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杜牧在深秋写的一首七律,其中两句美如画卷,水平直逼李白杜甫

唐朝的诗人各有专长 , 杜甫擅写七律 , 王昌龄以七绝闻名于世 , 王维的五律和五绝独步诗坛 , 还有晚唐的杜牧 , 同样是以七绝著称 。
代表作《清明》、《山行》、《江南春》、《赤壁》、《泊秦淮》等等 , 都是耳熟能详的千古名篇 。
当然 , 除了七绝 , 杜牧也写过不少律诗 , 例如《题扬州禅智寺》 , “谁知竹西路 , 歌吹是扬州” , 将寺庙的宁静写得出神入化 , 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
还有他在深秋写的一首七律 , “深秋帘幕千家雨 , 落日楼台一笛风” , 美如画卷 , 同样广受后世好评 。
甚至有人言“可以步武青莲” , “直造老杜门墙” 。
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最负盛名的两大诗人 , 可见这首诗的水平有多高了 。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 , 天淡云闲今古同 。
鸟去鸟来山色里 , 人歌人哭水声中 。
深秋帘幕千家雨 , 落日楼台一笛风 。
惆怅无日见范蠡 , 参差烟树五湖东 。
杜牧|杜牧在深秋写的一首七律,其中两句美如画卷,水平直逼李白杜甫
本文图片

诗题中的“宣州”位于安徽 , 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朓曾在此做过太守 , 人称“谢宣城” 。
后世很多人因慕谢朓之名来到宣城 , 例如诗仙李白 , 就曾七次踏足宣城 , 并写下了很多缅怀谢朓的诗歌 , “谁念北楼上 , 临风怀谢公” 。
当然 , 宣城之所以对李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 除了谢朓 , 还有那秀丽的山水风景 。
城东面有一条名为“宛溪”的河流穿城而过 , 谢朓的名句“余霞散成绮 , 澄江静如练”写的便是宛溪 。
东北方向 , 还有一座名山 , 就是李白笔下的敬亭山 , “相看两不厌 , 只有敬亭山” 。
城中坐落着始建于东晋的永安寺 , 玄宗年间更名为“开元寺” 。
公元738年 , 杜牧出任宣州团练判官 , 任职期间多次到开元寺游玩 , 登楼赋诗 , 这首七律便是其中的代表 。
杜牧|杜牧在深秋写的一首七律,其中两句美如画卷,水平直逼李白杜甫
本文图片

诗歌首联总写诗人登临所见所感 。
六朝繁华早已成为过去 , 诗人登上高楼 , 目之所及 , 荒草丛生 , 只有那天高云淡的秋日景象 , 古今不变 。
金陵(南京)是六朝古都 , 而宣城位于苏皖交界处 , 与之相去不远 , 再加上开元寺也算是六朝遗迹 , 诗人以此起笔 , 沟通今古 , 盛衰之感油然而生 。
接着的颔联 , 描写的是水阁附近的山水人情 。
巍峨挺拔的敬亭山耸立在宣城北郊 , 远远望去 , 一片青翠 , 时时可见飞鸟出没 。
宛溪两岸 , 百姓临河而居 , 人们的狂歌与痛哭 , 回荡在那潺潺水声中 , 随着岁月而流逝 。
前一句的“鸟来鸟去”很好理解 , 是写飞鸟翱翔在那一片翠绿山色中 。
令人费解的是“人歌人哭” , 《礼记》有言“歌于斯 , 哭于斯 , 聚国族于斯” , 后世多用此来形容喜庆丧吊 , 这也代表着人由生到死的过程 。
青山依旧 , 绿水长流 , 人事却几经变换 , 就像杨慎《临江仙》中所写的“是非成败转头空 。 青山依旧在 , 几度夕阳红” 。
杜牧|杜牧在深秋写的一首七律,其中两句美如画卷,水平直逼李白杜甫
本文图片

接下来的颈联两句是备受后人推崇的千古名句 。
深秋时节 , 连绵的秋雨 , 仿佛给千家万户挂上了一层门帘;夕阳西下 , 落日的余晖掩映着楼台 , 微风吹过 , 传来阵阵悠扬的笛声 。
原本 , 深秋暮雨该是很凄凉晦暗的场景 , 但诗人却以“千家”营造出了一种极其广阔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