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性#书法狠抓技法,提高作品丰富性技巧,助你轻松入展

学书法你走过弯路吗?就拿学行书来说,有多少书友一上来就是二王,结果,学得云里雾里,导致南辕北辙。多年后回首反思,只留下一声叹息,走了多年弯路!所以,借此机会,帮助大家理理“二王”的学书路线,你的学书方法,哪些是在徒劳无益!
让你明白,学书法什么最重要,“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不精,虽善犹恶;字形不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讲出这段话的,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换句话说:如果你想学好书法,笔法一定要厉害,才谈得上书法的厉害。


丰富性#书法狠抓技法,提高作品丰富性技巧,助你轻松入展
文章插图

赵孟的理解也引起了不少书法学者褒贬不一的评论,而有位书法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往往好的书法基本都用“笔法飞动”、龙飞凤舞来形容,若要是没了笔法,作品就会缺少书法艺术性,由此可见,每一幅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的肯定还是笔法。古代书法大宗师在书写中,往往于笔法的细微处显出真功夫。而这也是专业书家与业余玩家的区别之处。笔法多重要?举例告诉你,以王羲之的“太”字为例:


丰富性#书法狠抓技法,提高作品丰富性技巧,助你轻松入展
文章插图

去掉入笔的起笔及其捻管调峰、去掉收笔动作、去掉提按动作(线条粗细一样),就成了这样:


丰富性#书法狠抓技法,提高作品丰富性技巧,助你轻松入展
文章插图

可见,正是运笔过程中,对起笔、行笔、收笔的各种控制,形成的线条形态,即笔法是判定字写得好差的最重要依据。在楷书阶段学习,就狠抓了笔法:重点分析起行收三段的差异,认识笔法核心内容,再经过打磨、消化,牢固地掌握了点线结构及各种技法元素的造型细节,为进入行、草书做足了“物质储备”!随着一步步地学习,开始专注于帖学系统的研习,涵盖楷书、行书、 草书、篆隶等。
帖学行书的学习,自然是少不了以“二王”为宗。一家一帖的学固然入门较快,但容易陷入一叶障目的状态。二王的作品,笔法、字法、墨法、行气、章法构成的丰富性极强。从中提取优质元素,融合到创作中,必定能打破创作中的屏障。
二王好学吗?答案是否定的,道理都明白,做起来都是“知易行难”,看法帖的时候都是完整的笔画,完整的点画形态,由上一个笔画留下来的动作,到下一个笔画如何起、如何转、如何顶…等等,我们无法看到古人如何用笔,只能从墨迹里面反向推理,通过字帖去分析分解出来 。


丰富性#书法狠抓技法,提高作品丰富性技巧,助你轻松入展
文章插图

你在写每一个笔画的时候,要是能把笔画的节奏“起笔、行笔、收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书法的笔法才会有血有肉,充满张力。那为什么有的人学不好呢?没学好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分析中出错,不完整,不准确;
二是分析是对的,书写的时候出现问题。
书写时每个笔画都有“起,行,收”这三个动作完成,具有一定的规范的同时,可能同一个笔法、同一个字总是在变幻莫测。在二王体系中,经常会出现同字不同形却不同趣;而不同风格特征的单字都有着不同的结体特征、不同的节奏、气势、用墨技巧。正因如此,临摹更要从无我到有我,从形到神,在临帖中获得创作所需要的元素,不是一味地抄帖。


丰富性#书法狠抓技法,提高作品丰富性技巧,助你轻松入展
文章插图

谈到如何提炼“二王”的丰富性以及提高丰富性的方法,如何提练讲的是另一种思考,有了深入挖掘的本事之外,还应该有一个更重要的本领,就是“向外拓展的能力”,“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使这种思维能力向更远处伸展出去。从拿起毛笔开始,就应该培养这种能力了,“向外拓展”应该是艺术家的最终方向(前者是本钱,后者是本事)。“外拓\"的能力是要依靠想象力的,智慧与胆量起到了背景作用,也是建立在你独特的审美架构之上的“能量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