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锋&把瘦金体书法放大五倍, 锋芒毕露, 体现出一种皇家气派!
在中国书法艺术史册上,留有几位皇帝的名字,如梁武帝萧衍、唐太宗李世民、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和清代的乾隆帝弘历等,这些所谓的“真龙天子”大都是书法艺术的爱好者和“追随者”,其中真正称得上书法家的恐怕只有宋徽宗赵佶一位。
文章插图
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所创,其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文章插图
瘦金体号称笔笔露锋,锋芒毕露,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长锋勾线笔修长而富有的弹性笔画特色,追求自然洒脱地个性,开创用行草的笔法写楷书之先河,顺锋起笔,一任自然,不用繁文缛节,如“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藏锋笔法在这里成为蹩足之笔因而弃而不用。当然从习惯来说主要是指起笔,至于收笔的话当然随处可见,只要是横、竖收笔不带钩的,都可以看是藏锋。
文章插图
如果只看起笔的话,那么,在瘦金体正楷里面,几乎没有藏锋笔,比如正楷的代表作品《夏日诗帖》,从头看到尾,算得上藏锋笔法的大概就只有“正”字和“铺”字里面有两个笔画有比较明显的藏锋用笔,体现了皇家气派,后人也评价他的书法具有大家风范。
文章插图
至于行楷,由于连笔显著增加,则出现较多的的藏锋逆入的笔法,但也几乎都是字里面的笔画因为下一笔与上一笔距离比较靠近,在快速的连写笔动作的惯性之下,来不及另起一笔或空间狭小容不下比较舒展的笔画,藏锋逆入才成为情非得已的转换笔锋的方式。
文章插图
“瘦金体”用笔清瘦,骨势森森,收笔处往往雕饰性强,如柳叶翩翩于清风;结体则十分工稳,中宫收紧,疏密分布夸张,特性明显,可见赵佶在唐楷上狠下过一翻功夫。
文章插图
这种书体的诞生是处于书法发展历程的一个清晰的脉络当中的。成熟的中国书法有两条主要的线索,一为帖学,一为碑学。帖学主要的源头是钟王,尤以王为尊。其后有唐一朝,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大书法家上承王羲之,使具有文人气质的书法得以发展昌盛。宋徽宗的瘦金体,在用笔上颇学欧阳询的笔意,清瘦峭拔却又温文尔雅,干净利落,骨气丰盈。
文章插图
瘦金体是书与画结合的成功典范,不仅对书法史更对绘画史有着深远影响。宋徽宗融合竹兰画法入书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清丽姿态。这不同于盛唐气象恢弘法度庄严的楷书,不同于北宋讲求宏阔壮丽的山水画,其中蕴含的清新媚态或许与宋朝衰落有关,或许无法给人以华丽震撼之感,但却是一种个性与个人思维、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章插图
宋徽宗是一个败国皇帝,但却是一个艺术家和书法家。,他工画花鸟,书法首创“瘦金体”。书法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