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当年红极一时的余秋雨为何坠下“神坛”?梁宏达的解释一针见血( 二 )


文章插图

但是在余秋雨的文字里,马兰似乎成为了一个倾国倾城的大美女,那种不经意透露在自己文中的优越感,是令读者们感到阅读体验极差的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偏偏在他的文章里,还有很大的篇幅是描写这种文字的。
不仅如此,余秋雨似乎还有意无意的在炫耀自己的交际圈。他曾经在书中花了长篇大论来写自己和袁隆平的相识,实际上两个人不过萍水相逢,交集不深。而且科研界与文艺界本就不相同,余秋雨将那股子文艺的“酸气”带入科学界后,不免显得有些太过尴尬。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余秋雨的私人生活,确实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他在自己的文字里曾将自己的妻子马兰描写的近乎完美:美貌、才情应有尽有,而马兰也的确是一个好妻子,在余秋雨还处在人生低潮期的时候,马兰毅然的嫁给了他,即使那个时候的余秋雨不过是一个无名之辈。
但是这一切幸福的背后,都是用前妻李红的成全换来的。遇见马兰后,余秋雨抛弃了自己的糟糠妻子李红,丢下了自己的八岁的女儿。尽管她当时曾经含泪请求余秋雨不要离开,但是余秋雨还是选择了马兰。
历史人物&当年红极一时的余秋雨为何坠下“神坛”?梁宏达的解释一针见血
文章插图

也许是因为生活环境的原因,他的文字也显得有点矫情与另类。他喜欢用自己的话语去评价一个古人的性格作风,对于自己喜欢的人物,他宁愿雪藏他们的缺点而大肆吹捧他们的闪光之处,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由于他的片面,很多读者都产生了一定的误解,认为余秋雨自身的问题,导致了一个历史人物形象的扭曲。
余秋雨的文章角度也有问题,他喜欢以官员的立场来发表自己的言论,这样一来未免有失公允。当时梁宏达批评他时有一句话非常精辟,他说:“文人不应当为当权者摇旗呐喊。”
尽管外界对于余秋雨的争议非常大,甚至呈现了一个两极分化的局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人类历史的文坛上,余秋雨始终拥有一席之地。矫情也好、做作也罢。这世间的文字本来就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既然有追捧,那么也必定会受到批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余秋雨的文字依然是中国文学界不可多得的遗世明珠,值得我们参考阅读。
文/林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