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香喷喷的油茶果

文 | 何梅容
说到油茶果 , 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 。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 我驱车前往常山油茶公园 。 沿着新昌到芳村的公路 , 两边的山坡和峰谷上 , 覆盖着清一色的油茶树 。
常山三宝胡柚、油茶、猴头菇 , 油茶排在第二位 , 历来是常山人的摇钱树 , 其栽培和利用可追溯到宋末元初 。 2018年常山以全国排名第一 , 入选“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市(县)” , 从此有了“浙西绿色油库”的美称 。
油茶|香喷喷的油茶果
本文图片

(配图来自网络)
油茶树处于自然野生状态下 , 花果同枝 , 在植物界独一无二 。 走在油茶树间 , 看满树白花 , 蜜蜂嗡嗡叫 , 忍不住童心大起 。 折了蕨棒 , 就着盛开的茶花吸起了花蜜 。 你知道 , 这采花吸蜜的本事可是乡间少年独有的乐趣 。 从前“山无界 , 满天赖” , 故常有山林纠纷发生 。 清道光三十年对油茶林定规:偷砍者 , 罚跪一天 。 若对村围、寺庙、水口、祖坟山上盗伐 , 罚违者 , 分每户两只四两重的大馒头 。 有了传统的乡规禁令 , 油茶树都长得郁郁葱葱 。
霜降到 , 等到油茶果油光发亮 , 果仁白中带黄时 , 山民就开始上山采摘 。 整天起早摸黑的人们 , 在山上嘻嘻哈哈 , 偶尔打打闹闹 , 高兴得忘记了苦和累 。 山下晒场上也是热火朝天 , 老人们借着秋阳 , 用木棒敲打 , 把果仁挑出来 , 晒干 。 此时 , 乡村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 农历11月 , 油茶开榨 。 循着醇香的茶油味 , 来到常山县新昌乡黄塘村的一间油坊 。 一道阳光从高高的窗户斜射进来 , 照在木龙榨上 。 墙上贴着榨油的图示结构 , 这是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的木榨器具 。
如今 , 这种榨油工艺在村里已绵延数代 。 油坊里 , 师傅将经过碾粉、过筛、烘炒、蒸粉、包好的茶饼 , 装上木龙榨 。 只见他握住从房梁下悬挂的木槌一头 , 用力荡出优美的弧线;推动石块去撞针;随着一声声巨大的撞击 , 从其胸腔中迸发出“哎———嗬 , 来啰——— ”的号子声 。 清亮的茶油从木榨中汩汩地流出 , 汇成一条条细长的线 , 落在苍老的岁月里 , 滋润着山里人布满皴裂的生活 。
从前 , 每到油坊开榨前 , 时兴焚香点烛 , 摆上三牲祭祀赵公神 , 以祈求保佑油坊兴旺 。 榨油是重体力活 , 油茶产区的百姓崇尚习武来强身健体 , 传承的严氏猷辂拳、钢叉舞 , 现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山茶油被当地百姓称为“益寿油” , 缘于民间传说 。 从前 , 在芳村牛角口的溪中 , 有公母两蛇精兴风作浪祸害百姓 , 被观音菩萨降服 , 变为一棵雌雄同株的“抱子怀胎树” 。 后来福建武夷山惜曌和尚来此修道 , 摘茶树上果子榨油 , 施予香客 。 民间盛传此油为菩萨所赐 , 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 故称之为“益寿油” 。
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 ,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 具有防癌 , 抗癌、降血糖和血脂等功效 , 长期作为皇朝贡品 。 在民间 , 拎着一壶山茶油走亲戚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 油茶果全身都是宝 , 果仁榨油 , 茶饼是绿色肥料 。 茶壳是很好的引火柴 , 采用茶油作为原料的化妆品具有润肤护发的功效 。 油茶果是常山百姓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
【油茶|香喷喷的油茶果】在油茶盛产地黄塘村 , 四周六七百米高的崇山峻岭上 , 覆盖着浓密的油茶树 。 我与老农聊天:“这么又高又险的地方 , 能不能就不去干活了呢?”他呵呵一笑:“从小跟长辈一起干活 , 习惯了爬山 , 也不觉得累 。 ”是呀 , 虽然付出艰辛的劳动 , 可收获了香喷喷的茶油 , 万般辛苦都值得 。 古法榨油效率比不上机器 , 但古法榨出的油 , 香味更浓郁 , 它传承的人情、文化 , 深受人们的喜爱 。 在黄塘村 , 每天都有人驱车从外地赶来 , 只为买上几十斤木榨山茶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