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东方|唐代一直以胖为美?那可不一定……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0日电(采访人员 上官云)什么是“考古”?在著名考古学家齐东方看来 , 就是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 , 以及如何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 。
在他最近出版的《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中 , 也记录了很多从考古工作中得来的感悟 。 近日 , 齐东方在接受中新网采访人员采访时分享了不少有趣的考古知识 。
唐代一直以胖为美?
在过去几十年的工作中 , 齐东方曾去丝绸之路实地考察 , 也曾亲历青海都兰吐蕃墓的发掘、对海底沉船“黑石号”的探密等等 。
齐东方|唐代一直以胖为美?那可不一定……
本文图片

河南偃师杏园唐墓出土俑 。 图自《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 , 中华书局供图
在他看来 , 考古读的也是书 , 只不过读的是地下遗迹 , 这样的书没有文字 , 但一样有很多知识 , 比如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生活习惯等等 。
“大家经常能听到一个说法:唐人以胖为美 , 好像已成定论 。 ”但齐东方从目前发现的一些唐代陶俑中看出 , 并不是这样 。
“我们现在考古发现了很多墓葬 , 里面都有俑 , 我们把所有的墓葬里面出土的女性俑全拿到一起来 , 然后进行数量上的统计 , 结论是瘦的多 。 ”齐东方说 。
此外 , 还要把它们按照时代不同排列起来 , 这叫分期 , 唐朝三百来年 , 各个时期的时尚不一样 。 他说 , 其中比较“胖”一些的俑在唐代前期几乎一件找不到 , 基本都集中在玄宗时期 。
由此 , 齐东方认为 , “所以 , 我们可以这么说:可能唐代在某一个时期以胖为美 。 泛泛地说唐代以胖为美 , 不严谨 。 ”
别被电视剧误导
很多时候 , 考古工作得出的成果 , 也很能让人“涨知识” , 避免被误导 。
齐东方|唐代一直以胖为美?那可不一定……
本文图片

《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 。 中华书局供图
例如 , 一些电视剧中常见的“两边有小耳朵 , 中间鼓”的大元宝 , 挺好看 , 但其造型与古代实物并不相符 。 齐东方介绍 , 根据发掘出土的实物看 , 真正的元宝 , 其中间位置是平的 。
“古代 , 元宝本身是钱、货币 , 铸造需要使用模范浇铸 , 它们主要靠材质和重量来表现价值 。 ”他解释 , 元宝的造型大多比较难看 。
某些影视剧中 , 动辄有人甩出金、银元宝买东西 , 很不靠谱 。 齐东方称 , “宋代有所谓的白银货币化 , 银子可以在一定场合下流通 , 但主要货币还是铜钱 , 唐代压根就没有元宝 。 ”
“黄金和白银的价值非常高 , 和铜钱的差别很大 。 ”他大致算过一笔账 , 就拿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小的金条来说 , 假如古人拿着它去买白菜 , 可能足够买一火车皮的白菜 , “这怎么找零钱?”
“所以有些古代小说里会写到 , 用散碎银子买东西 。 ”齐东方回忆 , 自己曾在“江口沉银”遗址看到过一大箱子的小块碎银子 , “这就是当时的钱 , 可以流通 。 ”
“小说、影视剧是艺术作品 , 不能把它当成历史来看 。 ”他说 。
考古不是挖墓
说起来 , “考古”似乎很容易 , 实际却绝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
齐东方|唐代一直以胖为美?那可不一定……
本文图片

图自《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 。 中华书局供图
“有人说考古是挖墓的 。 我得澄清下 , 不是这样 。 ”齐东方说 , 考古发掘的叫遗迹 , 包括房屋、建筑等 , “挖墓”只是其中一部分 , “我们一般是因为搞基建 , 盖房子、打地基等过程中发现古墓 , 那当然需要考古队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