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介亭杂文!鲁迅曾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他为何会提出这个观点?

且介亭杂文!鲁迅曾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他为何会提出这个观点?
文章插图

而作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思想家、民族战士,鲁迅当然不会缺席这个爱国浪潮。鲁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文化学者。他希望用文字敲醒沉睡的人,让整个社会都一起为中华复兴努力。他强烈的爱国之心,迫切唤醒麻木国人的心情,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窥见。
尽管鲁迅先生很“毒舌”,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人们都十分推崇他的作品。但在他去世那年,他接受《救亡情报》的采访时,却说汉字应该废除,否则中华必然走上灭亡的道路。此言一出,不少人都大吃一惊。中华汉字历史悠久,文化价值深厚,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珍宝,那鲁迅为何如此“口出狂言”呢?
且介亭杂文!鲁迅曾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他为何会提出这个观点?
文章插图

其实这并不是鲁迅第一次公开表达“希望汉字‘消失’”的观点了。他在《答曹聚仁先生信》中就认为:当时的汉字和大众化是相悖的,是无法共存的。以及在《且介亭杂文》中也可以看到此观点的类似表达。鲁迅先生认为汉字就是中国广大劳苦群众身上的病原体,根源问题一天不解决,大众思想就永远没办法解脱牢笼。汉字就像深入骨髓的细菌,只要没有将其清除干净,就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
且介亭杂文!鲁迅曾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他为何会提出这个观点?
文章插图

或许你会觉得很矛盾:鲁迅先生不是靠文字吃饭的人吗?为什么他会如此痛恨文字?这不是在砸自己饭碗吗?其实最早提出“废除汉字”的人不是鲁迅先生。而是在19世纪末,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遭受着西方殖民的猛烈侵打。面对强硬的西方国家和落后的中国,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思考自己国家和西方的区别,希望从中得到强大国家的启示。
【 且介亭杂文!鲁迅曾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他为何会提出这个观点?】在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人主张全盘西化,觉得应该完全摒弃中华文化,重新开始,才能改变中国文化落后的情况。而作为中华文化之根本的汉字首当其冲。就这样,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汉字存留问题一直被人们反复争吵讨论。
且介亭杂文!鲁迅曾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他为何会提出这个观点?
文章插图

其实关于文字的存留问题,很多学者也对此发表过自己的意见。1917年,刚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来的胡适就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在文章里明确地表示了希望废除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提倡使用简单易懂的白话文作为日常使用语言的观点。这篇文章一经刊登,就引起里轩然大波。紧接着就出现了“彻底摒弃文字,找新符号代替汉字”的言论就出现了。此后,还有很多关于汉字的完善修改方案不断被推出。例如:1920年,赵元任提出了“国语罗马字”的方案。1930年,翟秋白提出使用拉丁化的新文字。
且介亭杂文!鲁迅曾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他为何会提出这个观点?
文章插图

其实鲁迅那样子说是有他自己的顾量的,也是他在纵观大局后,想出来的折中方法。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中国内部状况其实是四分五裂的,各派军阀林立,科举制也被废除了,文化教育的局面比较混乱。在那样动荡的社会背景之下,很多人没办法上学,文盲率高达95%。在这种情况下,复杂难懂的繁体字更是阻挡了人们想要自学的脚步。汉字是自学的第一道门槛,所以简化汉字是提升国人文化水平的最基本操作。直到《简化字总表》得到广泛推广后,汉字的使用和辨别都变得更简单易懂时,我国的文盲率才开始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