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百年考古科技范儿丨“吃土”达人竟是“RMB玩家”

编者按:
从仰韶村遗址迎来科学发掘的第一铲至今,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年历程。历经几代考古工作者筚路蓝缕、不懈努力,不同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存不断被发现和发掘,系列考古成果向世人系统、完整地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100年来,从最初的手铲挖掘到卫星遥感应用,从陆地发现到海底追踪,从考古学单学科发展到与自然社会科学深度融合……我国现代考古学伴随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拓宽边界、蓬勃发展。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科技日报特推出“百年考古科技范儿”系列报道,带领读者从国内重大考古发现中领略科学技术发展与现代考古学的互动。
挖掘沉睡的历史,考古人与土亲密无间。
你想象的考古场景是啥样?灰头土脸、手持铁铲,竹片翻土、毛刷洗净,还是罗盘定位、卷尺测量。
NO!NO!那都是老黄历了。
新时代考古人画风如何?卫星定位、三维测绘信手拈来,地上、水下、空中尽在掌握,还有让你读起来就脑袋炸裂的新技术。
跨界创新,开启考古新百年。科技站台,“吃土”达人纷纷转型“RMB玩家”!
数字建模,遮不住的眼
走进湖北武汉黄陂盘龙城遗址,探铲、皮尺、罗盘和水准仪等传统考古老搭档都进了展览柜。
取而代之的新技术应用,对盘龙城考古工作效率、研究深度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新的考古发现不断涌现。
考古学&百年考古科技范儿丨“吃土”达人竟是“RMB玩家”
文章插图

RTK移动站和手持操作台与基准站相连,完成所测目标的地理坐标信息。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孙卓说,考古活动首要工作是调查勘探,伴随科技发展,考古现场已不亚于高精尖技术博览会。
孙卓介绍,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作为现代考古常用的GPS测量方法,可以实时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达到厘米级精度。考古工作者在调查勘探中使用RTK可以获取每一个遗迹的精确坐标,并对遗址地形地貌进行准确测量。
考古学&百年考古科技范儿丨“吃土”达人竟是“RMB玩家”
文章插图

以RTK技术为基础建立的盘龙城遗址考古三维测绘控制网。
在盘龙城遗址考古中,借助RTK技术,布设永久性测绘控制点,范围覆盖整个3.95平方公里遗址区保护范围。
其中,第一等级控制点需覆盖整个遗址,第二等级控制点要求相互之间能够通视。由此形成盘龙城遗址考古三维控制网,控制网对于布置考古探方、三维地形图测绘、遗迹平面图的绘制等具有重要作用。
考古学&百年考古科技范儿丨“吃土”达人竟是“RMB玩家”
文章插图

以RTK技术为基础形成的盘龙城遗址数字化地理模型。
同时,基于RTK技术,在调查勘探中对遗址进行大规模放样点测,可形成盘龙城遗址数字化地理模型。
水陆空三栖联战
地壳不同岩层介质在密度、导电性、磁性、放射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引起相应磁场局部变化。通过磁场分布和变化特征,可推断地质性状。
考古学&百年考古科技范儿丨“吃土”达人竟是“RMB玩家”
文章插图

盘龙城考古工者对遗址进行物理勘测。
考古工作者尝试在调查勘探中使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地磁探测,可以在不破坏地表情况下知道地下是否存在遗迹或者遗物。
这种方式能最大限度保护地下遗迹和遗物。
以前的考古勘探资料,堆积如山。考古工作者想调取某一探孔资料,十分困难。
盘龙城田野考古钻探系统把勘探资料进行数字化录入和管理,可以实现批量导出数据、地图分类查看、属性信息查看、剖面分析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