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郭沫若与鲁迅交恶大半生,两人文笔相差多少?两首七律,高下立现

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人们更多知道的是他喜欢骂人,凡是真的惹到他的人,他都会拿起笔来骂回去。如果读者有看过他的那些骂人的杂文,说实话没有人不佩服其文笔和逻辑的,我都怀疑,被他骂的人看了他的文章,都会觉得“骂的爽”。
但实际上,鲁迅先生写的小说成就其实更高,但他把很多精力都拿去写骂人的文章了,留下来的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就少了很多。
鲁迅先生骂过很多人,郭沫若就是其中之一。郭沫若骂鲁迅是“封建余孽”,鲁迅回嘴郭沫若是“流氓加才子”,总之两人没有见过面,但是是死对头。
郭沫若!郭沫若与鲁迅交恶大半生,两人文笔相差多少?两首七律,高下立现
文章插图
那么,郭沫若和鲁迅的文笔水平,究竟谁高谁低?可以从两首七律中,看出一些差距。
鲁迅先生的《无题》
鲁迅在上海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光,《无题》这首七言律诗就是在上海写作的。这首诗写于1931年2月,当时鲁迅仍然笔耕不辍,卖力的在报纸上写作杂文,希望通过各类“骂战”真的能够唤起民众的良知。
为何要写这首七言律诗呢?当年1月17日,国民党在上海逮捕了一批进步的革命青年作家和革命人士,这其中就包括他最好的朋友柔石,鲁迅先生写《无题》就是要悼念这些烈士。由于鲁迅也是作家行列,因此也受到了牵连,国民政府也在四处抓捕他。
郭沫若!郭沫若与鲁迅交恶大半生,两人文笔相差多少?两首七律,高下立现
文章插图
为了避难,鲁迅不得不带着妻子儿子躲了起来,这一躲就是四十多天。在此期间,他得知了当时被抓捕的革命志士和青年作家被国民党秘密杀害,悲愤交加,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是和青年人站在一起的,他觉得青年人是中国未来最有希望的一群人,他很愿意帮助青年,启发青年为国奋斗和努力。
但是,当青年人被捕被杀害之时,鲁迅也动摇了曾经的信念,他觉得也许自己是错误的,青年人在他的支持下涌起一腔热血,但是却没能够走出一条路来,反而成为刽子手刀下的冤魂。
郭沫若!郭沫若与鲁迅交恶大半生,两人文笔相差多少?两首七律,高下立现
文章插图
他觉得自己对青年人的死去有着责任,在此情形下,他写下了这首《无题》诗,全诗内容如下: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郭沫若!郭沫若与鲁迅交恶大半生,两人文笔相差多少?两首七律,高下立现
文章插图
这首诗描绘出了鲁迅和家人在受到各方胁迫和追杀下,不得不出逃的仓皇情景,并猛烈的批判军阀势力的残暴,表达出作者对这些黑暗势力的痛恨之情。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描绘出了革命志士被迫害,他们的家人痛苦的情景,城头的旗帜又换了,又将有一批革命志士将被迫害。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是指鲁迅得知朋友被杀害后,他忍受着对朋友的哀痛,也生发出了要与敌人进行拼杀的想法。在诗的结尾,鲁迅仍然怀有一丝希望,希望能有一天阳光能够到来。
郭沫若!郭沫若与鲁迅交恶大半生,两人文笔相差多少?两首七律,高下立现
文章插图
郭沫若的《归国杂吟》
郭沫若看过鲁迅先生的《无题》,效仿写下来《归国杂吟》这首七言律诗。1930年代,郭沫若仍然专心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中,不太理会外界的喧嚣,只偶尔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曾经,郭沫若也参加过南昌起义,但此次起义后他成为了通缉犯,为了活命逃亡至日本,在日本的流亡生活一过就是十年,他深切的感受到了异国他乡寄人篱下的滋味,他仍旧心系祖国,希望祖国能够迎来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