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唐志斋&李优良的书法情怀:君于此艺亦云至 堆墙败笔如山丘( 二 )


因为工作性质的便利,李优良在主编书画类艺术刊物的时候,有幸看到许许多多的经典书画作品和理论文章。“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这使他的视野更阔,眼界更高。
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说,若仅仅只有高超的笔墨技巧,那他还只能说低层次的。要想在书法上有较高的建树,不但要有好的人品,更要有好的文化素养。李优良虽然不是书法、绘画专业科班出身,但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后又到北京大学深造。通过名师的指点,加上自己的勤奋,历经多年,打下了坚实的文史哲功底。他不但系统地学习了书史和书论,而且还广泛涉猎了与书法关系密切的诸如文学、文字学以及美学等众多学科。学以致用,在读书的同时,他还笔耕不辍,写了不少有关书法史论及书法评论的文章,内容立意高远,论述切中肯綮。出版的《学书心得》《无心漫谈》《说给您听——四十位耄耋老人的艺术人生》等著作皆深受业界好评。
千唐志斋&李优良的书法情怀:君于此艺亦云至 堆墙败笔如山丘
文章插图
千里云烟隐群峦 李优良
良好的文化修养对李优良书法格调和境界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有形的,比如在书写文字内容的选择方面他是十分讲究的,强调内容要应景、要雅致、要有正能量,对那些格调低俗的内容,他是绝对不屑于书写的。另一种似乎是无形的,但它也是真实的存在,那就是对一个书法家品味和格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时甚至很难用精确的语言来诉说。
其实在中国书法史上,真正职业的书法家极少,书法多为文人雅士之余事。书法技法固然重要,但要大成,功夫还需在书外。纵观历代大书家,个个才华横溢、学富五车。而当代书坛诱惑太多,客串走秀的人自然不在少数。很多学习书法的人急功近利,追求速成。但真要想进入书法艺术的堂奥,除了苦练书法基本功之外,还要脚踏实地提升自己的人品及文化修养。惟有两者结合,才能有所大成。但在目前这样浮躁的大环境下,能够耐得住寂寞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李优良很早就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所以在挥毫临池之外,他丝毫不敢放松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敢懈怠对品行的锤炼。
千唐志斋&李优良的书法情怀:君于此艺亦云至 堆墙败笔如山丘
文章插图
快雪时晴帖 李优良
临池不辍 风格渐成
中国书法是一门传承性很强的艺术,一定要有传统,要有继承。学习书法的手段和方法有不少,但临摹经典是最好最快提升书法水平的方法,对于有一定书法基础的人来说,临帖可谓学好书法的不二法门。临帖有对临、背临、意临、创临等方法和环节,临帖之初一定要求形似,那种一开始就追求“遗貌取神”者其实多为欺世,只有踏踏实实地认真临写最终才能达到形神兼备。
在临帖上,李优良丝毫不敢含糊,力求形似、神似、形神兼备,一步一个脚印地步步深入。如对于二王法书的临习,李优良先从《圣教序》入手,遍临二王诸帖,深得个中三昧。他在临王羲之《雨后帖》之后曾写下这样一段心得:“临摹经典,进入‘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之高层次、高境界,享受着‘畅游’的喜悦,且与王体书法心仪者共享,当非一蹴之功。”透过这段文字,可以感受到他为临帖所付出的心血,也感知到他在书法方面的悟性。
临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李优良注重临帖和创作相结合,平常以临帖为日课,周末创作以应索请及活动。如因事不能动手临摹书写,他也会读帖或冥想法书之精妙。
了解李优良的人知道他能双手书写,左右手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且两手的书写风格不同,但各有千秋。他的双手书法并不是为了炫技以哗众取宠,而是因为早年的一次意外,右臂受伤,导致右手数月不能写字。即便是养病期间,他也放不下喜爱的书法艺术,于是便试着用左手练习,因悟性高且勤奋,数月病愈之后,左手书写竟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几能与右手抗行。这个事例也是他临帖刻苦的一个明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