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草千字文@从楷书到行书过渡,智永千字文堪称最佳范本,该如何临?

楷书以唐代为尊,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唐代楷书大多是经过镌刻然后拓印下来的碑版,所以很难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真实书写的面貌。唐楷出现之前的隋代智永,写有一卷《真草千字文》墨迹传世,虽然是草书、楷书合写在一起,但其中的楷书,还是让我们看到唐代真实的楷书面目。


真草千字文@从楷书到行书过渡,智永千字文堪称最佳范本,该如何临?
文章插图

《真草千字文》局部
智永传为王羲之七世孙,从小浸润家风雨露,其楷书上承“二王”古法,但又能突破“二王”楷书中隶味浓郁的古意,做到古质而今妍。同时又下启唐人楷书,创造性地突破“二王”楷法及南北朝魏碑书风在隋代书法中的影响。
智永的楷书给人印象是整体精神面貌雅逸清爽、疏散悠然,而笔法则精到流便。他脱胎于“二王”,虽没有“二王”的高古,但用笔提按顺畅,使转自然,结体粗细疏密相间,是初学者从楷书过渡到行书的较佳范本。那么,应该如何学习智永的《楷书千字文》呢?


真草千字文@从楷书到行书过渡,智永千字文堪称最佳范本,该如何临?
文章插图

《真草千字文》局部
01首先要对其用笔有全面认识。
从宏观角度把控书风源流是系统学习书法必备素养,智永作为“二王”一脉,他在用笔上传承了“二王”一拓直下在南朝时期的主流风格,这点主要体现在他在起笔处的凌空而下,不事雕琢上。
何绍基曾说:“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虽屋漏痕不足以喻之,二王楷书,俱带八分体势,此视之觉渐远。”这是智永楷书明显区别王羲之《乐毅论》《孝女曹娥碑》的典型特点。以此同时它又区别于唐代楷书的法度规整的一面,抒情性更强烈一些。


真草千字文@从楷书到行书过渡,智永千字文堪称最佳范本,该如何临?
文章插图

《真草千字文》局部
与欧、颜、柳楷书相比较,点画起收笔无明显的顿挫,用笔干净利落,尤其是侧锋与切笔的运用。侧锋与切笔也是写好智永楷书的关键,这是由于智永楷书中行书笔意的表现所造成的,它的转折、钩画大量用侧锋,而起笔多用切笔,特别是长横,加快了它的书写速度,把雅逸悠然之趣通过点画的连带关系自然收放之间展现出来,这与魏晋楷书的静穆雅致又有着明显的差别。
虽然智永的楷书明显区别于唐楷,但对唐楷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可以从唐代褚遂良《阴符经》,冯承素《冯英忠墓志铭》中体察出智永的影子。


真草千字文@从楷书到行书过渡,智永千字文堪称最佳范本,该如何临?
文章插图

《真草千字文》局部
02其次要抓住智永楷书的结构特点。
智永楷书结体平正和雅,风神朗发,犹如英俊少年。后世如唐虞世南、褚遂良楷书结构乃至用笔多受其影响,但均能得其高古一路,有些人写智永楷书往往只注重它的风神朗发的结构和洒脱用笔而忽略了平正和雅的结体和用笔中的古厚一面,造成古意的欠缺。
因此我们临习时不要把结构的过分夸张,以及行书笔意中的动态过度表现,可适当增加隶书用笔,增加其古雅之致。


真草千字文@从楷书到行书过渡,智永千字文堪称最佳范本,该如何临?
文章插图

03再次是活用章法墨法。
智永楷书既可以写成有行有列的打界格形式的作品,也可写成有行距没字距形式的作品。临帖时不论节临还是通临均可采用改变原来章法进行临习,这样为布白乃至行气打下基础。关于打界格形式的作品要注意不要每个字把格填满,要让其留有余地,显示其空灵雅逸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