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他是“诗人中的诗人”,韩东:让诗歌回到了生活

“作为诗人、小说家的韩东 , 永不退休 。 ”10月21日 , 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韩东诗歌创作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 诗人、作家韩东今年已经60岁了 , 这是他四十年写作生涯里的第一次个人创作研讨会 。 会上 ,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说 , “一代人渐渐老去 , 韩东已有力地证明 ,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可以保持有力的创造力 。 我们的诗歌和小说需要韩东这样的艺术家 , 需要韩东这样的人走在人少的、偏远的地方 , 他的目光总能有力地启发我们 。 ”
韩东|他是“诗人中的诗人”,韩东:让诗歌回到了生活
本文图片

学者说——
他让诗歌回到了生活 , 是“诗人中的诗人”
在研讨会上 , 与会专家的手边都放着一本韩东的最新诗集《奇迹》 , 它收录了韩东近一两年来创作的125首诗歌新作 。 在诗人、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眼中 , 诗集《奇迹》中有一个关键字——“看” 。 “‘看’的意象如此之多 , 如此动人 , 它是一种强调 , 是对真实的追寻与肯定 。 在他这里 , 诗歌的艺术变成了一种‘观’的艺术 。 他的诗中有一种难得的绘画感和叙事性 , 他的诗是反抒情的 , 很多诗你看着非常冷 , 他力图很抽象地去解释 , 但他又用‘看’把它具像化 。 ”何向阳说 , “众生在‘看’中得以复活 。 当你关注 , 当你在‘看’ , 那是一种爱的行为 , 诗变成了爱的产物 。 而且 , 韩东的‘看’还打通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这在诗歌中是非常珍贵的 。 ”
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相信 , 作为从1980年代中期成长起来的重要诗人 , 韩东担得起“诗人中的诗人”这个称谓:“他是一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诗人 。 我们读韩东的诗 , 不仅接受了一篇篇文本意义上的诗歌 , 还深受他生命观和认知方法的影响 。 当代中国诗歌解构主义的实践确实是从韩东开始的 , 还有平民主义的价值观、口语写作的倡导也是从他开始的 。 ”
韩东|他是“诗人中的诗人”,韩东:让诗歌回到了生活
本文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认为 , 谈论韩东的诗歌 , 无论如何离不开谈论韩东这个人 , 谈论他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活动 。 “韩东是‘第三代诗人’的代表 , 以审美‘挑衅者’的面目出场PASS朦胧诗人 。 但新世纪以来 , 尤其是近几年 , 他深居简出 , 远离文学活动 , 我们很少看到他在各地频繁上演的诗歌节露面 。 他每天的日常是带着午饭的饭盒到工作室开始一天的写作 , 是喧闹火热文学生活的边缘人 。 我想说 , 我们读韩东不能是抽象的‘诗人意义上的韩东’ , 而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韩东 。 ”
诗人、苏州市文联副主席小海认为 , 韩东之重要在于他让诗歌回到了生活 。 “1980年代读大学中文系 , 我们接受的概念是‘文学要提炼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 但韩东不是 , 他把诗歌拉回生活 , 不再俯视生活 , 不再宏大叙事 , 他觉得诗人是人群中的一员 , 他回到了基本的人性和基本的七情六欲 。 这是巨大的扭转 。 由此我们可以说 , 好的诗人是有世界观的诗人 。 ”
在《花城》特邀主编朱燕玲看来 , 韩东写诗 , 不是表演 , 更不是歌唱 。 他的个人化 , 也不是表现为宣泄 , 而是他酷爱细小的切口 , 重视个人经验 。 “没有浮华的辞藻 , 没有浓烈的情绪 , 表面的冷漠 , 深处是对所有生命的敬重 , 也温情 , 也沉重 。 这种人生的痛感 , 是远离浪漫主义的 , 是形而上的 , 是哲学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