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中华五千年,王阳明凭何成为“两个半圣人”之一?
中国近代有一种说法 , 说是“中国有两个半圣人” , 而普遍认为 , 这个“两个半圣人”一是孔子 , 半个是曾国藩 , 还有一个就是比曾国藩还早的王阳明 。
本文图片
近代有人对曾国藩的评价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 为官、为将、为相一完人” 。 这半个圣人的评价就这么高 , 那么“一个圣人”的王阳明又是什么样的呢?
幼年励志成圣
王阳明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 , 他的父亲是状元公 , 祖父的学识也很渊博 , 所以王守仁的家庭教育条件很好 。
王阳明在私塾读书的时候 , 老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天下第一等的事情是什么?”大家都答了五花八门的答案 , 没有让老师满意 , 而王阳明回答这个问题是冲口而出 , 作圣人是天下第一等的事情 。
本文图片
这个境界令老师和后世的人们都惊掉下巴 , 但是这就是少年壮志呀!谁敢说人家做不到?这就是志向异于常人 。
探求“格物致知”之道
追求圣贤之道 , 王阳明是十分认真的 。 当时儒学界盛行的还是朱熹的“理学” , 讲究格物致知 , 即通过观察事物 , 得出理论 。
本文图片
为了在竹子身上格出世间大道 , 他茶饭不思地对着竹子格了整整七天 , 最后不省人事 , 口吐鲜血才作罢 。
这次格竹子 , 阳明先生格得惊天动地 , 心力交瘁 , 但一无所获 。 从此之后 , 王阳明对朱熹的“格物穷理”生出疑惑:格物并不能得到“道” 。
本文图片
龙场悟道
1506年 , 王阳明三十五岁 , 因抱打不平为南京言官戴铣上疏 , 被刘瑾下诏狱 , 受廷杖四十 , 被贬至贵州龙场任驿站驿丞 , 也就是驿站站长 。
次年 , 在赶赴龙场的路上 , 先是被刘瑾派出的锦衣卫一路追杀 。 然后到鼓山 , 在一座破败小庙里又差点被老虎吃掉 。
1508年 , 在历经坎坷后 , 王阳明终于到达烟瘴之地——贵州龙场 。
本文图片
在龙场 , 王阳明克服种种困难 , 先建造房屋 , 解决吃住问题 , 然后尝试与当地人交流 , 逐渐获得当地人的尊敬 。
在龙场险恶环境下 , 王阳明不断思索圣人之道 。 而他思索的核心 , 就是在鼓山一个道士曾给他算的卦 。
那个道士的断辞是:光明消退 , 黑暗降临 , 面对灾难 , 宜坚贞守持 。
终于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晚上 , 他躺在自己给自己造的棺材里 , 悟出了心学精髓:心即理 , 知行合一 , 致良知 。
自此 , 王阳明心学横空出世 , 而龙场流放的悲惨经历则是阳明心学的催生剂 。
本文图片
“知行合一” , 平定叛乱
知中有行 , 行中有知 。 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回事 , 不能分为“两截” 。 “知行原是两个字 , 说一个工夫” 。 从道德教育上看 , 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 , 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 , 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
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 , 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 , 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 。 二者互为表里 , 不可分离 。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 , 不行不能算真知 。
- 复生@连载|《丰子恺自述》07:王囡囡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古诗词#关于王昭君的古诗词集锦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心学@心学大师王阳明龙场悟道,是如何在人生低谷,孕育出思想高潮的?
- 跑道@一人分饰“元堇”和“王熙凤”的背后,新一代上海京剧偶像驰骋青春赛道
- 美术组@师者风采 | 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美术组 王钰老师
- 祭祀坑#河南殷墟王陵区新发现460多座祭祀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