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松|对话潮汕乡土建筑知名学者:我在历史的缝隙,窥见潮汕古建筑的瑰丽

蔡海松|对话潮汕乡土建筑知名学者:我在历史的缝隙,窥见潮汕古建筑的瑰丽
本文图片

蔡海松 。
背着一台照相机 , 骑着小电动车 , 麻利地在潮汕古村落中穿梭……32年来 , 潮汕乡土建筑知名学者蔡海松风雨无阻地奔跑在抢救记录潮汕乡土建筑的路上 。
《潮汕乡土建筑装饰》在日前正式出版发行 。 该书分门别类 , 细致完整记录潮汕民居装饰细节 , 可谓凝聚了蔡海松多年的心血 。
11月3日 , 南方日报、南方+采访人员对话蔡海松 , 了解这段与消逝的古建筑进行时间赛跑的故事 。 对于他来说 , 花上大半辈子 , 坚持用照片记录逐渐消失的古建筑群落 , 只因简单 “乡愁”二字在心间 。
蔡海松|对话潮汕乡土建筑知名学者:我在历史的缝隙,窥见潮汕古建筑的瑰丽
本文图片

32年来 , 潮汕乡土建筑知名学者蔡海松风雨无阻地奔跑在抢救记录潮汕乡土建筑的路上 。
希望潮汕传统建筑不被世人遗忘
南方日报、南方+:你为什么会选择用相机来记录潮汕民居建筑?
蔡海松:小时候 , 我住的地方紧挨着有“中国感光工业摇篮”之称的公元感光材料厂 , 从小就接触摄影 。 长大后 , 我被分配建筑业工作并被派驻外在南昌待了5年 。
1989年 , 我重新踏上故土的时候 , 惊觉不少昔日熟悉的老建筑 , 在轰隆隆的铲土声中消逝 , 要么就早已变得面目全非 。 心痛之余 , 我开始用镜头记录建筑 。 除了文字 , 图片或许是更为直观、更为忠实的方式 。
蔡海松|对话潮汕乡土建筑知名学者:我在历史的缝隙,窥见潮汕古建筑的瑰丽
本文图片

潮安彩塘从熙公祠门楼石雕装饰 。 (蔡海松 摄)
2006年 , 我获悉位于潮安彩塘镇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熙公祠 , 有两块双面镂空石雕被盗 , 遂向报社报料 , 引起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 后经省、市两级公安部门的全力追查 , 被盗文物最终完璧归赵 。
蔡海松|对话潮汕乡土建筑知名学者:我在历史的缝隙,窥见潮汕古建筑的瑰丽
本文图片

普宁泥沟亲仁里祠堂神龛门金漆木雕 。 (蔡海松 摄)
像潮阳谷饶镇的“梅祖家祠”、普宁泥沟村的“亲仁里”等 , 都是我挖掘拍摄后 , 目前欣慰看到它们都受到各界的保护和重视 。
蔡海松|对话潮汕乡土建筑知名学者:我在历史的缝隙,窥见潮汕古建筑的瑰丽
本文图片

汕头沟南世祜许公祠大厅屋面厝脊嵌瓷 。 (蔡海松 摄)
通过一个镜头的记录 , 可以见证传统建筑的盛衰荣辱 , 我希望拍出传统建筑的灵魂 , 将来在建筑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迹 。 希望潮汕传统建筑不被世人遗忘 , 唤醒人们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 。
对乡土建筑的拍摄脚步从不停歇
南方日报、南方+:你觉得30多年坚持拍摄潮汕传统乡土建筑 , 有遇到什么困难吗?又是如何克服的?
蔡海松:“四点金”“下山虎”“百鸟朝凤”“驷马拖车” , 潮汕传统建筑有大学问 。 我也是慢慢摸索 , 积累 。 每次听到有古建筑的线索 , 我就很兴奋 , 并提前做足准备 , 通过访问当地名贤、资深老人 , 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形态、历史背景 , 当地传统习俗和文化渊源等 , 再仔细观察建筑形态 , 综合气候、光线等因素 , 捕捉最佳拍摄时间和拍摄角度 。
蔡海松|对话潮汕乡土建筑知名学者:我在历史的缝隙,窥见潮汕古建筑的瑰丽
本文图片

在澄海樟林西塘向主人了解建筑状况 。
针对建筑拍摄 , 我不只满足一个角度 , 我还会通过建筑的远景、近景、组照、特写 , 并通过不同时期回访记录 , 充分展示建筑的特色 。 像此次《潮汕乡土建筑装饰》 , 便是我多年积累 , 力求将建筑的细节一一展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