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陈寅恪与鲁迅同窗2年,为何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的他才说出真相

“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犹记去年人。”陈寅恪的《残春》是在1938年五月份写下的,彼时他的父亲刚刚过世不久,面对日军侵华的残酷,他写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故人、故地的哀伤和国家危亡时的忧愁。“解识蛮山留我意,赤榴如火绿榕新”,他的内心仍旧保有希望,这希望如同石榴花般红火,如榕树的新叶一样崭新。陈寅恪#陈寅恪与鲁迅同窗2年,为何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的他才说出真相
文章插图
陈寅恪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语言学家、历史学家,与潘光旦、叶企孙和梅贻琦并列清华四大哲人。他在动荡不安的战乱中,始终坚持自己对于文学、历史的初心,对我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做出了不菲的贡献。他对于隋唐、南北朝时期研究最大的帮助,是将人们固有的研究内容转变成“文化、种族”变迁。很多近现代的文豪对陈寅恪赞不绝口,他的同学傅斯年对他有着极高的评价“三百年来仅此一人”。在他的一生中,有不少好友、学生,其中有一位很特殊,这一位就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巨匠鲁迅。鲁迅是一位善恶分明、有“个性”的文人,他曾用笔杆书写对局势的哀怒和对其他文人的“口诛笔伐”,然而里面并没有陈寅恪。鲁迅在日记中多次提到这位小他九岁的弟弟,而陈寅恪倒是几乎很少提这位站在批判文学风口处的朋友。他们二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缘分和友谊?陈寅恪#陈寅恪与鲁迅同窗2年,为何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的他才说出真相
文章插图
1890年,陈寅恪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赶上了清朝的尾巴,而父亲又是清朝著名的“维新三公子”之一的陈三立。当时参与“维新变法”的人大都是爱国、敢于突破封建重围的杰出代表。因此受他父亲的影响,他的思想中既带有古代文人的浪漫和风骨,又带着不同于传统文人的新思想,这也为他日后研究历史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晚清时,很多大家族的子弟都流行去外国留学,尤其是主张变法的家族。因此,在1902年的时候,陈三立就让只有12岁的陈寅恪与其兄陈衡恪奔赴千里之遥的日本学习,他在那里认识了一生的朋友鲁迅。陈衡恪早年就与鲁迅有同窗之谊,他把自己的弟弟介绍给鲁迅后,鲁迅也就自然而然地认识了陈寅恪。陈寅恪兄弟当时和鲁迅不仅同窗,而且是同住一室的室友,同为一个屋檐下,其感情自然不必说。陈寅恪#陈寅恪与鲁迅同窗2年,为何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的他才说出真相
文章插图
他们三人虽然私底下关系都很要好,不过看上去还是陈衡恪与鲁迅更熟一些,毕竟他二人差不多大,而陈寅恪当时小他们很多岁,而且性格也内向话少——这也是现在基本所有人都知道陈衡恪与鲁迅的情谊,但鲜少有人知道陈寅恪的原因之一。鲁迅经常感叹陈氏两兄弟做学问尤为刻苦,这并不是虚言,毫不夸张地说,陈家子女各个都继承了祖辈潜心读书的优良传统,从小沐浴着家中长辈们的书香、墨香,陈寅恪在来日本之前就已经通晓日文,而那时他还只是个12岁的孩子,可见他在语言学上的天分及痴迷程度。陈寅恪#陈寅恪与鲁迅同窗2年,为何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的他才说出真相
文章插图
可惜由于腿疾,陈寅恪只学了两年就回国了,这之后的数年他们二人也没有机会再见面。陈寅恪的腿疾治好后,他就又满世界飞去学习深造,直到1914年的时候,一战爆发,他终于停下了脚步,决定回到思念已久的祖国。而这次回国,他又遇到了鲁迅。1914年,24岁的陈寅恪由于此前经历大都在国外,在国内几乎无人知晓;而33岁的鲁迅已经小有名声,且正处于痛苦的思想转变中。陈寅恪这位已经长成青年的朋友归来,似乎给鲁迅带来一点慰藉。鲁迅经常与陈氏兄弟来往,还赠送了自己与弟弟亲手翻译的外国文学小说。在鲁迅的日记里,也偶有提起此事。然而,令人感到疑惑的是,陈寅恪从来没有提过与鲁迅的交情,也没有在自己的书稿、日记中记录过与鲁迅相处的日子,难道陈寅恪并不喜欢这位老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