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作诗如何意层深、语浑成?( 二 )


文章插图
四、隔与不隔先措意便刻画,愈深愈堕恶境。诗人作诗填词,立意以后,就先想着如何刻画修辞,越是刻意,越是堕入恶境。
用力过多,刻画痕迹太浓,会造成读者接受起来不那么顺畅。可能会不理解,也可能会产生断裂的感觉。因此在读者欣赏的角度来说,就难以浑为一体。
这一点,有些类似王国维的“隔与不隔”。《人间词话》第四十篇中,王国维这样说道: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之诗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
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如欧阳公《少年咏.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
对于老妪来说,“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容易理解,但是听到“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可能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谢家池上,说的是谢灵运诗“池塘生春草”; 江淹浦畔,说的是江淹《别赋》中名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虽然还是咏春草,但是学识不够的人,可能听不出与“草”有什么关系。因此对于个别读者来说,这里会有“隔”的感受,自然理解这首词也不会“浑成”。
这就是“刻画”的一种现象。
王国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作诗如何意层深、语浑成?
文章插图
结束语层递,是诗句分成了很多层次,自然显得含义深沉。如果层深,还要浑成,就要考虑读者的感受。假如言简意骇,避免过多的刻画,让读者更容易顺畅地理解,就会有浑成的结果。
当然,这也要因人而异。有的人感觉浑成的,有的人未必感觉浑成。原因其实也多样,有的是刻画的问题,有的是学问的问题,有的是个人经历的问题。
要想让更多的人理解,就要适合大众的口味。
曲高和寡,知音难得。
@老街味道
黄庭坚作诗有以物为人之妙,何谓咏物诗的“超脱颠倒”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