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我在故宫的屋顶上“考古”( 二 )


因此 , 我首次带领故宫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员们走上屋顶 , 在屋顶上布置探沟、进行“考古解剖” , 取得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要发现 。同时 , 我们把发现的重要遗物 , 按照考古学的方法进行编号、记录与保存 , 弥补了施工中大量文物信息丢失的现象 , 也为后期的修缮保护方案提供了科学的历史信息依据 。后来 , 这被大家戏称为“屋顶考古” , 也成为故宫考古的一大特色 。
记录与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 , 这是与考古工作最大的区别 。考古是发掘完了回填、收工 , 回到室内整理研究;而修缮项目是在解体之后还要再安装还原回去 。
曾有一座建筑的木基层残损严重 , 由于它在不同时代都经过修缮 , 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制做法 , 施工单位就来问我们和设计单位 , 以什么形制为准进行复原 。木基层是古建筑的隐蔽部位 , 常常在施工图纸里得不到体现 。但我们事先曾进行了详细的测绘记录 , 对现存的各种形制做法进行了分析 , 确定了原始做法 。我们把数据图纸给施工方 , 他们非常惊讶 , 也是心服口服 , 并据此进行修复 。
在修缮过程中 , 我其实更多充当一个信息记录员的工作 , 跟着工匠 , 哪里有修缮就“考古”到哪里 。我似乎又回到了考古现场 。
在屋顶上的“考古” , 让我找到了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方向——在故宫把考古做成故宫特色 , 乃至中国特色 , 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考古的外延和生命力 。从卸下的瓦、木、砖等各种构件上发现的信息 , 似乎在向我倾诉一部无声的史书 , 又像一幕幕电影在向我展示当时的人、文化以及社会 。
来源:千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