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钢街道#书画之乡是这样炼成的

本报采访人员 余红举 实习生 郭 薇
南钢,是原南昌钢铁厂的简称,南昌市青山湖区南钢街道办事处也是因此而得名。虽然企业改制后“南钢”不复存在,但南钢街道一直沿用至今。最近,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2021至2023年度“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南钢街道在11个艺术之乡中作为唯一全省书画之乡被命名。
缘起:曾有一支书画创作队伍
南钢街道的书画之乡称号,缘于“南钢”。
退休职工谭力春,是南钢街道书画创作中心油画班班长。她说,上个世纪50年代,出于挖掘南昌钢铁厂文化元素考虑,厂里组建了书画协会,会员们深入各个车间寻找典型进行艺术创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先后出现了秦玉宝、刘军山、黄刚等书画作者代表,他们的作品曾屡屡在省内外获奖,吸粉众多,钢厂书画队伍由此逐渐壮大。
企业改制以及职工生活区社会化管理之后,这些书画名家散落全省各地。
2010年,南钢街道筹备成立后,实施民间文化挖掘传播工程。“书画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南钢街道有广泛的群众书画基础,可以将其作为民间文化来挖掘。”南钢街道办事处主任陈力介绍,他们先后投入近200万元打造了南钢书画创作中心、老年书画协会两个活动场所。同时,通过家访让书画名家“回家”。
在南钢书画创作中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陈子瑜有间七八十平方米的工作室。企业改制后,他到景德镇画瓷器。街道家访时把他引了回来并无偿提供场地。作为回报,陈子瑜每周抽出两天时间,无偿辅导辖区内的老人和小孩练习书法、绘画。
【 南钢街道#书画之乡是这样炼成的】“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教学,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感觉成就不一样。”谈起回到南钢街道的初衷,陈子瑜兴奋地说。之后,王恩明等一批优秀民间文艺代表陆续回归南钢街道,他们参加国家级名家书画展、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展、全国冶金行业美术书法篆刻展……一时间,南钢街道的书画声名鹊起。
活跃: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南钢街道被命名书画之乡,离不开名家效应,但最为关键的还是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南钢街道小到几岁儿童,大到古稀退休职工,都积极参与书画学习创作,60%以上的居民都以各种形式参与过书画创作活动。
“这些天,南昌画院又挑选了10多幅油画拿去参展。”油画班学员胡春香正在专心创作,她说,“这些画都是我们初学者创作的。”
62岁的胡春香用追梦来形容自己学习油画的经历。“我从小就爱画画,可那时条件不允许,后来成为南昌钢铁厂动力车间的一名技术工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家庭,梦想就这样被埋藏在心里。”胡春香停下手中的笔,“每周五,有专业的教师指导,平常只要自己有时间就到工作室练习,一幅油画需要四五天才能完成。现在条件好了,画架、纸张都由街道免费提供。学画画,还能陶冶情操,总比坐在麻将桌上好处多。”采访人员了解到,胡春香虽然才学两年多,但她的作品多次参加南昌市举行的油画比赛并获奖。
常利芳曾是南昌钢铁厂的二级厨师,退休后有许多民营企业高薪聘请她去当主厨,她都谢绝了,一有空就到画室画画。
事实上,在这里学习,一个学期只要交100元培训费,有的学员不用交钱也可以接受培训。据了解,南钢街道居民可以通过邻里互助等方式获得“邻里福分”。比如,居民承担一片公共绿地的绿化保洁、帮助一次孤寡老人、站一次志愿者岗等,都可获得“邻里福分”,再用“邻里福分”兑换书画课程。
“写‘横’要注意笔锋入纸的方向,自左上向右下起笔。”采访人员走进南钢老年书画协会创作室,墙壁上挂满了各类书法作品,李政贤、李立新两位老人正在耐心指导学员练习书法。