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们如何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天?

古代的冬天相比现在应更为严寒和漫长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些地方八月就开始了飞雪 , 冬天开始得可真早;“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暴风雪的猛烈,估计比今年这场五十年一遇的大雪更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皑皑白雪 , 万里无人 , 天地同色;“已讶衾枕冷 ,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 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天气严寒,衾枕冷了 , 窗户都被雪给照亮了,竹子不堪重荷 , 也被雪压断了 。在冬季,古代人怎么御寒 , 拿什么来取暖过冬?清朝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是寒冷天气 , 最冷时可达摄氏零下二三十度 。可以说取暖也是当时皇宫里不可忽视的事之一 。明、清两代,在冬季大多烧柴炭取暖,为此宫廷里专门设置了管理冬季取暖的相关事宜的机构,比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机构 。这些机构的官员在明代时是比较有地位的,他们可以直达皇帝御前奏事的 , 故有“近侍牌子”之称 。清代时 , 则在皇宫内设有三个机构 , 连点火烧炕都有专人加以管理 。这三个机构一为爇火处 , 专管安装火炉,运送柴炭,有八品首领太监二员,太监五十员;二为柴炭处,专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太监人数减半,只有二十五员,首领太监仍为二员;三为烧炕处,专管点火烧炕,首领太监二员、太监二十五员 。除此之外 , 各宫殿还有专管宫内的火盆的若干名太监 。这三个机构的太监的活可不轻松,拿柴炭处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的太监来说,紫禁城内人数可不少,所需用木炭数量在整个冬季自然也是相当可观的 。清代乾隆年间,宫内每日供应的标准是:皇太后,一百二十斤;皇后 , 一百一十斤;皇贵妃 , 九十斤;贵妃,七十五斤;公主,三十斤;皇子,二十斤;皇孙,十斤 。而且 , 为了不污染室内的空气,柴炭处得准备那种火力旺,不冒烟也无味的优质木炭 。说到这,不得不提提宫廷内那套取暖的设备和措施 。紫禁城内宫殿的地面下 , 大多都挖有火道,殿外廊子下设有添火的门,即两个一米多深的坑洞,即灶口 , 这就是有名的暖阁结构 。这种设施可保证室内的温暖,除暖阁之外,室内还设有暖炕 , 炕下有火道,其结构与现今北方农村还保留的炕床类似 。如果还嫌这些设施不够保暖或者担心在室外被冻着的话,还有火炉给备着 。火炉也叫火盆或熏笼 。熏笼的形状大小有很大的区别 , 大的可达数百斤,高一米多,三足、四足皆有,很华贵;小的则如一般像西瓜大?。媸挚商? ,有放在脚下暖脚的脚炉,也有暖手的手炉,制作也很精美 。在冬季,古人是否都能这么暖暖和和地过冬呢?那可不一定了 。晋代的陈寿在《三国志·魏书·王昶传》中说:“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抵御寒冷没有比加厚的毛皮服更好的了,想制止别人的诽谤 , 没有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更有效的了 。其实,细究起来,两者都非易事 。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非日积月累不可 , 想要求得厚的毛皮服,一得有毛皮服供应,二得具备购买能力 。如同不少现今还困在风雪路途中的归乡人一样,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旅途上,拿着钱一时半刻也不知从哪去求得保暖的衣服 。何况,穷苦人家本身就没多少钱,要不路边就不会有“冻死骨” , 也不会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样的事发生了 。远古流传下来的《九九歌》这样唱道:“一九二九 , 缩脚缩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摇脚摆手;九九八十一,老农田中犁 。”南朝梁代《荆初岁时记》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岁寒 。”也就是说从冬至那天开始,人们就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 , 冬天才过去 。看来不少人是“一九、二九”地数着指头,把冬天一天天地数过去的 。【古人们如何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天?】当然,人们也不忘苦中作乐,一入冬,有的就开始画素梅,从冬至日起,每日染红一朵梅花 , 谓之“九九消寒图” 。也有画一幅九行八十一格表的,谓之“九九消寒表”,日涂一格,上阴下晴,格满则寒消,春暖而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