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壹度丨这么美的画居然是烙出来的!走近以火为墨的烙画传承人倪建成

烙画|壹度丨这么美的画居然是烙出来的!走近以火为墨的烙画传承人倪建成
本文图片

人 文 / 自 然 / 生 活
银 川 晚 报 官 方 文 化 微 信 平 台 |第 986期
烙画|壹度丨这么美的画居然是烙出来的!走近以火为墨的烙画传承人倪建成
本文图片

倪建成烙画作品 。
看似再普通不过的烙铁 , 在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倪氏烙画传承人倪建成手中 , 变成了一支“画笔” , 他以火为墨 , 烙铁为笔 , 在木板上、葫芦上 , 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画作 。 倪建成开玩笑说 , “朽木”其实也可以登上大雅之堂 , 只要你的梦想足够坚定 。
木板上作画
十几岁时 , 倪建成就喜欢上画画、雕刻 。 “我爷爷会做木工雕花的手艺活 , 我记得他经常给人家做棺材 , 棺材头会浮雕童男童女等图案 , 他雕刻的时候我就在边上看 , 时间长了就会了 。 ”倪建成说 , 他们家做雕刻、绘画等手艺活 , 已有5代 。
烙画|壹度丨这么美的画居然是烙出来的!走近以火为墨的烙画传承人倪建成
本文图片

倪建成的老家在同心县下马关镇 , 倪氏烙画最早就兴起于这里 。 倪建成介绍 , 第一代、第二代主要以木工雕花为主 , 偶尔从事家具烙铁画;第三代主要活动于下马关镇陈儿庄村及周边一带 , 主要从事木工雕花、家具烙铁画等;如今倪氏烙画已经历五代传承 , 他是第四代传人 , 2002年 , 他们举家移居吴忠市红寺堡并在这里继承光大祖上流传下来的手工技艺 。
倪建成正式开始创作倪氏烙画 , 是在2001年 。 “那时候我还在红寺堡打工 , 有一次看到一位工友拿着烙铁焊东西 , 我拿起来在木板上一试 , 还能画很多线条图案” , 倪建成说 , 当时觉得特别神奇、新鲜 , 从那时候开始 , 他就尝试着用烙铁作画 。
如今倪氏烙画的第四代、第五代主要以葫芦烙画和木板烙画为主 , 题材糅合劳作起居、耕种、养殖、历史典籍、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山水画、花鸟画、民俗文化等等 。 倪氏烙画在五代传承过程中 , 由于对烙画技艺的严格要求和题材选择、创作设计的学习、研究、探索 , 最终积淀形成了一套独特技巧和雅、俗、素、润的倪氏烙画风格 。
创作要把握好三个度
倪建成创作的烙画 , 大多是贴近普通生活的 。 “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 , 对自己的家乡有很深的感情 , 创作时 , 也会想着还原那些生活场景 。 ”倪建成说 。
【烙画|壹度丨这么美的画居然是烙出来的!走近以火为墨的烙画传承人倪建成】烙画|壹度丨这么美的画居然是烙出来的!走近以火为墨的烙画传承人倪建成
本文图片

在这幅《喜羊羊》木板烙画上 , 便是这样的场景 。 一大群羊围在主人跟前 , 争先恐后讨要主人手中的青草 , 不远处用石头整整齐齐堆砌起来的羊圈 , 体现出农家人的细心和勤快 。 倪建成的烙画作品看上去很自然 , 丝毫没有故意为之的感觉 , 他说 , 这些内容都是从他脑子中慢慢流淌出来的 , 那些过去的岁月 , 就像烙在心上一样 。 同时 , 这幅烙画还折射着当下的生活 。 倪建成说 , 这幅作品也是红寺堡养殖业发展的折射 , 是宁夏五宝之一“二毛皮”产业发展的体现 , 展现了勤劳乐观的红寺堡民众及其欢乐祥和的原味生活 , 是当地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
但即便有丰富的生活经历 , 创作一幅烙画也是很有挑战性的 , 倪建成说 , 最重要的要把握好三个度:力度 , 温度 , 速度 。 简单说 , 要想烙得重一点 , 那就要让电烙铁保持在恒温条件下 , 执笔速度相对要慢一点 , 而力度相应地要大一点 。 同理 , 反过来说 , 要想画色烙得浅一点 , 那么 , 就得按照相反的操作要求来做 , 烙制速度相对要快一点 , 力度控制要小一点 。 “几句话就说能说完 , 但是做起来很不容易 , 全凭多年的练习、经验 。 ”倪建成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