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静|80后的项静:在傅村和上海之间,我是一个“中间人”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采访人员 张瑾华
项静|80后的项静:在傅村和上海之间,我是一个“中间人”
本文图片

项静近影 。
80后学者、上海作家项静坐在你对面 , 如果不说方言 , 你很难猜出她是哪里人 。 她身上更显著的特征 , 是一个斯文秀气的文化人 。
她 , 不卑不亢 , 不远不近 , 细声细气的 , 保持着一种独立和清醒的姿态 。
忽然因为一本书 , 你打开了项静的另一个世界 。 原来你根本不知道还有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 而另一个世界 , 真真切切地曾经属于项静 , 或许现在 , 依然是属于项静的 。
那是她的故土 。 她的故土 , 并不在大上海 , 她以“傅村”命名她的山东泰安的故乡 。
现在通过微信这些现代通讯手段 , 项静的世界从已经生活了20年左右的大都市 , 延伸到了父母所在的那个故乡 , 延伸到“傅村”的乡亲、亲戚们 , 延伸到那块土地的人和事 , 过去和现在 。
如果说生于70年代的梁鸿写梁庄 , 是浓的 , 那么生于80年代的项静说“傅村” , 有点淡 。
她甚至没有想好 , 是不是要一头扑进去 。
“我们都慢慢脱离了自己的故地 , 成了远离故地的人 , 与过去渐渐音信不通 , 再也没有手写的字迹让我们如同晤面 。 时间无情地翻过新的篇章 , 大时代高歌猛进 , 让你看不清幸福和未来到底是什么模样 。 ”
《项静》的《清歌》 , 写得有几分冷静疏离 。 或许因为几分冷静 , 所以 , 又有三分“清”意 。
人人都有故土故乡 。 如果一个人始终生活在城市 , 那么城市就是他的故土 。 如果一个人先是在乡村生活后来又在城市生活 , 那么原来的乡村是他的故土 。
对于故土 , 有人思 , 有人念 。 有人逃离 , 有人嫌弃 。 有人隔膜 , 有人疏离 。 有人离开 , 有人归来 。
如何面对故土 , 是一种态度 。
故土 , 静止于项静的这一本书里 , 那个叫傅村的山东泰安的村庄 , 在书写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都插了一脚 。
毛尖评价《清歌》如是说:这是一本小说形式的民族志 。 《清歌》不光是傅村的断代史 , 其中的人和事也是全中国的似水流年 。
项静自己的说法是 , 《清歌》中的故事 , 在她离开山东一年左右就开始写了 , 当时觉得写得不成熟 , 就留在那里 , 最近几年成为她重新写作的一个蓝本和来源 。
“记得沈从文讲过自己有心里装着一百个故事的那种感觉 , 我有一段时间也觉得这样 , 非常想写出来 , 离开故地肯定是写作的契机 , 拉开距离 , 才有一种观察和回忆的形式感 , 故乡或者村庄给我的写作创造了一种非常好的形式 , 有具体的空间和时间 , 一个比较容易把握的熟人社会 。 现在的契机可能是去大学教书 , 经常跟学生们谈写作 , 不免就想试试重新写一下 , 并且把最近的一些想法带进去 。 ”这也是项静的创作谈 。
项静说 , 清歌 , 她只是轻轻哼唱一下 。
以下 , 是钱江晚报采访人员和项静的对话——
项静|80后的项静:在傅村和上海之间,我是一个“中间人”
本文图片

项静说 , 我只是轻轻哼唱一下 。
【那些痕迹越来越淡但真实存在】
钱江晚报:在读到《清歌》之前 , 我所认知的项静是一位新锐的批评家 , 青年学者 , 有着几乎属于身在大上海的女知识分子的气质和样貌 , 我甚至可以偶尔联想到巴黎或伦敦某个大学里的女学生 , 那些坐在美好的书店里的女性 , 却难以想到 , 项静是山东人 , 她从前一半的生活发生地在一个叫“傅村”的地方 , 读完书 , 说实话我依然很难将两者紧密地关联起来 , 只是反应过来:噢 , 原来是这样 。 当我们离开故土 , 来到大都市 , 身上的故土的痕迹越来越淡 , 甚至难以寻觅 , 这是否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种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