雄壮的红色摇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了保卫祖国 ,为了保卫家乡,打败美帝保卫和平,我们的先辈去朝鲜打仗,英勇战斗是民族的脊梁,鸭绿江水在静静地流淌,嘹亮地军歌在耳边回荡.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黄继光就是无数雄纠纠 、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好儿女中的一员.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身中数弹的他像暴风雨中的巨人一样顽强地站起来,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趁势攻克了敌人的阵地,夺取了胜利.这真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多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啊!
当我读到“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这句话时,我浑身发热,黄继光是多么主动呀.可是我连妈妈交给的的任务都不做,比如说妈妈常常对我说,长大了,能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就拿扫地来说吧,一天,妈妈叫我扫地,我随便扫了一下,很不干净,妈妈见了,批评我说:“戴健,你连这点家务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妈妈就要我重新扫地,我找了一个借口,跟妈妈顶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一切,我多么不对呀.
当我读到“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这句时,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泪水无声地滑落下来.黄继光,这个伟大的战士,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忍着伤痛,像巨人一样冒着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黄继光,一个普通志愿军战士,却有一种不怕牺牲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力量鼓舞着他呢?哦,是最光荣的爱国主义和国 际主义精神,促使他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我呢,却连一点小小的磨难都经受不起.遇到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那一次,我在改正考试发下来的试卷,这是一份提高卷,我做错了好几题,马马虎虎地应付修改,然后拿给爸爸看,爸爸耐心地讲解,我听得不耐烦,生气地说:“你没完没了,真烦.”爸爸严厉批评我,说:“遇到难题就绕道走,你这是逃避困难.和革命先烈相比,你还差得远呢!”是啊,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虽然谈不上战争时代浴血奋战,但连起码的学习困难都不敢去战胜,我是多么渺小啊!
同学们!当你读了这篇文章,你不感到黄继光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吗?黄继光不正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无数志愿军烈士永远长眠于朝鲜半岛的三千里江山,多少手足 、忠魂埋骨它乡,这正是英雄“山草离离兮掩我骨,沧海荡荡兮浸我尸”的豪迈绝唱!
“斩尽妖魔平天下,山河日月重安排.”正是这支由无数个黄继光组成的、高举毛泽东旗帜的人民子弟兵,他们铁血军魂所铸就的钢铁长城,忠勇耿耿,精忠报国,纵横无敌,谁与争锋,打败了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帝野心狼,保卫了新中国摇篮,保卫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奠定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自古英雄出炼狱,拓马长枪定乾坤!”我们的幸福今天,正是英雄们在昨天以生命热血创造的明天,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们青年一代何惜百死报家国,要为祖国、家乡的富强崛起而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青春儒钢的我 ,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读后感3:今天我读了《黄继光》这篇课文.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文中主要讲的是黄继光为了祖国的利益,人们的未来,用自己的生命为盾牌,挡住了敌人那狂风暴雨的子弹.让占有们取得了胜利,但他却永远地埋在了地下.战后,战友们丝毫没有半点微笑,满脸的泪水,因为这次的胜利是由黄继光年轻的生命换来的.是他用自己的身躯做为交换而得来的. 读后我百思不得其解,黄继光的未来是灿烂的,是充满希望的,为什么他反而愿意以身躯为盾牌来挡住敌人的子弹呢?后来我明白了,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民族,为了祖国.面对死亡,他视而不见,面对战友,他奋不顾身.自古以来谁无死,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黄继光他死得其所死得光荣
骆驼祥子 内容简介
求几篇关于教育教学专著的读书心得【教育书籍读后感_求几篇关于教育教学专著的读书心得】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寒假里我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 , 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 ”、“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头脑解放、手脚解放、身体解放、感官解放、时间解放、语言解放;二是“劳力的基础上劳心” ;三是“学做合一” ;四是“实验即创造” ,创造的本质是活鲜鲜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愿望,是在于火一样的热情,是在于探究的兴趣,创造来源于生活的活力、来源于生命的本身 。
在 “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 , 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 , 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 。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 。因此 , 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 。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 。
在读到“创造儿童的教育” , 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解放,现今有许多学校还是靠牺牲儿童的时间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成绩”,这就使儿童失去了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 。创造儿童的教育,还在于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从头脑里解放出来的创造力,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 。
教育创新并非标新立异 ,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经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 。因此,新时代的教学就是创新的教学,创新的学习 。陶行知指出 , 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 。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 , 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 , 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由此我们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 的真谛 。
我们想要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关键要有适宜的气候、一定的土壤、而这些条件要靠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去力行 。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从书上学到的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以真正的创新理念去开拓自己的新天地 。
- 教育叙事研究_结合教学案例如何实施教育叙事研究
- 教师读后感_老师读后感
- 教育孩子最有效率的10大法则
- 教师继续教育计划_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怎样添加教师
- 教师继续教育总结_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全员培训学习报告册怎么写
- 教师继续教育_教师继续教育证有用吗,每年暑假都要网上学习,到...
- 教师的幸福资本读后感
-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_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 教师业务学习心得体会_教育学习后心得体会
- 教导主任个人总结_教育集团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