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手抄报的内容怎么写?你可以介绍一下植树节的由来 。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 , 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 。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是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 。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 改善环境 , 造福子孙后代 。
再加一些关于植树节的诗句 。
"栽树带老土,活棵就发粗”,“向阳好种菜,背荫好插杉”,“杨柳下河滩,银杏上半山”.这些谚语既是农民植树造林的经验总结,又是指导植树造林的技术要求,生动形象,易懂易记,在农村广为流传.“养儿不育不成人,栽树不管不成荫”,“集体栽树不上心,只栽不管怎成林”,“自家栽树心意诚,看管精细成材林”.这些谚语强调栽树之后要加强管理,把栽树与培育放到一起加以重视,把责任制看作是成败的关键,这些道理浅显易懂,一说就清楚,一听就明白,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植树节手抄报内容【植树节黑板报_植树节手抄报内容】植树节的由来】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 。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 , 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
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已满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 。这是1883年,年仅只有18岁的孙中山 , 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 。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 。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 , 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 。1924年,他在广州一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植树造林,而且要造大规模的森林 。此外,他还在许多著作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亲自植树 。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 , 孙中山逝世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 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
- 植树节资料_植树节的来历五十字
- 植树节英文_植树节在几月几日 用英文表达
- 植树节的资料_植树节的由来
- 植树节的诗歌_植树节的诗歌
- 植树节的手抄报_植树节手抄报内容
- 植树节的作文_写作文《植树节》开头结尾怎么写
- 植树节标语_关于沙尘暴为植树节写宣传标语
- 植树节是哪天_植树节在什么时候用英文怎么说
- 植树节是哪一天_世界植树节是什么时候?
- 植树节是几月几日_每个国家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