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有些能力,只有读书能给你( 二 )


正是有了低谷,才有了我们精神的强韧,“凡是杀不死我的,都会使我强大”。
一日三餐&有些能力,只有读书能给你
文章插图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怀着孤独感和缺失感,而这正是我们读书的契机。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如同给精神打了一支安定剂。
它不仅能让我们从作者身上得到能量,它还像吸水纸一样,能吸走我们精神上的负面能量,使我们内心淤积的压力得以减轻,从而保持心情舒畅。
同样是读书,所读的书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深阅读》中将读书的意义分为三种:
一是以获得信息为目的的读书,比如我们有时迫于工作或考试的需要,就不得不读书。二是为了愉快且有意义地度过独处的时间,因而促使大脑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读书。三是为了锻炼自己、丰富精神而读书。
这三种读书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必不可少的,除了直接锻炼精神的伟大书籍,哪怕只是读有趣的书,也能有效地让心灵恢复平静。
换句话说,只要能用读书填满独处的时间,就能减轻内心的孤独感。
一日三餐&有些能力,只有读书能给你
文章插图

歌手李健曾在节目里被拍到自己使用的手机,还是十来年前的非智能手机,不能上网,没有微信,他希望生活能保持安静,在家可以听听歌、读读书。
李健说:“很多信息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的是知识,需要的是智慧。”
用现实经验来增长智慧,需要经过一定的岁月沉淀,在阅读中获得智慧,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
被问到如何保持多年阅读的习惯时,他说:“对我来讲,读书就像精神层面的一日三餐一样,人要吃饭,你的心灵也要不断地给予能量、给予滋润。
阅读习惯是不需要保持的,你既然喜欢这件事,可能就不太需要放弃什么。”
一日三餐&有些能力,只有读书能给你
文章插图

叔本华说:“光是不停读书,过后却不深入思考的话,绝大部分知识都会流失,不会在精神中扎根。”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才是读书的意义。
《深阅读》中提供了几个提升阅读品质的方法:
一是“自问自思”。
有了问题,人们才会找出答案。养成边提问边阅读的习惯,就能提高兴趣和关注的持久力,从而更容易吸收书中的内容。
作者在读书时如果遇到问题型的句子,会用括号把它括起来。这样一来,他就能弄清楚这本书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二是“读书不只是用眼睛看字”。
孩子更容易接受朗读和绘本,作者也喜欢在睡前听一听有声读物,专业人士饱含情感地朗读,更容易在脑中形成画面。
作者提到,村上春树《雪国》的开篇名句是“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专业的朗读者会让古老的名作也能重焕青春。
三是养成整理书架的习惯。
书架如同自己的记忆装置,目光掠过书脊,就能回忆起书中内容、相关话题或是阅读时的自己。
四是把书的内容讲给别人听。
“能否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是衡量你吸收了这本书多少内容的标准之一。我们不一定要把书讲给别人听,但是可以假定述说的对象。
比如,“我要把这段话讲给某某听”、“某某肯定会对这段话深感共鸣”、“这部分应该建议某某读一读”……
想象具体场景,就会让读书的兴致高涨。
一日三餐&有些能力,只有读书能给你
文章插图

木心说:找好书看,就是找一个制高点。
有了这个制高点,生活看起来就很清楚。一览众山小,不断不断地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