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虚拟偶像“扎堆”娱乐圈:技术与IP运营驱动产业多元化( 三 )


文章图片

此外 , 当前虚拟偶像商业模式也更加多元 , 除了直播 , 还推出音乐厂牌、成为时尚模特、服务品牌营销等 , 探索拓宽变现路径 。
虚拟偶像“突围”: 技术与IP双重驱动 不断涌现的虚拟偶像使得产业声量放大的同时 , 也让行业内部开始“内卷”:对人设塑造、内容质量、“营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水涨船高 , 且要求虚拟偶像更加前置市场定位与商业模式 , 以融入娱乐产业的赛道逻辑 。
事实上 , 近两年进入娱乐产业的虚拟偶像数量众多 , 但依然存在不少挑战 。 如一些虚拟偶像 , 仍因质量不达标、内容产能跟不上 , 运营能力较弱 , 导致无法引起大众市场关注 , 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 , 最终无法坚持长线运营 。
要突破虚拟偶像在内容、运营和商业模式的维度的瓶颈 , 技术与IP开发手段缺一不可 。
一方面 , 技术是虚拟偶像的底层驱动力 。 技术发展是提升虚拟偶像内容生产效率 , 确保产品和品质 , 并满足粉丝对虚拟偶像更多要求的基础 。
洛天依能登录央视春晚 , 离不开其长期积累的线下实时演出设备和技术能力 , 外来人员WL.S能以外形吸引粉丝 , 展开实时直播、虚拟演唱会等活动 , 同样需要技术托底 。
事实上 , 要让粉丝向对真人一样对虚拟偶像有情感投射 , 对于写实风格的虚拟偶像而言 , 就需要在表情、动作、情绪上尽可能模仿真人 。
据了解 , 外来人员WL.S每个角色面部有超过700张表情BlendShape , 发型结构和发丝真实度对标专业发型设计师设计的真人发型 。
这些细节呈现背后 , 则有一支由模型、绑定、动捕动画、技术美术、技术开发等组成的技术团队 , 花费两年时间进行技术迭代以确保外来人员WL.S成员的高写实动作和表情捕捉 , 呈现高精度、高拟真的外形 。
如其自研业内顶级游戏角色制作技术 , 在面部捕捉的实时预览以及虚拟人的直播业务中均有使用 。 还推出Maya和UE通用的修型解决方案 , 以实现更逼真、更细节的身体动画 。
偶像|虚拟偶像“扎堆”娱乐圈:技术与IP运营驱动产业多元化
文章图片

另一方面 , 作为面向大众娱乐市场的虚拟偶像 , 在实际运营中则有赖于各种IP开发手段 。 构建IP产业生态闭环 , 进而沉淀用户 , 在产业链各环节收获长尾价值 , 是虚拟偶像的重要竞争力 。
当前越来越多虚拟偶像已不满足于单一的内容表达形式 , 通过音乐、MV、短视频及动漫等多维度展现自己 , 而这对打通IP内容产业链各环节 ,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
如外来人员WL.S与《创造营》系列、《A咖时尚》等多个综艺 , 与和平精英、英雄联盟、食物语等多款游戏达成合作 , 借势解决冷启动的流量难题;根据快手、B站等不同平台调性 , 分别投放日常短视频和舞蹈、MV等内容 , 还建立多个粉丝群 , 运营粉丝社群生态 。 这些探索 , 为后续粉丝经济和长线运营打下基础 。
偶像|虚拟偶像“扎堆”娱乐圈:技术与IP运营驱动产业多元化
文章图片

虚拟偶像的未来空间 登录天猫购物能看到阿里首位数字人员工Ayayi , 洛天依进入李佳琦直播间 , 虚拟主持人申雅亮相进博会……虚拟偶像已经逐渐渗透到大众生活的许多方面 。
这些变化 , 也反映出虚拟偶像的市场需求正在释放 。
虚拟偶像相比真人偶像“不塌房” , 比起脱胎于ACGN作品的“纸片人” , 又更有接近性和互动性 。 除了满足用户娱乐、陪伴和情感需求 , 越来越高品质的虚拟偶像 , 正在进入影视、广告、线下沉浸等各种场景 , 为市场带来新的内容和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