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在青少年中培育曲艺新苗!上海以赛事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二 )


本届曲艺大赛还集聚了一批久经沙场的“元老”。大赛青年组选手侯睿从第三届青少年曲艺大赛起就踊跃报名,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参加比赛了。舞台上的一次次历练和对于曲艺的热爱与执着,促使她不断进步,她台风稳健、节奏得当、演绎出彩,屡次获得评委们的好评。今年,侯睿不仅获得了大赛“曲艺之星”称号,她的作品快板《我是中国人》也摘得了“小牡丹奖”。侯睿表示,这个平台滋养着她,锻炼着她,今后她还将一如既往地参加青少年曲艺大赛,和大赛同呼吸、共成长。
大赛&在青少年中培育曲艺新苗!上海以赛事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文章插图

值得一提的是,获奖名单上的不少孩子的指导老师都是曲艺名家,体现了传统曲艺的传帮带。其中,上海说唱传承人、72岁的徐世利老师带领的“红领巾说唱团”有9个节目获奖。“红领巾说唱团”在市团工委的支持下,成立五年半,培养了160余人,第一批孩子是徐老师在进校园开兴趣班之后招的,后来慕名而来的就越来越多了。获得小牡丹奖的《我们是小小红领巾》的演唱者张敏欣是徐老师的第一批学生,她二年级就开始跟着徐老师学上海说唱,是说唱团中学的时间最长的一个,这个作品也是他邀请上海评弹表演艺术家刘敏和他一起为小演员们度身创作的。如今说唱团里的成员年龄越来越小,最小的还在幼儿园上中班。虽然年龄差距增加了徐老师的教学难度,但孩子们的学唱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让他感动,有时候他会让大孩子与小孩子结对进行帮教,很多家长也全程跟学,有的自己学会了再回去教孩子,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家长。
“我们说唱团几乎每个家长都会唱。”他还另外成立了一个“妈妈说唱团”,9月展演的时候,妈妈们还走上舞台和孩子们同台表演。上海说唱是上海的本土文化,“如果我们不把它传承下去,上海的根就丢了。”这份责任感就是徐老师退休之后还不辞辛劳培养孩子们学上海说唱的原因所在。让他深感遗憾的是,不少孩子到了初二初三因为学业的缘故就会退出说唱团,但他们还是喜爱着这门艺术、这个团队,有的人上了高中还会偶尔回来,参与到他们的表演中来。徐世利老师正“谋划”着成立“青春说唱团”,想要在他们走进大学后,乃至工作之后把这些学过的孩子再召集起来继续“说唱”。无论他们走专业的道路也好,作为一门爱好也好,“上海说唱这条路不能丢”,可以让他们走一辈子。
大赛&在青少年中培育曲艺新苗!上海以赛事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文章插图

评弹表演艺术家周红在繁忙的演出任务之余,平时还和另外两位同事一起在四个学校教孩子学评弹,“高中、初中、小学,齐了”。这次大赛,三个学校都有获奖。评弹发源于苏州,兴盛却在上海,得到了向艺术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发展的土壤,曾一度成为上海最受市民欢迎的曲艺品种。“如今书场关掉很多,演出的票房也不是很好。”周红介绍,“为什么我愿意忙一点去教孩子?”她希望不仅培养小演员,更要培养观众。在学校,前三个月,周老师是“凶的”,过了三个月,周老师是“好的”,这是孩子们对周老师的评价,周老师的严格出了名。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也让周红深受感动,每次社团招新的时候,老师会悄悄来找她给她“开后门”:“周老师周老师,这届学生还不错,你快来选掉!”家长们还会跟她说:“周老师,孩子你尽管骂!”让她哭笑不得。周老师要求进了评弹社团的孩子,成绩只能往“上涨”,不能下掉。因为评弹里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不管传统弹词还是新作,都需要了解很多文学、历史相关知识。她教评弹是唱词和琵琶一起教,每个孩子都需要自弹自唱,不仅文化艺术素养上去了,形体也更美了。曾经有一位孩子的妈妈怕影响孩子学习,不同意她参加评弹班,但孩子喜欢,爸爸每周末偷偷地以其它名义把孩子送来学,后来表演的时候妈妈看到了自己孩子在台上的丰姿,被深深打动,于是再也不反对孩子学评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