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慎独”是很多人的座右铭,为什么要慎独,原因是什么呢?( 二 )


边沁提出了“最大幸福原则”,能给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的就是道德的,这种道德观念后来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尼采曾经说:人并不一定只是为了追求幸福而生存着,只有英国人才这么认为。后来这种功利主义的伦理学也影响了美国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和詹姆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用主义或者说利己主义伦理学。
道德$“慎独”是很多人的座右铭,为什么要慎独,原因是什么呢?
文章插图

另外,在哲学家康德的伦理学里面,理性和道德也是有着重要的关系,总之,在西方道德观或者伦理学里面,理性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和我国的道德观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在儒家思想看来,人的道德感是基于人的本能情感,并非基于理性或者为了追求某种目的。孟子提出了著名“仁义礼智”的四端说,这四种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来自人的本性。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人四种道德感的基础,它们都来自于人的本性,就像人的四肢一样和人不可分离。孟子说,每个人都不忍心看到别人受苦,看到别人小孩掉入水井,都会表现出惊恐和怜悯之心,会出于本能去救小孩,而不会出于理性的计算。
简单来说,在西方道德观中,道德来自于理性,或者说理性在道德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的道德观中,更强调道德是天性本能的产物,并非出于某种理性的理由,这是东西方对于道德来源的不同观点。而这种道德观,不管在《中庸》《孟子》还是其他儒家经典里面,都得到了类似的阐述。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后面我将继续分享古籍经典《中庸》的更多思想,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