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天中天_苏东坡有诗云“八风吹不动”,这首诗的全部内容是什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 , 端坐紫金莲...作者苏轼 , 写于他被贬黄州的时候 。
出自《水镜回天录》 。
原文:
某日,苏轼写一偈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 端坐紫金莲 。”(八风者,即:称、讥、苦、乐、利、衰、毁、誉) 。
自认开悟偈,派人呈送禅师印证,不料被批四字,坡一见大不悦,谓:“岂有此理!”即时过江 。禅师笑曰:“既然八风吹不动,为何一屁蹦过江?”坡愧无定力,垂头而退 。
白话文释义:
一天,苏轼喜孜孜地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识、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
立刻差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让他评一评自己的禅定功夫如何?佛印禅师看过后 , 莞然一笑,顺手拈来一枝红笔,即在苏东坡的诗上写了两个斗大的字:“放屁”再交给书童带回 。
苏东坡本料想佛印会给他诸多的赞美,怎之一看回信中竟是斗大的两个红字“放屁”,不由得火冒三丈,破口大骂:“佛印实在欺人太甚,不赞美也就罢了 , 何必骂人呢?我非立刻过江与他理论不可!”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 。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 , 我的修行 , 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的说:“骂你什么呀?”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东坡听后深觉惭愧不已 , 自叹修行不如佛印远矣!

稽首天中天_苏东坡有诗云“八风吹不动”,这首诗的全部内容是什么?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苏轼被贬黄州
苏轼自从进入朝廷之后 , 就一直反对由王安石领头的‘新法’一派,再加上当时的他在文坛上地位很高,他的诗词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是很大的,这也就间接阻挠了‘新法’的推广,引起了变法派对他的强烈不满 。
他的政治对手将他所有诗词收集起来,成为在朝堂上攻击他的理由和借口,最后被贬于黄州 。
乌台,即御史台 。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 。乌台诗案 , 即御史台诗案 。它兴讼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 。苏轼是被告 。
原告是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国子博士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 。他们指控苏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 , 要求处置苏轼 。这就引起了皇帝的不满之后被贬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屁蹦过江——苏东坡稽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 端坐紫金莲...“稽首”,是顶礼膜拜的意思;“天中天” , 是说,天是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称为“天中之天” 。?
“毫光照大千”,是说佛陀的慈悲道德的光芒,遍照于三千大千世界 。一个太阳系里面,有很多星球 , 组成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合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成一个大千世界 。
“八风吹不动” , 这是一句精警动人的诗句,也是全诗的中心,最为要紧 。“八风”,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大智度论》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能鼓动物情 。”这八种是人生成败得失的总和 。称颂赞美,名誉利禄 , 跟各种快乐的享受,是谁都会陶醉的;普通一般人,每逢这些好境乐事,都会感到瓢瓢然!而遇讥嘲诋毁,则怒形于色;逢逆缘苦境,则忧戚于心,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有一个人,居然“八风”都吹不动他,这人是谁?就是佛陀 。
“端坐紫金莲”,这是说佛陀诸惑已?。?众德圆备,故能不被外境所摇动,庄严而安稳地坐在莲花台上 。
“稽首天中天 ,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苏东坡深感惭愧,他说他一直想了解佛教,缺乏真正的实践 , 所以当天国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和普通人学佛法没有什么区别,我立刻下定决心要把我对佛教的理解付诸实践 。同时,他也非常感激佛陀的开悟,他觉得有这样一个朋友是莫大的荣幸 。
稽首天中天_苏东坡有诗云“八风吹不动”,这首诗的全部内容是什么?

文章插图
在你的诗歌纸上写几句话 。我不知道该写什么 。”仆人说这话,就把信递给苏东坡,打开信封 。当他看到这首诗的底部和“放屁”两个字时,忍不住冒出了3000英尺高的火 。无论他多么仔细地审视他的诗,他都找不到它的缺点;
苏东坡追上庐山贵宗寺,怒气冲冲地想找个和尚算账 。禅师智智对客堂的客人说:“今天没有客人了 。”苏东坡听了 , 但他再也受不了了 。他不在乎他三步两步跑到方丈的房间 。他看见方丈房间的门关着 。他正要举手敲门 。突然,他在门上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八风不动 , 一屁过河” 。稽首天中天 , 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作者苏轼,写于他被贬黄州的时候.
附个小故事:
苏东坡在黄州时,有一天,诗兴来了,做了一首赞佛的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是一首意境很高的诗,不是对佛法有相当的造诣,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好诗.苏东坡写好了这首诗,自己反覆吟哦,觉得非常满意!这时,他想起了好朋友佛印禅师来,他想禅师如果看到这首诗,一定会大大的赞赏一番,甚至会拍案叫绝.于是,他立刻把那首诗抄在诗笺上,用信封封好,叫佣人送去长江南岸的归宗寺,给佛印禅师看.
黄州在长江北岸,要到对岸的归宗寺,必须渡江.现在,我们趁苏东坡的佣人搭船过江的时候,来研究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稽首”,是顶礼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说,天是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称为“天中之天”.
“毫光照大千”,是说佛陀的慈悲道德的光芒,遍照于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太阳系里面,有很多星球,组成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合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成一个大千世界.
“八风吹不动”,这是一句精警动人的诗句,也是全诗的中心,最为要紧.“八风”,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大智度论》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能鼓动物情.”这八种是人生成败得失的总和.称颂赞美,名誉利禄,跟各种快乐的享受,是谁都会陶醉的;普通一般人,每逢这些好境乐事,都会感到瓢瓢然!而遇讥嘲诋毁,则怒形于色;逢逆缘苦境,则忧戚于心,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有一个人,居然“八风”都吹不动他,这人是谁?就是佛陀.
“端坐紫金莲”,这是说佛陀诸惑已尽,众德圆备,故能不被外境所摇动,庄严而安稳地坐在莲花台上.
这首诗是在赞佛,同时却又暗含着作者有其超然的境界:他能跟佛陀一样,已达到了心能转物而不为物转的地步.——苏东坡的确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
这时,佣人上岸了,他赶上庐山归宗寺去.
佛印禅师读到苏东坡的诗时,并不如苏东坡所预料的赞赏一番,或拍案叫绝,反而感到这很需要给他一个当头棒喝;于是,他在那首诗的下端,批上“放屁”两个大字,交给佣人带回黄州.
在黄州的苏东坡,自从佣人去后,便沾沾自喜地在等待着,他满以为佛印禅师看到那首诗时,一定会大大地赞赏,所以他一心一意在等着佳讯传来,好容易等到佣人回来了,他迫不及待地问:“师父看了怎么说?”佣人说:“他没说什么?只在你的诗笺上写一些字,叫我拿回,我不懂写些什么.”佣人说着,便把那封诗信交给苏东坡;苏东坡打开信封,抽出诗笺,看到那首诗的下端,批着“放屁”两个大字时,不禁无明火升起三千丈,勃然大怒起来!连喊“岂有此理?”他再仔细地推敲自己的诗,尽找也找不出那首诗的毛?。凰匝宰杂锏卦鸸址鹩§Φ溃骸拔艺馐缀檬?你不懂得欣赏也罢,竟把它当做放屁,你真是太糊涂了!”于是,他决定亲自去跟佛印禅师评理,马上雇船过江,上庐山归宗寺去.
苏东坡的船向南进,他坐在船上,虽然这时江上的清风习习地吹来,可是他这时的心,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再也没有上次游赤壁时的心情,吟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名句了.
苏东坡赶上庐山归宗寺,气呼呼地要找佛印禅师算帐,那知禅师早已吩咐客堂的知客师说:“今天不见客.”苏东坡听了,火上加油,再也忍受不住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三步做两步地一直奔到佛印禅师的方丈室来,他看方丈室的门掩着,正要举手敲门进去时,忽然发现门扉上贴着一张字条,端正地写着:
八风吹不动,
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看到这两句,立刻就警觉了,心里暗暗叫道:“我错了!”
各位!苏东坡错在那里呢?佛印禅师那句话,明明是警告他说:“你说能够不为称讥毁誉的各种境界所动,为什么竟被那区区“放屁”两个字,搞到无明火起,过江来和我评理呢?”这时的苏东坡,深深地感到惭愧,自叹一向对于佛法,只求理解,缺少了真修实行,所以当境界现前时,竟与常人无异,研究佛学的理论而不实践,真是“不行”!因之,当即痛下决心,今后要把所理解的佛法,在日常生活中实行起来.同时,他又深深地感激佛印禅师给他的启示,他觉得有这样的一位诤友,实是人生的大幸!从此,他对佛印禅师,更加心悦诚服了
稽首天中天读音稽首天中天读音
如下:(拼音读法)
稽(jī)首(shǒu)天(tiān)中(zhōng)天(tiān)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
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
稽首天中天 , 豪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吹不动!
谨以此偈摘给自己并朋友们共勉! 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与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成为至交 。一天,东坡认为自己对于禅已经领悟到一定程度了,于是写了一首诗,阐述自己对禅的理解 , 然后送给佛印禅师印证 。诗是这样的: 稽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  端坐紫金莲 。意思是说:我顶礼伟大的佛陀,蒙受到佛光的普照,我的心已经不在受到外界的诱惑了 , 好比佛陀坐在莲花垫子上一样 。佛印看了后,笑着在上面写了“放屁”两个字,然后就叫书童带回给东坡看 。东坡看了佛印的批文后恼怒不已,立刻动身找禅师理论 。他气呼呼地来到金山寺,远远看见佛印禅师站在江边 。佛印看见东坡后说:“我已等候你多时了!” 东坡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我写的诗,你即使看不上 , 也不能侮辱人呀!” 禅师说:“我每侮辱你呀?” 东坡理直气壮地将诗上的“放屁”两字给阐师看,说:“这不是侮辱人吗?今天我要讨个公道,你一定要给我个说法 。” 禅师哈哈大笑:“还‘八风吹不动呢’!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听完惭愧不已,再也不敢炫耀自己了 。
苏东坡有诗云“八风吹不动”,这首诗的全部内容是什么?这首诗全诗内容为,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
意思是向天中天叩拜,一毫微光可光照大千世界 , 八风无法将我吹动,端坐在紫金莲之上 。这首诗中的八风指的是尘世间煽惑人心的八件事 ,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佛家教导说 , 应当修养到遇八风中的任何一风时情绪都不为所动,这就是八风不动 。
稽首天中天_苏东坡有诗云“八风吹不动”,这首诗的全部内容是什么?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稽首天中天_苏东坡有诗云“八风吹不动”,这首诗的全部内容是什么?】这首诗出自苏东坡与佛印的小故事 。有一次 , 苏东坡在衙门打坐,写了一首偈,描写他自己修行的境界 , 贪嗔痴都不起了 , 八风吹不动了 。他送给佛印看,为佛印会赞叹他修行境界好 。哪知道佛印在上面写了四个字 , “放屁、放屁 。”苏轼很生气,马上坐船过江去找佛印评理 。刚到就见到佛印站在山门口 , 对他哈哈大笑说 , 苏大学士,你的修行真是好 , 一说放屁你就走过江来了,怒气冲冲地过来找我评理 , 你这还叫八风吹不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