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心得体会_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心得体会反思【有效教学心得体会_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 。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 , 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 。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效率 , 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 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经历了三年的课改之后,反思我们的做法和效果,越加感到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应该有个科学的、理性的、切实的理解 。
一、怎样理解“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和“算法最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搞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 。因此,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在新课程中提出了“算法多样化” 。
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提示了用“破十法”“想加算减 ”“点数”“连续减”等方法都可以 。因此这些算法对一年级学生而言 , 很难说孰优孰劣 , 学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经验采用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要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 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 。
“一题多解”与“算法多样化”是有区别的 。一般来说“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而“算法多样化”是面向群体,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欢或最能理解的一种算法,同时在算法多样化时,通过交流、评价可以吸取别人的优势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算法 。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
但是数学是讲究“最优化”的,数学中“算法最优化”的含义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 。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明确,要负责任地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学生掌握那些公认的最佳的、最优的、最基本的算法 。曾经看到一些计算课 , 讨论一道计算题 , 出现了十多种算法,教师还一个劲地催问:还有什么方法?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直到临下课时才说: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结果班级一些思维慢的学生搞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最终也不知道哪个方法最好 。这种教学效益是不是太低了?
二、怎样摆正“情境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有效性”的位置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为“情境设置”花了很多工夫,的确使课堂活跃了许多、精彩了许多 。但是某些课堂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却偏离了课堂教学内容 , 丢失了课堂教学高效率性 。
在课改中,我们应当提倡什么样的“情境设置”?“情境设置”的作用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 。新课程中所倡导的“情境设置”的作用有:其一,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和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 ,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二,提供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或认知矛盾,引起学生关注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并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其三,情境不仅是导入,而是相关学习活动的认知基础 。
数学是抽象的,但是对儿童来说,他们往往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数学现象 。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 ,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 。为了降低对小数抽象性理解的难度,教材创设儿童熟悉的情境:商店的商品价格 。在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关于元角分的知识来感悟小数的含义、小数的加减法,学生学起来亲切、有趣、易懂 。这种情境是学生学习小数的认知基础,也是效果好、效率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
同样是“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一位教师这样创设情境:我们来到数字王国,数字1,2,3踢皮球,一会儿是1跑在前面:1.23 , 一会儿是2跑在前面:2.13,……有近10分钟的时间停留在数学王国的情境渲染中,才说:这就是小数 。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学生对小数的意义还没理解 。这种情境设置是不是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怎样看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编写中很注重学习方式的培养 , 注意在学生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 。
“动手实践”“合作学习”都不能满足于学生表面上的“热热闹闹”的操作和参与,而应关注学生究竟在做什么,他们的动手实践产生了怎样的实际效果,是否引起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 , 教师怎样发挥指导作用,教师指导的最佳介入时期在哪 , 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支持是什么 。
但是在某些课堂上曾经看到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往往是只有形式,没有内容 。比如,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例1 , 小猴分桃,计算12÷3=?提问了几个学生,都已用平均分和乘法口诀算出,教师又说:分组讨论,用小棒分一分 。这时学生对已经会做的题目失去了探究的兴趣,多数都在玩小棒 。这种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就有些太形式化了 。这种形式化,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也失去了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怎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国数学教学的优秀传统
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已是一种世界趋势,世界各国的教育专家们都在研究教育 。但是课程改革是教育的不断创新,不是忽左忽右的运动 。因此,我们要以平常心态冷静地看待课改,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要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教学传统 。比如“学生预习”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 。预习之前可以给出问题提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者提出问题:预习之后,你们知道了什么?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
这是“圆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堂教学片段,教师安排学生课前预习 , 并给出问题提纲:
1.半径、直径都有哪些特征?
2.怎样验证这些特征?
3.怎样寻找一个圆的圆心?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 。
师:一个圆有多少条半径、直径?为什么?
生1:将圆形纸片反复对折,可以得到无数条直径,所以圆有无数条直径,并且所有直径都相等 。
生2:圆上有无数个点,每一点与圆心的连线都是圆的半径,半径就有无数条 。
师:怎样找圆心?
生:将圆片按不同方向对折,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
师:黑板上的圆,不能对折,怎样找圆心?
生1:在圆内做一个顶点在圆上的长方形,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就是圆心 。
生2:用直角板在圆上做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心就是圆心 。
生3:我看见家里装修时,师傅对墙上的圆找圆心 , 是先用水平尺找到圆上的最高点,再在最高点上用“线坠”找直径,之后确定圆心 。
生4:连接圆上两点得到线段,在这个线段的中点做垂线得到直径,直径的中心就是圆心 。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步步深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这堂课很充实,是一节效果好、效率高的好课 。
其实,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 。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 , 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
读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心得体会为了提高区名师培养对象的教学质量及整体素质,区向每位区名师培养对象推荐了很多好书,我有幸与赵国忠老师的《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一本书有了亲密的接触 。这本书的出现使我对教育的含义有了焕然一新的认识,改变了我以往的一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的痛苦”的现象 。下面我将我对本书的一些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本书共分五章,每章内容对我都是受益匪浅,《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是我校近一年多来主要研究的教研课题,我校教师全身心投入,探索、研究、实验、修改、定型……经过反复打磨 , 已经初显成效,我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这是值得欣慰的 , 但在欣慰之余,我也还有些困惑,我终于找到了解决有些知识点或习题讲过了,甚至讲深讲透,反复强调了,但学生仍然没有掌握的问题之答案 。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的第三章: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中对“学生学习具有有效性”给出了精辟解读,并用经典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 。
教师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师责怪学生 , 并因此加强反复练习;也有些教师因此反省自己的教学,力求将得更清楚些,课上得更加生动些,然而结果也并不尽人意 。原因何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发展 。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仅能很快地接受知识与技能,还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生活,尽情地自由自在地有效地在知识海洋中遨游,在社会实践中开拓、创新 。所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也是有效教学课堂最需关注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是为了不教”,当达到教师不用教或少教而学生自己能掌握的程度 , 教学已进入了新的境界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我们教师平时的教学有必然的联系 。那么教师如何运用课堂教学的魅力 , 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呢?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 , 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1、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自信、自主地学习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学生成绩差的学生通常自我评价过低,对成绩的提高缺乏自信,这是造成他们成绩不好的普遍原因,了解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 , 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潜力,提高对学习的信心 。还有的学生做过的题过阵子也会错,过于自信,轻视自己对知识的复习及巩固 。我们要鼓励他做过的题及时去复习 。
2、打破“教师说的是对的”的神话,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新大纲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学习中创造力、创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一直以来,教师都让学生务必自信:教师说的都是对的 。学生的异议不置可否 。其实,这是“作茧自缚” 。“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消除胆却的心理因素,针对教材内容大胆地怀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的见解,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成效的 。事实上,敢于承认不足、敢于鼓励学生创新的教师才是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
3、运用肢体语言,然新股而生轻松地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师气氛,往往在教学形式、教具运用等方面绞尽脑汁 , 却忘了教师本身教态语言的作用 。其实,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微笑对创设良好、轻松地教学氛围都起着轻重的作用 。学生能强烈地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教师在有意无意中就解除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的学习会更加投入 。教学时双边活动,如果学生缺乏热情,教师讲到声嘶力竭,效果也必然不好,活泼、民主的教学氛围必然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
二、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毫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要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必须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
1、巧妙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讨论法通过群体参与的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在英语教学中,有些题需要难点突破,在突破的过程中 , 有许多学生,遇难而退,急于询问老师的解答,不去进一步静下心来去思考,去探究 。久而久之,对于这道题如果不及时巩固复习,该同学会出现再次做不上的可能 。为了避免学生遇难而退 , 就要深入培养学生,遇难而群论的思想,这样印象深刻 , 又培养了学生参与精神、合作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学的基础 , 也可以说是自学能力的必备条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对于英语教学,我认为应该养成大声朗读、反复记忆的习惯 , 速记单词、短语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其次,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善于思考,归类反思的好习惯 。另外 ,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 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的能力,持之以恒,长期坚持,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
三、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培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习心得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是实现课堂有效性的首要前提,在今天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尊重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理念,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互学,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实现教学有效的保障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只有学生"亲其师"学生才能"信其道" 。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 。对于学习没有兴趣 , 他就不可能学好,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们平时做事,凭着对事情的强烈兴趣,事情就能做好,学习也是如此,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强烈的兴趣时,不待老师教 , 他也会自己去读 。因此,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它是学生求知的源泉,有了这一"兴趣"的源泉,就会聚精会神地学习,许多科学家从小就抱者对科学的强烈兴趣,才在科学研究上去得巨大成就 。
兴趣的激发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也不要为激趣而激趣,利用多媒体来激趣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做到恰当好处,不能让它喧宾夺主,有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利用多媒体大肆渲染,反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这披情以入文,教师的感情投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面无表情,或是表情冷谈者,进入课堂,怎么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三、要明确教学目标 。
一堂课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 , 让学生学到什么,学了后应该达到什么效果,是每个教师走进课堂之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很多教师在课堂漫无目的的讲,讲到那里算那里 , 课堂目标不明确,学生不知该学什么 。教学秩序杂乱无章,重难点不突出,所有知识点是面面俱到,学生摸不着方向 , 记得有人说过,学生已经知道的东西你何必再教 , 教学中是教学生不知道的东西,教学生如何去探究未知的东西 。
教学目标的制定中,一定要以学生学什么为出发点 , 教学目标的陈述的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教师在课堂要怎么教 。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 只有目标明确,教学中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教学才显其效果 。
四、吃透教材内容 。
吃透教材内容是实施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教师在进入课堂教学前,第一要做的是备课,备课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文本 。在钻研教材时,首先要抛开一切的教学参考资料,来个直面文本,获得自己的第一感,第一感往往是最重要的 。但是,很多教师上课之前是看参考书,然后是拿着参考书进教室,课堂上是照搬照抄 , 没有自己的独特的想法 , 也没有教学的灵动性,更不会创造性使用教材 。这样的教学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
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强化练习,巩固新知-课堂总结,梳理新知-布置作业,拓展新知"这是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 。恰当地把各个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因素 。
教学结构或者说教学环节组织得严密 , 环环相扣 ,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由浅而入深,由易而入难,使教师和学生和谐发展,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后 , 要进行必要的课堂反馈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 。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还要及时纳入新鲜的学情、灵活的因素 。语文教学中,不要由教师的满堂讲代替学生的学,要有时间给学生,教师不宜多讲,要做到少讲、精讲 。切不可一言堂 。剥夺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权 。
教学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 , 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创造灵活、富有动感富有生机的课堂 。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灵感,偶发的资源以及错误的资源,进行随机调控 。让课堂紧紧围绕预设的目标来组织教学 。
六、做到及时反馈与评价 。
及时的反馈与评价,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怎样,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进行巩固性的练习,做到当堂训练,当堂批改,发现学生的错误及时更正,这样,学生明白了哪里没有掌握好,教师也明白了学生哪里没有学好,发现了学习效果后,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重点的进行查漏补缺,对于学生还没有完全把握的知识点再进行讲解与巩固 , 惟其如此,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 。
综上所述,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观念,教学有效性的终极目标是关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有所学,有所得 。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心得一位教师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基于这一目标,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写有第几列、第几行的卡片,让学生手拿卡片到前边站好 , 然后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应的位置 。在教师的指导下 , 通过学生汇报是怎样找到位置的 , 最后达成了教学目标 。从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与教学过程设计来看,认知性教学目标是主体,尽管教学设计质朴,也考虑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但却造成了学生的单一认知发展 , 而缺少良好的情感体验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
学习余文森教授《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心...本文开篇一段非常经典;“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追求目标 。”其实我校教师老龄化 , 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分层次让学生学好,怎样让学生“会学”“好学”是我们追求的更高目标,达到优质教学的目的,我们在努力着,努力着 。一、 余文森教授在本文讲到“深刻”不是让我们只把教材写到教案上,而是真正吃透教材,善于归纳总结 , 善于评价学生的学,注重学习效果,逐渐在语言上达到精练、风趣、幽默,达到和谐与愉快的境界 , 在板书上精心设计,力求图文并茂,直观性强,归纳到位,把复杂的知识体系以知识网络、口诀、顺口溜的形式展现出来 , 让同学们乐学,同时备课下真功,把课上明白,上简洁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艺术 。可能一句风趣的话,一幅流畅的板画,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就能让学生茅塞顿开,终生不忘,其实这就是优质教学 。如果讲的大多数学生走神了,甚至睡着了,何谈艺术?何谈优质? 二、 同一学科,同一节课,不同的授课者,风格不同,我们镇小的语文教师贾学东老师风趣幽默,妙语连珠,课堂教学达到举一反三,诸类旁通,讲练结合,一节课弹指而去,既学到知识,又得到快乐 , 这就是余教授所提到“独到” 。薜梅晶的英语课善于利用批改手册,让不会的学生起来回答,让会的学生给他们纠正,一堂课学生全参与,“兵教兵、兵练兵”是组织教学的“无影高手”,这也是独到,我们辛寨教研室始终在不断开发这些独到的东西,渗透到优质教学研究中来 。三、我自任教生物以来,就乐意用愉快、和谐的方法来上课,且上课前认真搜集所有知识体系,同时也让学生刀在课前到大自然中去找标本 , 找材料,课外还让学生定期收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 ,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到知识,老师是“广博”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应用者,实践者,通过点拨、发问、观察得到结论 ,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广博”者,教师才是最高明者 。四、 启发是有条件的,有的启发有形,通过指点让学生悟 , 让学生答,让学生思,而有一种无形的启发那就是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比如:过去辛寨镇有一个石庄小学,有个张老师书法写的好,她教出的学生个个方块字写的美 , 还有现在初三高秀香老师普通话说得好,整个班级学生的普通话都很好,三年下来变成了无数个“高秀香”,个个语言准,吐字清 。而有的老师自己写得好,不管学生写的怎样,自己说的普通话好,不管学生说得怎样,从何“启发”? 五、谈到机智 , 其实就是应变能力 。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教学预设之外“突发事件” , 如何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机智,赵庄小学的贾桂芹老师教三年级语文识字课“真”字落下一道“一”,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写错了,贾桂芹老师立即说,我故意写错的,看看有没有同学发现,这个同学值得表扬,我们一块改过来 。这种“弄拙成巧”就是机智 。用余教授的话就是“以智取胜” 。六、提到绝招 , 我从事生物教学十年,我的绝招1、语言艺术性2、绘画能力强 。为此曾经跟美术老师王富庆学简笔画,且课前总要在办公室的黑板上反复演练,三年下来,每到上生物课,什么人体轮廓、鱼、兔子、蝗虫等都信手而来,学生都很佩服 。语言上亲切,风趣,幽默 , 生物课像上评书课,引人入胜,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能够让学生都认可,乐学好学你的学科,那才叫绝招 。文森教授的《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讲座 。他精彩的演讲,深入浅出 , 使我受益匪浅 。余教授从有效教学的研究定位,有效教学的内涵诠释和有效教学的策略案例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 。在听了余教授的讲座使之后使我认识到 , 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就是有效教师 , 那么如何成为一名有效教师,张教授也做了详细阐述 , 那就是:一、激励性人格,首先要热情,其次要热心幽默,最后是可信任感;二、以成功为导向;三、专业品行 。反思自己过去的有些教学行为 , 真有点坐井观天、闭门造车的感觉,要重新来思考问题,那就是怎样积累自己的经验 , 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力求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就像张教授说的,要经常地扩展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 ,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通过张教授的讲座,我首先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其一,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 , 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 。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 。其二,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 。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 。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 。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 。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教育无小事 。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 。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 。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 。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 。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 , 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 。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 , 达到教育的目的 。暖人话语 , 滋润心田 。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 。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要做的:①教师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 体会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知识活动的经验 。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等教学活动 。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 , 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 , 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 。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问题答案的,应大胆地放手,放的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 。如果只放不收 , 只是表面上热闹 , 收效甚微 。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③教师要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即教学语言要有特色,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否则教师的教学就会变得无效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余教授眼中的有效教学的理念亦是新课程理念,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 但是在探究活动中必须处理好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指导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 ,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把活动具体化,引导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法,知道自已在做什么 , 应当做什么 。当遇到问题时 ,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想,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可走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铺路架桥;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在我们一味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的同时,作为老师 , 我们要更多地关心学生自身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只有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正真做到有效教学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 , 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 。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唯有在实践理性反思基础上寻找教学行为的不断改进,才能彰显教育和教师的尊严和魅力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有感 回想自己从教几十年,在教学上就是一个茫茫然的迷途者 , 不明白一堂课中该教什么 , 怎么教,只知道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更未曾反思过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 。近日,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心中感慨良多 , 在读的过程中,有不少收获,但也涌起丝丝惭愧,虽然不能说自己的教学是无效的,但起码是一直处于低效状态,现在才更清楚地意识 , 教学必须有效,追求高效教学 。说说自己的一点点体会吧 。在这本书中 , 余文森教授就把教学的有效性放在第一讲,过玉米地掰玉米的隐喻形象地对应学习的有效性三个方面指标:一、学习速度;二、学习结果;三、学习体验 。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余教授也理出了低效教学的几个表现 。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众所周知,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语句懂得……道理(或体会……情感)而目前教学,我们部分老师恰恰忽略了这点,上课时存在随意性、盲目性,以致于出现课文中该教的内容没有教,有些内容却一再重复等现象,可想而知 , 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明确了教学目标 , 就会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实际上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余教授又“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论述,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但这也是社会对教师的期待,更是每一名教师的发展方向,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也更高了 。随着课改的深入 , 再回头审视自己的教学,渐渐发现,由于过分注重情境的创设,课堂热闹了,但教学效率却低下了 。记得一次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课堂上也出示有关图片的辅助教学,老师极力用慷慨激昂的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性,但学生却反应平淡,最后也勉强上完了课文 。课后一位老师的点评一针见血:这篇课文时代背景十分重要,背景知识了解不充分 , 仅靠几张图片,阅读也是没法有效进行 。在第四讲中,余教授就说:“你不能绝对化 , 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情境只是学习的凭借或工具 。”一个形象的比喻又点出了情境的价值: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 。是呀 , 既然要创设情境,就得有效地辅助教学,而不能成为摆设,否则,就不值得我们花心思,就让学生直接把“盐”吃进去了 。余教授还归纳出了几种教学情境 , 并结合了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受益匪浅 。当然 , 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的、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策略,这也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因人因时及时调整教学模式 。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写得并不周全,但看了这本书确实带给我不少收获 。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 , 我会不断学习 , 把收获播种入教学行为中,来获得更多的收获!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打造高效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备课方面要准备更加充分,每节课上课前 , 要自己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 , 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做到不上无准备之课 。在上课时,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什么时间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老师开始讲,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更应该准确把握课堂节奏,重难点精讲细讲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或者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在讲完课后,老师应该精心设计几道有针对性的习题 , 进行练笔,如果发现学生错误,应该充分利用这些错误 , 进行典型讲解 。这样课堂效率才能提高 。要做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真正实现愉快教学,我认为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自己要善于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为自己提供交流的平台,引导每位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要加强学科知识同学生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状况实际的联系,增强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有兴趣,学得尽兴愉快 。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定要用多种形式来呈现 , 并且要尽可能直观,贴近学生的 实际和社会生活 。四、新课堂改革呼唤着学习方式的转变 , 也就是说学生再也不是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学习了,而是让学生自立探索、动手动脑,让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教师因势利导 , 让学生能自由的善始善终的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真实的感受 。总之,在学习了高校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后,深深感到教师教学的方式要大大的改进,教师不但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方法,收效显著的教学措施,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只有真正关注了学生,关注了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得更好,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 打造高效课堂 。心得体会孙力今天听了彭局长的关于课堂实效性的讲话,我感触很深,报告中讲到,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这样的:课程精神做指导,以学定教很重要 , 三维教学是目标,三种方式要用好,课堂实效是关键,六字标准要记牢 。我觉得彭局长的六字总结的非常到位,实在 。如果在自己的教学中能实实在在地做到,那就真正做到了高效课堂,一是,实在,实用,实效 。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实实在在地备课,让孩子真正地掌握课堂知识,不能一味的追求花哨,而去表演 , 这样的课堂也只是表面的,没有一点失效性 。二是广 。课堂上学生的参与面要广,不能只是提问几个学生 , 一节课也就是那几个老师的代言人在说话,其他的孩子根本无动与衷 。以后我在教学中一定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三是深 。作为教师,要对文本的内容理解深刻,对问题的思考有深度,从而让孩子的思维得到发展,而我平时对文本的研究太肤浅,只是落于表面 。以后在教学中一定要仔细研究钻研 。四是活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孩子们的兴趣高,身心处于最佳状态,而且所设计的教学程序能激活课堂,使学生感受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地活起来 。五是和 。教学过程和美,这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所追求的课堂终极目标,做到这点很难,但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展示自我 , 发现自我 , 发展自我的意愿和机会 。六是真 。教学真实,真诚,有真情 。我觉得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看待,而我平时在教学中就没有耐心,对孩子缺乏关爱 , 以后要付出真情,不能当时有激情,可到课堂上却又是老样子,这样永远也不会进步 。总之,听了领导的报告对我启发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也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多学习,多思考,多创新,多进
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过这次的学习,对教学设计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课堂上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结合自己的单元教学设计尝试了教学评价 。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 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 , 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
自己认识到:教学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它规定了学习者应达到的终点能力水平 。教学评价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 。通常,通过测量来收集资料,但是测量不等于评价,测量是指以各种各样的测验或考试对学生在学习和教师在教学过教学评价要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评价教学的结果,更要对教学的过程,对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 。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加以数量化,给学生的学习结果赋以数值的过程 。
还认识到:教学评价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许多重要的作用 。教学评价的结果为改进教学与检验教师提供依据;教学评价的结果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提供反?。黄兰圩魑萄а芯坑胧导械囊恢止ぞ?nbsp;, 用于查明在达到一整套教学目标时 , 可供选择的程序是否同样有效;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科学化 , 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端正教学思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
这样的学习 , 会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自己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
篇二: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一、什么是备课
通过张老师的讲座,结合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备课是面向学生教学前通过钻研教材、教参及有关资料,进行教学预设(写出教案或教学设计)的一种教学常规工作 。它与备课、上课、作业、考试属于一条相互关联的完整性的教学环节,每一环不可欠缺 。其内容一般分为:教学要求(现常说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关键)、教学准备、教学课时和教学过程、教学板书、作业布置 。这指的是备一节课的内容 , 如果是备一学期的课,那前面还要有学期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安排)、学生成绩记载(现叫成长记录)、单元教学计划 。
二、备一节课和备好一节课是一样吗?
备一节课,就按备课的一系列环节把教学预设的内容完成了就行 。而备好一节课 , 那就难了 。有人说把一节课备出来上成了一节优质课就备好了,这算备好了一节课 。其实,备好一节课需花一辈子的努力!支玉恒老师说:“备课一次 , 往往汇集了自身多少年的知识储备和人生经历 。” 是啊,备课——伴随我们一生的,我们只有心中有爱,不断积淀 , 不断创新,我们的课才能常备常新,享受教学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 。所以 , 我觉得要备好一节课,并非易事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在备课 。”的确,有效备课,优化备课环节对我们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
三、怎样备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小部分工作 。如果把教案分为“有形教案”和“无形教案”,则“备课”基本等同“教案” 。“有形教案”,即文本教案,是教师将备课的部分内容 , 付诸文字,写于教案本上 。有形教案应该“简而实” 。“简”即简单、简约 。因为不是所有的思想都可能、都必要写出来的 , 有些内容完全可以记在脑子里,比如,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 等,《教师教学用书》中都写好了 , 你为什么要抄到教案本上呢?为什么不能记在头脑里呢?如果你有补充,为什么不能补充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呢?你只要把教学大致步骤、所提精当问题、所设计恰当练习、需要特别强调(指导)的内容,写下来,就行 。节省下来的时间做什么?备“无形教案” 。“实”即实在、实用 。教案是教学的方案,是指导教学用的 , 如果你课堂上,都不用教案,或者你的教案都不能在课堂上用(当然不是一成不变、按部就班),那你还写教案做什么?简单、简约才实在,实在才实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又提出写“教后反思”(或称“案例反思”、“教学反思”) 。“教后反思”当然属于“有形教案”之列,当然有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 不失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措施,但也不是说课课都要写反思,每篇反思都要求多少篇幅 。教师的劳动,个体创造成份很大,只有充分尊重,才可能充分“个体创造” 。“无形教案”,即思想教案,或者说文化教案、人格教案,是教师的文化底蕴、专业素养、道德水准、工作作风、基本功夫等的综合体现 。如果落实到某一课的备课上 , 就是老师为上好这一课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准备(有许多东西是无法、也无须用文字表达) 。无形教案要“丰而深”,即丰富、丰厚、广博、深刻,把这些工作做好了,或形诸笔端,更多的是存于胸、注于脑 。只有这样,课堂才有可能“动态生成” , 才有可能“充满生命活力” 。相对而言,“无形教案”是“本” , “有形教案”是“末” 。只有根深本固,才能枝繁叶茂,不能“本末倒置”、甚至“舍本求末” 。
(二)、一般性备课的五步:
1、备好课标 。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明灯,教师在备课之前应该认真的理解课程标准,为自己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找到坚实的基矗课标对各个知识模块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释,同时 , 把整个九年义务阶段的知识全部罗列,细细研读,便可轻易实现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沟通与整合,对于备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2、备好教材 。教材是无数专家用心血与经验编写而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 。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 。拿到教材后一定要先对本册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结构有清楚的认识,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感知,再针对上课内容进行具体解读 。广东资深教师石景章老师说他不读十遍书不上课 。可见理解教材的重要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还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之更加完善并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
3、备好学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而进行,所以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的过程 。在准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就要思考如下问题:什么样的学习目标适合他们?怎样帮助学生最快最有效的达到学习目标?具体而言,诸如哪些方法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该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构建 , 哪些问题可让学生提出,哪些内容可让学生自主选择 , 哪些疑难可让学生自主解答,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哪些地方学生的理解会浮于浅层,停留表面,学生可能需要点拨、引导;哪些地方学生可能偏离主题较远 , 需要及时拨转方向;哪些语言含蓄处、文本空白处、意境深远处、情感共鸣处、认识分歧处可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对话,激发创新的火花 。总之 , 运筹帷幄,不打无准备之仗 。
4、备好自己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 。备课时,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备在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创出自己的特色来 。让自己成为学生生命乐章中跳动的音符,你如何谱写,就将有怎样的乐章 。
5、备好教学方案 。教案分详案和简案,实录式教案设计称为“详案”,多表现为师生问答式 , 我总感觉这种形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削弱了师生交流的质量,降低了教师随机应变和灵活调控的能力 。应该设计结构式教学方案 , 也称预案 。预案设计是否可以说宜粗不宜细,理清整体思路框架 , 整体把握教学进程 。多设计话题性、开放性问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 。为学生提供广阔思考的空间,设想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使教学过程成为多向交流互动、充满活力的过程 。
总之,听了张老师的讲座,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谈了以上的想法 , 或许所获、所思有偏颇的地方 , 但却是我内心的想法 。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反思,让自己有一个更大的提升 。
篇三: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如何设计教学 , 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 。因此 , 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这就是“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它既强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对于学生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应努力向“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