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十代评弹演员同台讲述70载光阴,江南的声音再续生机与活力

昨晚上海突迎降温 ,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主剧场的气氛却暖意融融 。 一曲《江南声音传四海》拉开上海评弹团成立70周年专场演出的序幕 , 全体青年演员整齐亮相 , 恰是院团出人出书 , 守正创新艺术理念的完美写照 。 晚会汇聚了上海评弹团老中青十代演员 , 以经典曲目、新品佳作集中展现上海评弹团七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和深厚的艺术积淀 。
韶光似锦 , 岁月如歌 , 1951年11月21日 , 评弹“十八艺人”组成了评弹界第一个国家团体——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 , 也就是上海评弹团的前身 。 艺术家们打破门户之见 , 相互切磋技艺 , 开展文艺批评 , 对评弹艺术进行创新、整旧 , 为评弹艺术薪火传承的贡献不可磨灭 。
建团第三天 , 他们就肩背行囊奔赴治淮工地 , 创作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 并且连演三个月场场爆满 , 由此开创了上海评弹团创作现实题材、描写时代人物的好传统 。 当晚演出由《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中的经典选曲《留过年》《慰问山歌》《新年锣鼓响连天》唱响第一版块 。 老中青艺术家相继演绎了建团初期的名作《一粒米》《南京路上好八连》《六十年代第一春》等 , 展现建团时期艺术家们拥抱时代、讴歌英雄 , 从旧社会的红艺人转变为新中国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自觉 。
评弹|十代评弹演员同台讲述70载光阴,江南的声音再续生机与活力
本文图片

【评弹|十代评弹演员同台讲述70载光阴,江南的声音再续生机与活力】评弹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上海 , 到40年代末成为上海市民最喜爱的文化生活方式之一 , 评弹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海派文化的不断滋养 。 评弹名家荟萃于申城舞台 , 八仙过海 , 各显其能 , 孕育出了“蒋调”“张调”“杨调”“严调”“琴调”“丽调”“薛调”“姚调”“小阳调”等弹词流派 , 形成了书目繁荣、艺术精品不断涌现的蓬勃景象 。
《武松·别兄》《情探·梨花落》《芦苇青青·骂敌》《玉蜻蜓·庵堂认母》等脍炙人口的名唱段也随着流派传承 , 成为了上海评弹团的保留节目 , 在当晚的晚会上经典重现 。 部分74届学员代表将以大气磅礴的合唱形式联袂演绎《蝶恋花·答李淑一》 , 引领观众重温这首家喻户晓的精品佳作 , 共同致敬老一辈艺术家对城市文化的贡献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
评弹|十代评弹演员同台讲述70载光阴,江南的声音再续生机与活力
本文图片

时至今日 , 一代代评弹人接续传承前辈名家的艺术 , 为上海评弹团保留了近20种流派唱腔 , 及《玉蜻蜓》《珍珠塔》《白蛇传》《描金凤》《神弹子》《英烈》等十多部长篇书目 , 每年保持着4000余场次演出 。
为展现建团至今11代评弹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晚会特邀张如君、赵开生、徐檬丹、刘韵若、薛惠君、沈伟辰、孙淑英、庄凤珠、沈世华等老一辈评弹艺术家登台与观众见面 , 讲述他们在团工作的故事 。 其中 , 86岁高龄的赵开生与最年轻的“00后”青年演员共同演绎长篇选回《珍珠塔·见娘》 , 跨越时空的组合生动诠释了评弹艺术的蓬勃生命力 。
评弹|十代评弹演员同台讲述70载光阴,江南的声音再续生机与活力
本文图片

守正创新 , 锐意进取一直是上海评弹团不懈的追求 。 《真情假意》《乡愁》《林徽因》《繁花》《战·无硝烟》 , 每一部作品都在践行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思想 。 这些作品在题材选择上视野开阔 , 同时紧跟时代审美 , 不断创新演出运营方式 , 让评弹不仅能在书场演 , 还能登上国内外各类舞台、亮相网络云端 , 激活了传统曲艺在新时代的表达 , 吸引了年轻观众 , 赢得了市场口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