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化蝶的故事_梁祝为什么化成了蝴蝶没有成为比翼鸟

梁祝化蝶的故事内容是什么?梁祝化蝶相传东晋时,曾任府台的祝员外有八子一女 。小女九妹,名叫祝英台 。祝英台想去杭州城求学,又恐父亲阻拦,她便打扮成一位占卦先生,祝员外竟一点也看不出破绽 , 便同意女儿去杭州城读书 。谁知这件事却引起了祝英台嫂子的妒嫉 。
祝英台的嫂子也是出身名门闺秀,论品貌、才学,与祝英台不相上下 。现在听说英台要去读书 , 很不服气,妒嫉之心便油然而生 。她笑吟吟地上前对祝员外说:“公公,姑娘此去一举双得,实在可喜可贺 。”祝员外听了 , 不解地问:“何谓一举双得?”
“公公,凭姑娘这般聪明伶俐,读上三年书,便是一个‘女状元’ , 这是一得 。”
“那二得呢?”祝员外捋着胡子得意地问 。嫂子望一望站在一旁的祝英台,用手掩着嘴低声一笑道:“公公 , 恕媳妇直心直肚肠,说出来公公和姑娘不要见怪 。姑娘三年杭州城归来,祝家门庭还可以抱上一个白白胖胖的外孙皇帝呢!这不是二得嘛!”
英台听了不觉满脸绯红,又羞又气,嫂子从中作梗使刁,实在欺人太甚 。可是祝英台要去杭州城求学的志向很坚定 。她见嫂嫂这样戏弄她,忽然抬头一看,只见搁几上放着一只高脚花瓶 , 就二话不说,转身来到了花园 , 采了一朵活鲜鲜的牡丹,插到了那只花瓶内 , 并对祝员外说:“父亲,女儿出外读书 , 一定洁身自爱,今天以这朵牡丹花向父亲赌咒,如果我在杭州城没有守住身子,这花便死在瓶内;如果我在杭州城洁白无瑕,这花一定鲜艳不败 。”
祝员外听了,不由满意得直点头,说:“我女儿岂是等闲之辈?作父亲的准你去杭州城求学就是了,希望你早去早归,处处保重 。”
第二天,英台和侍女银心女扮男装,高高兴兴赴杭州城读书去了 。
祝英台走后,她嫂子经常去察看那朵牡丹 。说也奇怪 , 三月半载都过去了,牡丹花还是鲜艳如常 。后来,她心生一计,偷偷把瓶内的水换上了滚烫的开水,以为第二天牡丹花会必死无疑 。哪知过了几天,那枝牡丹不但没有枯死,还发出阵阵幽香 。嫂子惊得目瞪口呆,觉得此事非比寻常,便再也不敢打这牡丹的坏主意了 。直到以后,整整三年过去了,到后来英台读书回到家里 , 那朵牡丹花还活鲜鲜的同原来的一样 。话说,英台和丫环银心从上虞出发,穿过杏花村,过了桃花店,在一座桥的桥头遇见了一位从会稽山去杭州城求学的梁山伯 。两人一见如故 , 志同道合,于是结成了金兰朋友,并以兄弟相称 。这天晚上,他们在旅店住宿,既是兄弟 , 于是就同床而眠 。山伯因旅途困顿,脱衣倒头便睡 。他一觉醒来,但见英台还坐在一旁看书 。山伯催道:“贤弟,保重身体要紧,还不快点安寝!”英台说:“你睡吧,我不打算睡了 。”
“为什么呢?”山伯好生奇怪地问 。
“梁兄你有所不知 , 我晚上睡觉脾气很怪,一旦入睡 , 不准任何人碰,如果被人碰一下,就会头痛欲裂,所以我还是不要睡的好 。”
山伯说:“贤弟,人怎能不睡觉呢,既然不能碰你,我加倍小心就是了 。”
“梁兄既然这样说 , 我遵命就是了,只是我们中间必须放上一杯水,用以作为界线,你看怎么样呢?”梁山伯连声说好,并且亲自打来一杯水放在床铺中间,英台这才和衣躺下 。
“贤弟,你睡觉为何不脱衣衫?”山伯看到英台和衣而睡 , 就又不解地问 。
“梁兄你有所不知,我自幼多?。?特别怕冷,母亲专门给我做了件衬衫 , 上面有三百颗纽扣,如果颗颗解开,恐怕天明也来不及的 , 所以我每晚都是和衣而睡的 。”祝英台一本正经地回复梁山伯 。梁山伯都信以为真 。
从此,祝英台和梁山伯虽然同床共眠,但忠厚老实的梁山伯一点也看不出英台是女儿身 。
祝英台和梁山伯双双赶到杭州城拜见先生 。那天 , 先生正端坐在学堂上,只见两人一前一后进门,前面的山伯是左脚进的门 。后边的英台是右脚进的门 , 先生看了,心中暗自对英台产生了怀疑 。后来,先生对英台细细观察,又发现了不少破绽之处 。特别是课间休息时,其他学生都一窝峰去厕所解手,惟有英台绝不肯与众人一齐同去 , 有好几次,祝英台去解手时 , 其他学生也跟着去 , 祝英台虽然憋得满脸通红,却推说不去了 。
先生猜中了其中原委,一天,在课堂上宣布说:“从今天开始 , 立一个规矩:学生如要去厕解手,都要轮流进去;一人在内,挂牌示意;谁坏了规矩,重责不饶 。”众学生虽然莫明其妙 , 但只得遵守这个规矩 。花开花落,光阴似箭 。山伯、英台在杭州城求学,转眼三个年头过去了,英台已经十分思念父母了 , 再说总是女扮男装也有许多不便,在征得先生同意之后,祝英台决定回一次家 。
英台与山伯三年同窗共床,一旦离别,心中有说不出的离愁别绪 , 便取出花笺 , 写了一首诗赠给山伯,诗曰:忆昔初上杭州城,与兄陌路两相逢 。
来时龙山梅方白,去日娥江花正红 。
三载兄长随左右,谁知一旦分西东 。
与君暂且相分袂,未审何时会玉容?
山伯接过,逐句细品,想起同窗友情,早已潸然泪下,他也取花笺一张,题诗一首:当日辞亲谒道宗 , 草桥路遇与君逢 。
来时莺啭杨枝绿 , 三载共窗同日夜,一朝芸馆别西东 。
离情绵绵车难载 , 怕看柳枝恋春风 。
山伯题诗毕,与英台说:“为兄送你一程 。”于是两人出了学堂,往钱塘大道而来 。一路上虽然风和日丽,鸟语花香 , 但两人无心无绪,依依难舍 。不久来到了草桥关,英台不免又触景生情,无限感伤,她拉住山伯说:“有道是‘送君千里终有别’ , 梁兄请留步,这里我吟诗一首送给你 。”说着 , 吟诗道:偶逢草桥结义来,百花三度放春苔 。
惟有玉梅心耐冷,不将春意私自开 。
山伯听了,但觉诗意十分含蓄 , 又不解其意,也和了一首诗:三年共学两情投,玩月吟风思最幽 。
今日别离肠欲断,会期准约在来秋 。
英台听得泪流满面 , 说道:“梁兄,我家有个小妹子,年方十六,今天我亲口许配与你,约你在来年三七二八月 , 请你前来我家说亲,希望梁兄千万不要错过了这段姻缘 。”英台说完,便和梁山伯挥泪作别 。英台回家后不久,祝员外就作主把她许配给了余姚的一位豪富马文才 。
再说梁山伯回学堂后,有一天将英台的诗拿来 , 请求先生指教 。先生一看祝英台的诗暗露着挚爱的真情,就觉察出英台肯定是女儿身,就把实情告诉了梁山伯 。经先生的指点,梁山伯这才恍然大悟 。当学业完成后,梁山伯喜气冲冲地赶往上虞祝家庄时,英台已经是马家的人了 。山伯悔恨交加,回家后茶不思来饭不香,身体渐渐垮了 。后来虽然被人荐举,去担任鄞县的县令 。但由于他对英台的相思太刻骨了,这样不到一年,便得病身亡了 。一次 , 英台乘船外出,来至鄞县地界,突然平静的河水波浪滔天,航船颠簸得非常厉害,都快要沉下去的样子 。英台只好带着银心上了岸,只见江边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写道:“会稽梁山伯之墓” 。英台一看,泪如泉涌,她双膝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直哭得天旋地转,飞沙走石,瞬时间大雨倾盆而下,雷电交加 。骤然一声巨响,天崩地裂,只见山伯的坟墓裂开了 。英台见如此,大喊一声:“梁兄,英台来了!”说完 , 一跳就跃进了那裂口当中 。
裂口闭合之后 , 雨过天晴 , 一道彩虹下,有一对硕大无比的彩蝶在山伯墓前翩翩起舞 。银心仔细一看,那蝴蝶的花纹分明就是英台的罗裙,于是就拜倒在地上 。周围百姓也惊讶万分 。当时上虞名人谢安正在朝廷担任宰相要职 , 于是就把家乡的这件事启奏给了皇上,皇上也深感钦佩,于是当下提笔敕写:“义妇冢”,表彰祝英台的贞节 。梁祝化蝶的由来梁祝化蝶是一个美丽动人却又悲凉凄婉的古代爱情故事 。
梁祝化蝶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又名:祝九妹),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 , 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便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 , 义结“兄弟” 。之后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 。从此 , 同窗共读,感情深厚,形影不离 。同窗三年 , 感情深厚,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 。梁祝分手时 , 依依不舍 。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 , 暗示爱情 。山伯忠厚纯朴 , 不解其故 。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 , 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 , 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 。美满姻缘,已成沧影 。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 。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 。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 。遗命葬鄮城九龙墟 。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 , 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 , 坟墓爆裂 , 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与《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 。其中,《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自西晋始,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 , 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 。
梁祝化蝶的故事在于?人们会深深缅怀的往往是那些逝去之物 , 真实存在着的反而很难使人感动
就像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人们记住的是他们那不顾一切的私奔,是相如为文君所作一曲《凤求凰》,故事的这一部分流传千古,但之后二人生活困窘,被迫回家,乃至后来相如飞黄腾达意欲纳妾 , 文君怒作《白头吟》 , 很多的过往知晓的人就比知道他们浪漫爱情的少得多 。
所以人们要记忆的大多是那份纯粹的美好,梁祝美于化蝶,若最后变为平常夫妻 , 就失去了当初要祭奠他们的那份美好了吧 。
当然,这并不是说平常生活中的故事就不值得感动和记忆,也许他们能够成就“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也是一种幸福吧~
嗯 , 既然LZ换一种问法,那我就换一种答法吧~
我觉得他们如果真的长相厮守不排除还会有美好的可能性的~可是从一个现实却有点残忍的角度来说他们很有可能像千百万对平常夫妻一样纠缠于柴米油盐当中,失去那份朴素和宁静,况且在古代社会 , 男子三妻四妾都是可以的,爱情的专一是很困难的 。
门第的问题嘛,只要山伯考取了功名,一切都不是问题了,如果他还比较有才的话,混个一官半职 , 这个就不是什么阻碍了 。
不过我仍然不否认,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是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感动与快乐的 , 也许他们走进了生活更能够体会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 。那也许才是最完美的结局,只可惜历史容不得假设,只留下化蝶的传说千古流传 。
不期然地又想到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两人走入生活之后,经济方面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后来还不得不靠父母的资助 , 之后司马相如考取了功名门第之见就立刻消散了,只可惜他又提出纳妾之事给他们的爱情蒙上了污点,还好最后他们用爱情战胜了一切!
所以,也许他们能不能平静安详地走下去还要看他们相处的方式和爱情的深度吧,在平凡中也能够获得的幸福才是最深最远的幸福 。
梁祝(化蝶) 歌词歌词如下:
碧草青青花盛开
彩蝶双双久徘徊
千古传颂生生爱
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
促膝并肩两无猜
十八相送情切切
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
泪染双翅身化彩蝶
翩翩花丛来
历尽磨难真情在
天长地久不分开
【梁祝化蝶的故事_梁祝为什么化成了蝴蝶没有成为比翼鸟】

梁祝化蝶的故事_梁祝为什么化成了蝴蝶没有成为比翼鸟

文章插图
知识拓展《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 。
其中,《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 , 流传深远 , 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
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 。急!梁祝之化蝶的歌词?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化蝶》
演唱:嫚孋
作词:粤曲
谱曲:粤曲
歌词
为何世间良缘每多波折,总教美梦成泡影
情天偏偏缺,苍天爱捉弄人
情缘常破灭,无奈困于茧中挣不脱
想作蝴蝶冲开万千结,情缘强中断时
痛苦不消说,可歌往事留在脑海
梦中空泣血 , 即使未许白头
柔情难以绝 , 情义似水滔滔斩不断
翻作恨史千秋待清雪 , 情缘强中断时
痛苦不消说,可歌往事留在脑海
梦中空泣血,即使未许白头
柔情难以绝 , 情义似水滔滔斩不断
翻作恨史千秋待清雪,楼台一别恨如海
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
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梁祝化蝶的故事_梁祝为什么化成了蝴蝶没有成为比翼鸟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化蝶》该歌曲收录在专辑《粤曲赢天下》中 , 由星林唱片公司发行于2007-12-27,该张专辑包含了13首歌曲 。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
自东晋始 , 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 , 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感染 。梁祝传说及爱情故事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 , 有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佐证 。梁祝化蝶的由来化蝶的故事由来已久,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剪灯新话.渭塘奇遇记》"化蝶能通梦,游蜂浪作媒 。"
解释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 。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 。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 , 则无往而不快乐 。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
这个故事一般称作“庄周梦蝶”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 。庄子却以为不然 。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 , 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 , 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 。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简单的一个故事,即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 。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 。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 , 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这叫“齐物” 。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传说 。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
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 。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 。"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 , 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 。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一日 , 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 。从此 , 同窗共读,形影不离 。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 。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 , 英台只得仓促回乡 。梁祝分手,依依不舍 。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 。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 。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 , 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又才 。美满姻缘 , 已成沧影 。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 。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 。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 。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 。英台闻山伯噩耗 , 誓以身殉 。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
梁祝为什么化成了蝴蝶没有成为比翼鸟10日,南京大学自主招生笔试开考,考题也完全开启“脑洞模式”,文综考题中的“梁祝化蝶” , 理综考题里的“外星人开飞船进攻地球”等,都让考生感觉新鲜不已 。
文综:“梁祝”最后为什么会化成蝴蝶?
有一题“梁祝化蝶”也让考生觉得新鲜 。“梁祝化蝶的故事里,为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会化成蝴蝶,而不是比翼鸟或者连理枝?”吉林考生朱同学认为 , “蝴蝶”普通人更熟悉一些,作为一个源自民间的故事,最终的结局显然要回归到民间百姓最熟悉的意象上 。无锡一中的女生小刘在答案里做了戏剧性的拔高:“梁祝的故事最后其实没能大团圆,比翼鸟和连理枝都是大团圆的象征,所以不能化成比翼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