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上海青年美展开幕:“新·青年”,新在何处

10月30日,“新·青年——第十六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开幕 。
入选作品“新”在何处?如何展现“新·青年”的新思考、新探索和新表达?装置、媒体、影像、动漫等形式如何与传统架上绘画对话?新一代的年轻人如何以艺术表达自己?
上海青年|上海青年美展开幕:“新·青年”,新在何处
文章图片
展览现场
回顾上海青年美展的历史,自1980年以来已经办了十五届,伴随着改革开放、“八五新潮”,不同年份的展览也呈现出不同时代青年的艺术理想和实践 。当下艺术界颇有影响的张恩利、杨福东等都曾在青年美展崭露头角 。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青年美展以“新·青年”为主题,引入全新的青年艺术家选拔机制,通过自我申报、专家提名、机构推荐等方式广泛选拔青年艺术人才,展现新锐的艺术样式 。尤其在呈现架上绘画和雕塑等传统艺术的同时,今年特别关注了装置、媒体、影像和动漫等具有时代特点的艺术表达 。
上海青年|上海青年美展开幕:“新·青年”,新在何处
文章图片
展览现场
据悉,此次青年美展共征集到近1800位创作者的4800余件作品,经过专家评审会二轮的评选,80余位青年艺术家约160件/组作品入选 。
青年创作者以多元的创作实践观照时代和生活,传达思考和感悟,关注自我与社会、与环境、与传统以及与现实的关系,突破形式语言和自我意识的界限,去探索更为深层次的精神诉求 。策展团队以“心印之境”、“木道之语”、“精微之间”“视觉之外”四个版块呈现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新貌,以及他们如何在开放包容、文化多元对话时代进行自己的艺术实践 。
上海青年|上海青年美展开幕:“新·青年”,新在何处
文章图片
展览现场,右下小雕塑为陈加斌的作品《梵高》等
植根传统的“新表达”与视觉之外的“新形式”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百年前的“新青年”以洋画运动将西洋油画、现代主义思潮带入中国,而如今的青年,在向西方看之外,也向中国古典艺术语言和其背后哲学思想的回望,中国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青年艺术家们也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着对话的方式 。
上海青年|上海青年美展开幕:“新·青年”,新在何处
文章图片
黄世华,《潺潺》,纸本国画,160×130cm,2019年
展览中有不少作品,试图从传统的艺术理念出发,把自己对世界的感知、对古今艺术的探究和个人生活经验的表达灌注于作品之中 。但再看“传统”并非简单的怀古和复刻,而是探究、延续和发展中国艺术背后的精神 。他们以绘画、书写、雕塑、新媒体等多种形式,表达中国艺术中写意的气质,反映出当代青年的思考和实践 。同时,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也关注自己与周遭的关系,其表象是对身边琐碎物体的再造,实则是以理性化的方式来探索世界和自己,并以艺术作品的方式表达自己所面对的困境,重建对未来的想象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与自然、人与故土家园、人与物质、人与信息发生着怎样的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将把人类社会带往何方,时代进步和社会变革是否会带来相应的代价?这些源自生活的思考,也被转化为作品表达 。
上海青年|上海青年美展开幕:“新·青年”,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