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迪出来之后|朱无穷( 二 )


还是先道个歉吧 , 我是一个十足的乐盲 , 我的两只耳朵都是非音乐的耳朵 , 分不清钢琴和风琴 , 吉他和琵琶 , 从来就没有听过李云迪的演奏 , 听了也等于没听 。 所以 , 对我 , 以及像这样的乐盲来说 , 李某迪真的不重要 , 不说李某迪 , 就是肖邦、柴可夫斯基、李斯特、贝多芬等等对我来说都不重要 。 当然 , 我也不能这么狭隘 , 这么自我中心 , 凡是对自己无益的都弃之不顾 , 视若无睹 , 一概抹杀 , 我还是要承认音乐(自然也包括钢琴)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 儒家就特别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 , 不是说“乐以教和”吗?不是还有《乐经》吗?孔老夫子不是愤愤于“礼崩乐坏”吗?当然我也要相信评委和无数听众的耳朵 , 李某迪是真的弹得一手好钢琴 。
受到这么大的打击 , 李某迪的艺术之路会不会大受影响 , 是不是太可惜了?我一点不觉得可惜 , 甚至 , 我认为是一件好事 , 对于李某迪的艺术之路来说 。
前段时间读沈醉的自传《我这三十年》 , 其中引用了他不少的旧体诗 , 我发现他在担忧前途 , 害怕被新生的中国政府处以极刑时写的诗特别真挚 , 特别感人 , 倒是靴子落地——确定没有性命之虞后 , 以及特赦后赴全国各地参观考察时写的诗 , 那叫一个姹紫嫣红莺歌燕舞形势大好 , 可就是 , 不那么感人了 。 也许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文章憎命达”“穷而后工”吧 。
为文如此 , 为艺亦是如此啊 。 罗曼·罗兰《名人传》写了三位巨匠: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贝多芬 , 哪一位不是饱尝了生活的酸苦呢?苦难、打击等等等等生活的磨砺 , 对艺术来说简直不啻琼浆玉液 。 再比如那个一生才卖出一张画的梵高 , 那个终老大漠风沙的西部歌王王洛宾 , 都是在苦藤上结出的甜瓜啊 。 艺术的大树要结出丰硕的果子 , 就必须将根深深地扎进生活 , 而不能只是浮在鲜花和掌声之上 。
如此看来 , 吃点亏 , 感受感受人情的冷暖 , 对李某迪的为人为艺来说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
李某迪出来之后会怎样呢?我想 , 要美食有美食 , 要美色有美色 , 想搞艺术搞艺术 , 想弹琴弹琴 , 说不定还能弹得更好些呢 。
打住打住 , 人家好得很呢 , 就别替他瞎操心了 。
【|李某迪出来之后|朱无穷】— 本期完·欢迎分享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