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书#一千年来,历代书家深藏不露的行草秘密!

这是一个自行草书从发展到成熟一千多年来,被历代书家深藏不露的秘密。
明白这个道理,行草书结构和章法上都不会僵化呆板。
它会逼着你调整笔画的角度,弧度和整个字的姿态。只有怎样,才会有合于古法的丰富变化,一篇行草书作品才会多彩多姿,让人怎么看都回味无穷,但琢磨不透它是怎么形成的。
孙过庭“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就是指这类见惯不惊而实质上十分隐秘的核心技巧。
掌握了这个技巧,哪怕是初学,看古人经典法帖,就知道什么是书法艺术在某个方面的共性。掌握了共性,学习行草书就会事半功倍;
掌握了这个技巧,哪怕是初学,写成一篇作品,自己挂起来看看,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所在;
掌握了这个技巧,就是不搞书法,作为欣赏者,不必细究一幅行草书的笔法,章法,墨法,字法,也一眼就能看出一幅行草书作品的问题所在;
“通竖”,是指一行字的竖画,无论其长短,在字中同位置的竖,从上到下基本是同角度,同方向排列,上面字的竖画和下面字的竖画基本在一条直线上;
“连横”与“通竖”意同。但区别是汉字的横画数倍于竖画,因此其角度,弧度变化更多。不但单字的横画不能相接,经典行草书法帖,就是通篇左左右右的字的横画都不相接。
如果看到一篇行草书作品“通竖”“连横”了,看看角度和弧度以及笔画的粗细有变化没有。这几点都是生变的元素。如果没有变化,那就是外行了。
行了吧。我们点餐。看看古人是怎么玩的。如果谁能在下面的法帖中找到“通竖”“连横”,就算找到了古人的毛病。哎呀,老厉害了。
只举竖画的例子。横画同理。


怀素书#一千年来,历代书家深藏不露的行草秘密!
文章插图

晋王珣《伯远帖》,看第四行“不”“申”“永”三个字的中竖;横画都没有相连接呢


怀素书#一千年来,历代书家深藏不露的行草秘密!
文章插图

雷轰震耳的《兰亭序》,找到“通竖”“连横了”?


怀素书#一千年来,历代书家深藏不露的行草秘密!
文章插图

王献之《十二月割至帖》


怀素书#一千年来,历代书家深藏不露的行草秘密!
文章插图

看看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跋》“善”“书”“制”“山”“水”“树”六字的中竖。还有呢?


怀素书#一千年来,历代书家深藏不露的行草秘密!
文章插图

怀素《过钟帖》第五行“所”“重”“其”“怀素书六字”的中竖


怀素书#一千年来,历代书家深藏不露的行草秘密!
文章插图

李邕《晴热帖》,看看倒数第二行的竖画


怀素书#一千年来,历代书家深藏不露的行草秘密!
文章插图

苏轼《新岁展庆帖》谁找到“通竖连横”了?


怀素书#一千年来,历代书家深藏不露的行草秘密!
文章插图

黄庭坚《教审帖》


怀素书#一千年来,历代书家深藏不露的行草秘密!
文章插图

米芾《陈揽帖》倒数第三行的竖


怀素书#一千年来,历代书家深藏不露的行草秘密!
文章插图

【 怀素书#一千年来,历代书家深藏不露的行草秘密!】赵孟頫《题王晋卿烟江叠嶂图》,看看第三行所有的字的中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