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19世纪,中国戏班就巡演欧洲

伏尔泰的《中国孤儿》是一部著名的戏剧 。 这出戏 , 是根据中国传统四大悲剧之一 ,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改编而来 。 将原版《赵氏孤儿》介绍到欧洲的第一个人 , 是长居广州的法国人马若瑟 。
伏尔泰|19世纪,中国戏班就巡演欧洲
本文图片

《伏尔泰与〈中国孤儿〉》书影
伏尔泰|19世纪,中国戏班就巡演欧洲
本文图片

《赵氏孤儿》连环画
《赵氏孤儿》取自春秋时期赵国名臣赵盾、赵朔家族被灭门后 , 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舍生忘死、忍辱负重养育赵家孤儿赵武长大成人并成功复仇的故事 。 伏尔泰对中国传统文化 , 特别是儒家学说研究颇深 。 他按照自己对“忠义”等的理解 , 并结合其一直推崇的“道德力量” , 对原剧进行了改写 , 上演后引发广泛的反响 。
1731年 , 身在广州的马若瑟国将《赵氏孤儿》翻译成法文 , 1935年被收入山迪.哈尔德编著、巴黎出版的《中华帝国通志》出版 。 他或许没有想到自己的这部抽去了所有唱词(因太难翻译)译作可以引发多么强的反响:它曾经被转译为德文、俄文、三次转译为英文 , 被五次改编 , 其中四次上演 。
18世纪欧洲音乐家们纷纷将中国乐曲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韦伯以中国曲调“万年欢”为素材创作的《图兰朵》曲 。 著名音乐学家、教育家、音乐翻译家钱仁康先生更进一步指出:“我在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时 , 发觉西方传统音乐的结构模式 , 常常与中国古典诗歌(诗、词、曲)的格律息息相通 , 不谋而合 。 这种现象在西方传统音乐作品 , 特别是器乐作品中是普遍存在的 , 绝不是个别的孤例 。 ”如契合中国四言格律的有约翰·施特劳斯的《皇帝圆舞曲》与《诗·小雅·隰桑》、肖邦的《G 小调夜曲》中部与汉魏乐府诗《善哉行》;契合中国五绝诗律的欧洲音乐有莫扎特《G 大调弦乐四重奏》第四乐章开头的赋格段与王之焕《登鹳雀楼》、德沃夏克《C大调斯拉夫舞曲》开头的主题与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契合中国词律的有贝多芬《F 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开头主题与刘禹锡《潇湘神》、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副部主题与张志和《渔歌子》等 。
要进行这种对比 , 非对中西方音乐、诗词艺术有高度的理解和广泛的博览不可 。 可以说 , 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是古而有之的 。 它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 。
伏尔泰|19世纪,中国戏班就巡演欧洲
本文图片

伏尔泰|19世纪,中国戏班就巡演欧洲
本文图片

伏尔泰|19世纪,中国戏班就巡演欧洲
本文图片

外销画中的戏曲场面和观戏场景
伏尔泰|19世纪,中国戏班就巡演欧洲
本文图片

外销画《广州戏棚一角》
随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的巴罗曾写道:“我在广州看见关于战争的戏剧表演 , 有舞蹈、歌唱、翻筋斗各种把式 。 这类题材戏剧经常在节日中上演 , 我受到中国官员的邀请到他家的私宅观看演出 。 他们偶尔也会邀请客人到剧院观看演出 。 我们在中国的旅途中观看了很多类似的戏剧表演 。 许多优秀的演员辗转于南京到广州之间 , 他们受到商人和富人的邀请表演 。 ”可见当时的来华的欧洲人 , 对中国人热衷的这种艺术消遣 , 有着不少的接触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